杨世灿与他的《水经注疏补》 2024-06-25 13:18:46 (本文选自《中国作家网》)端午节来临之际,三峡宜昌理所当然地回到“屈原时间”。因为《屈原研究》一书,拜访到久仰的郦学研究名家、杨守敬族重孙杨世灿老师。退休之前他是水电学校的党委书记,而我曾经也是那个学校的学生,自然叫他杨书记。其实他老人家最初读的师范专业而且留校,后到文教局当过文化馆长、工厂厂长、水电设计院负责人最后到中专学校担任党委书记。与水有缘分,迷上《水经注疏》研究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当是必然,再叫他老师更逗他老人家喜欢。他家距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在河湖办楼下的设计院老楼房二楼,在他的书房,简陋堆满书籍的屋子两个人就一见如故的聊上了。他给我娓娓道来屈原的伟大长诗《天问》,他说《天问》是一部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教科书,主题是要后人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历史客观规律。他兴致勃勃的谈到《天问》在语言上别具一格,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音韵自然协调。如数家珍的谈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一句一问,两句一问,也有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读起来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表现了屈原驾驭文字的能力十分高超。笑谈间他说我姓熊与屈原也有渊源啊,《史记·屈原列传》开宗明义,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说明屈氏家族是与楚王同姓的王室贵族。楚王姓熊,屈原姓屈,他们怎么会同姓呢?这里面有个穷本溯源的问题。熊、屈二姓都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熊、屈二姓虽然共着一个远祖高阳氏,但只能算同源,还不能算同姓。直到高阳氏传到他的第五代孙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第六个儿子名叫季连,随羊叫声“咩”姓芈,熊、屈二姓都是季连的后代。杨老师讲得我都头晕哒,季连有个后裔名叫鬻熊,辅佐周文王有功,却过早地去世了。鬻熊有个儿子名叫熊丽,是从他父亲的名字里截取了一个“熊”字来作姓.熊姓便从这个时候起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杨老师做什么都喜欢追根求源,我说知道些,曾经百度过的。担心采访时间不够不礼貌的打断了他说,今天见您最主要的就是了解您写作《水经注疏补》的相关过程,如何弘扬我们的水文化向您请教。谈到中华书局推出其与二子合著的《水经注疏补》的著述艰辛。他说杨守敬、熊会贞两代人六十年倾血著作《水经注疏》,既是中国的水文化也是世界的水文化。他从写字台前转身到庞大的书柜里寻找原装书稿和《水经注疏补》上中二册“大砖头”给我看,兴奋的告诉我,因受疫情影响推迟,他那560万字的《水经注疏补》下册今年10月前就会出版,上中下全部到位。遗憾的告诉我只送我《屈原研究》另外那二本都是他珍藏的孤本,需要的话网络上可购,我一查网络还真有他和儿子杨甦宏合著的标价198元的《水经注疏补》(中编),这是继《水经注疏补》(上编)的后续之作,对《水经注》十一至二十卷的内容进行增补。主要增补了《水经注》中涉及的古地名之今地今名,对《水经注》所涉各水的历史变迁、流域内水利水电开发、灌溉、防洪治理等都予以增补。体现了《水经注》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作为水利人作为河湖办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水经注》《水经注疏补》有些了解,宜昌河川行走读江河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每一条河流都是有故事的,他们的前世今生如何,带着这个疑惑正好请教杨老师。杨老师1985年从宜昌地区水泥厂调宜昌水电设计院,率队徒步考察宜昌64条河流,因为先祖杨守敬著《水经注疏》,对水特别感兴趣的他自然就是传承者,最初199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水经注疏·三峡注补》,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水经注疏补》(上编),2016年出版《水经注疏补》(中)。《水经注疏》究竟是本什么书?杨老师简述了框架。此书以水为横座标,以史为纵座标,以地理之城、镇、乡、村为座标点,涉及中国、东海琉球群岛、东南亚各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等国,叙述了座标点上上自三代下至清民,于地于史于人于水一网打尽,中国及东南亚、西南亚的人文地理历史水文化。站在我所在的办公楼,隔江相望,临江绝壁,突兀而起,酷似埃及金字塔的山,那就是磨基山。比宜昌市海拔高出162米,比埃及最高的胡夫金字塔还要高出15.5米,磨基山就是为宜昌市地理文化的标志。杨老师对宜昌历史地理解说甚详简直就是“活地图”。他在《三峡文化讲坛》以此为基点,在讲座中聚焦宜昌自然地标--磨基山,以今补的方式,梳理《水经注疏》中宜昌孤山即现今的磨基山所具备的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依据。杨老师重点讲述了《水经注疏》中对宜昌千古孤山即磨基山的记载。杨守敬《水经注疏》引:夷陵故城,江南岸有山孤秀,从江中仰望,壁立峻绝。孤山,今宜昌市江南岸磨基山也,又名磨镜山、葛道山。杨守敬行书八条屏《水经注·西陵山·孤山》书爱其辞,晋宜昌之宜都郡也,东晋葛洪炼丹、郭璞结庐、袁山松 览胜之处。磨基山在近代历史中也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此山西起三峡,南入五峰,东抵枝江,北迄神农,东西二十公里。有着天然屏障之美称。在《辽远的战场》书中日军称“大踏步进入宜昌,占领宜昌就是卡住中国的脖子,以谋攻中国西迁之都重庆。”于是磨基山成为中日两军长期对垒决战的钢铁之山。相持五年,最后战役决战于宜昌故县石牌。央视播放的《石牌保卫战》就是来源宜昌抗战老兵的记录及抗战老兵回忆录,用史料记载还原了在磨基山上发生的十几场重大战役。他为此还撰有《磨基山赋》,称“磨基山自然地标,天然城标,千古精神,高217米。玉山宝带,尺璧寸珠,璀璨夺目”。今年78岁的杨世灿先生已先后出版《水经注疏·三峡注补》、《杨守敬学术年谱》、《水经注疏补》等学术专著,是中国郦学研究的名家。近几年,他又华丽转身,潜心屈学研究,并屡有独到之说。他认为,是屈原首次提出中国的国家概念,首次绘出了华夏大舆地图。他提出并践行屈学研究'五读'之说,即读懂、读通、读顺、读难、读疑,以各种证据和缜密分析,考证出公元前331年屈原生于夔(归)国乐平里;考释《涉江》写于前297年后,怀王36岁薨,葬枝江百里洲巫回台,屈原36岁送葬后归屈原封地湖南罗国;考释出前299年至前297年,楚怀王实自宜昌枝江郢都西出秦关三年未回;重新确认杨守敬的夏水出杨水,沧浪之水出沮漳。作者以其在杨学和郦学方面的宽广视野,使其在屈学研究上如鱼得水,新见纷披,成一家之言。杨世灿先生撰著的数百万字之巨的《水经注疏补》,聚焦昆仑水源文化、故道文化、西域及丝绸之路文化、古水利工程文化和古都邑村落文化等,备受史地学界推崇。相见恨晚的我拖着他老人家聊了半天,依依不舍的离开,时不时在微信上请教。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水文化水的历史,涛涛江河从远古流来,又流向遥远。没有江河之水,我们无从谈起文明文化。从远古的《山海经》、《水经》、《水经注》、《水经注释》《水经注笺》《合校水经注》到近代杨守敬、熊会贞绘制《水经注图》著作的《水经注疏》,到今天杨世灿老师率自己两个儿子著作的560万字的《水经注疏补》,可谓守敬后人,矢志赓续先人事业,一脉传承惊殊世界。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就是那一滴水啊!杨世灿老师微信非常谦虚的回复我他的写作动因,其实姓名中就埋下伏笔。每一条河流正如我们人类一样都是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年近八旬的杨世灿老师还在身体力行研究河流为水而歌,真让尔等后辈惭愧,新时代的水利事业需要更多甘做一滴水奉献一片心的奋斗者续写造福人民水利的这篇大文章。 赞 (0) 相关推荐 游三峡 作者:求知人生: 游宜昌水流至此而变夷,山延至此而成陵,半城山丘半城水,缘此古时称夷陵.美女昭君生此地,今有春华务实行,葛洲三峡坝矗立,引来世人向往情.昭君颂昭君渡离宜昌乡,步入皇宫反惆怅,延寿图财丑 ... 湖北这座安逸小城,山水太绝了!难怪顶流文豪都写诗点赞 长江在风卷残云般的行进中,无意创造出地球上最壮美的作品--长江三峡,使其承载了多少关于文化的故事. 自白帝城起,于南津关终,三峡,她是交通的要道,是文化的联通, 她壮观,震撼,浩渺无垠,又带着些许忧伤 ... 杨世灿刘阳 《读杨守敬楷书陈母寿屏(12条)》 此作品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1.诰授奉政大夫陈大令宇初亲家曁 诰封宜人陈親母葉宜人五十双寿 吾楚北会城称世家者,推義庄陈氏.義莊者,前太子少保江蘇廵抚署两江総督芝楣公所奏置也.自少保以来,簪樱不绝,分符 ... 杨世灿刘阳读《杨守敬行书对联•奇石寒泉》 此作品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释文: 奇石湧雲臨水立, 寒泉漱雪隔花飛. 简析 此书法对联为集清代陸以湉巜冷庐杂识>佳句,从书法风格看,为杨守敬50多岁时所作.学古出新,在北碑和颜米中融通,中期 ... 杨世灿刘阳读《杨守敬行书七言联•六曲千重》 此作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释文 六曲阑干偎碧樹1 千重虚翠透红霞2 简析 此书法对联为集古人诗词句,为54岁时所作.学古出新,在北碑和颜米中融通,中期风格尽备,厚重大气中见精微,沉 ... 杨世灿刘阳读《杨守敬书法对联.老蛟枯树》 杨守敬书法对联·老蛟枯树 此作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释文 老蛟碾雲肉倔强,枯樹渍雪冰槎枒.辛卯秋八月杨守敬. 简析 此作于时年53岁创作,学古出新,在北碑和颜米中融通,中期风格尽备,厚重大气中见精微,沉 ... 杨世灿·读屈原 后 记 我读<水经注疏>凡20年,每见杨守敬熊会贞,引疏第一者<尚书·禹贡>,第二<山海经>,第三者屈原.所谓学术渊源啊.<水经注疏补>稿成,书末见古人读完&l ... 世灿读经典---考貪水今雲南青海湖入漁泡江入金沙江 貪水.今雲南省祥雲縣雲南驛鎮,青海湖一支東入漁泡江,漁泡江出雲南姚安縣彌興大苴,北入金沙江.<注>貪水出焉.會貞按,葉榆下雲,貪水首受青蛉,南至邪龍入僕.此只提明貪水之出,乃詳略互見之法. ... 世灿读经典---读《水经注疏》 看屈原自传《离骚》經 下 (接上期) 五十一.瞻前顾后观民计.往前看历史,回头看今天啊.互相观察比较,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策略谋划,以人民之生计程度为准则:哪个行天下之不义可以治天下啊?哪个行天下之不善可以治服天下? ... 北宋 杨世昌 崆峒问道图(全卷)绢本 北宋 杨世昌 崆峒问道图(全卷)绢本28.2x49.5 #国画##国画书法##书法##收藏# 杨公风水真法:觅水 `阴阳风水,一定要有山和有水,先贤云:"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葬地","山管人丁水管财","砂交水会,阴阳交合","水是山家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