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知否》圈粉的盛家老太太,打了多少中国式父母的脸?
最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火,
连平日不爱看电视剧的小康医生也不断追剧。
这几日的最新剧集,明兰终于大婚,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穿上嫁衣,十里红妆。
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祖母在大婚当日,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孙女从盛家拜别时,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哭着握住明兰的手。
祖母一遍颤抖一遍泪如雨下,随后又假装不经意让明兰赶紧随着夫君随去,“好好的,去吧!”这一句,实在赚足了观众眼泪。
或许在祖母心中,她并不在意明兰可以飞的多高,只担心她飞的累不累,有无依靠。
但这一辈子终究还需要你自己护着自己
在知否故事里,8岁的明兰眼看自己亲娘被害惨死,家中姐妹又处处针对,嫡母不慈,父亲不疼,在这盛家大院里,唯有祖母一心一意呵护着她。
祖母曾说,其他孩子有各自亲娘呵护,只有明兰这丫头,是我的心头肉!
我们的明丫头,终于有人疼!
在随后日子里,祖母一把手将明兰养成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闺中姑娘。
明兰深知道自己是庶女,又不得父亲疼爱,一直凡事隐忍,从无抱怨,只有祖母心疼她,发誓一定为她物色一个好人家,不必再重蹈过去艰难的岁月。
当身边姐妹在外闯祸,老爷与大娘子总是想拿明兰填坑,只有祖母拼命保护明兰,休想任何人算计。
盛家老太太出身名门外族,作为勇毅侯府的嫡长女,夫君即便早逝了,也独自将自己庶出的孩子---明兰的父亲,培养成五品京官。
这样的出身,自然也让祖母有着非凡的见识与经验,即便已经退居盛家幕后,但依然从容淡定, 沉着镇定。
虽说在古代,但祖母却是少见的明白人,她教育明兰很多金玉良言,也让她学会如何运筹帷幄,处事不惊。
在盛家老爷被皇上拘禁宫中却一夜未归,家里上上下下都慌慌张张,唯有祖母依然处之泰然,临危不乱,以自己的经验与见识,断定认为儿子不会有事。
最后盛家老爷平安归来,祖母也忍住了好奇,一字也不问点点滴滴。a
这样对孩子的充分信任,或许很多父母都未必能做得到。
对于明兰,祖母更是教导明兰不可做不经事的丫头,必须赶紧让自己成长。祖母更是知道明事理还不够,创造一切,让她见见世面。
即便那个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祖母鼓励明兰与其他兄弟一起也上学堂,与她一起探讨“女子读书是否有用”的见解。
即便那个盛行“男女授受不亲”,祖母教导明兰去会一会,不要怕事,毕竟以后这些事迟早都需要面对。
当家中缺人手,祖母提议明兰来管家,让她学会处理一个大家庭的大小事务、办理流程,为她今后嫁入侯府做侯府祖母时,也能管家游刃有余。
当堂姐闹离婚,堂姐的丈夫、婆婆霸道无赖,祖母也让明兰盘听,让她能“见识见识风浪,会会人间的豺狼”。让她明白了遇人不淑的恶果,最终明兰也学会将其中厉害关系一一见解,顺利为堂姐进行和离。
这样以身作则,鼓励孩子学会有自己主见,放手让她学会去独立,这样的教育观念即便在现实生活中,也极为少见。
回头我们身边,有多少父母犯下了一个这样错误:儿女是他们人生的附属品,有权干预、主导他们的人生。
我们害怕孩子摔倒受伤,对他们行为进行约束;我们害怕孩子叛逆,借用“过来人”的身来管教孩子;
久而久之,这些被训乖的孩子,慢慢就成为一个从不提问的“乖学生”,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父母包办的“妈宝男”.....
他们的青春却沉稳的可怕
龙应台曾说过:「中国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即便他们长大了,但内心却极度缺乏安全感,时刻需要一根可以随时搀扶依靠的“拐杖”。
为人父母,我们害怕孩子会吃亏,会败挫,但未来的事情我们也无法预测,未来的障碍我们也无法一一清除。
唯有放开手,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让孩子沉溺在他人期待里,既不势力又不攀比,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主见、经起事的独立人。
我想,只有这样的支持,才能将真正的灵魂赋予给孩子的生命。
(以上涉及剧集的图片,来源于电视剧《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