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阳、防暑降温、夏季养生、生姜、三伏养生、痰湿体质
【夏季如何养阳】
冬天怕冷可以理解,但夏天也怕冷,在空调房里别人只觉凉快时,他却觉得冷,时间稍长就手脚冰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你的体质已经变差,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阳虚。
1、夏季易伤阳气
夏季在五行属心,心属火。《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养生主要是养阳。
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生长,阳气在外,阴气在内,人体阳气浮盛于肌肤而内脏相对空虚,这时我们体表是热的,身体内部是凉的。由于天气原因,人们多偏嗜冰镇寒凉之品、衣不蔽体、长期劳作过度或者熬夜、长期生活在寒湿的空调环境中等,伤及阳气。因此夏季反而比其他季节更容易耗伤人体的阳气
2、阳虚的影响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对阳气的精确阐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说,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人关节筋脉柔韧。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阳病”,寒性凝滞,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气血通达;如果长期生活在室温低的环境中,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阳气的温煦、推动、兴奋、防御、固摄等生理功能下降,则产生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因此,阳气不足容易使人精神不振、消沉,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不育不孕、水肿、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症等,也会使生命的河流壅滞、混浊,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阳虚的症状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很多阳虚的女性,月经前后不能受凉,稍微受凉,就会比别人敏感,出现月经延后或者痛经。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
2.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似煮饭的锅具,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不能吃凉东西:阳虚的人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
一得病就是寒症:阳虚者一得病往往就是寒症,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
阳气分成两部分,一是先天之阳,也就是元阳;二是后天之阳。
先天之阳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它相当于一个火种,一个能量棒;后天之阳,来自于我们吃的食物。就像一堆篝火,仅有火种是不够的,还需要木材,这堆火才能持续地燃烧。肾,就是我们的先天火种;脾胃,就是我们的后天木材。
从这个意义上说,阳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火力不足了,从我们人体的感觉上,就是一个字“冷”。因此,人体之阳,主要来自于先天之本肾以及后天之本脾胃,当我们说到阳虚之时,通常主要指的是脾和肾之阳虚。
夏日宜养阳
夏季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自然界中天地之气相交,阳气旺盛,万物繁荣茂盛。养生应以养长阳气为主,切勿遏制损伤阳气。
养阳,就是保养阳气。比如说夏季养阳,起码要做到不要无谓地耗伤阳气,比如长时间待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晚上在风口睡觉,大量喝冰镇啤酒、冷饮。
夏季人体阳气隆盛在外,伏阴在内,且暑多挟湿,脾喜燥恶湿,与胃相表里,则中焦温化寒湿之力不够,易致寒湿中阻。故应用辛温阳性之品,宣发阳气,温化寒湿。
夏季养阳是为秋冬养阴做准备。如果是阳虚体质的人,在每年春夏症状减轻而到秋冬就会加重。这样的人适合的养阳的药物。药物的阳气借助集体的生长的阳气从而起到培补阳气的作用,到了秋冬就可以减轻症状。
夏季如何养护阳气?
1、忌食寒凉,食温补阳
要饮食有度。饮食既不要过多,还要注意慎吃冷饮,以免出现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益气温阳的食物如鲫鱼、大枣、胡桃仁等。
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较多,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来补心。此外,绿豆汤、西瓜、金银花茶、菊花茶、酸梅汤等这些解渴消暑佳品,性质多寒凉,阳虚者少吃,体健之人最好不要冰镇过食。
阳虚的人最忌寒凉食物。夏季气候炎热,冷饮成为人们最爱的饮品,过度地饮用凉茶容易损伤脾胃之气,引起食欲减少、胃痛、腹泻,时间长了还会损伤肾的阳气,导致脾肾阳虚。
依据“春夏养阳”的规律,可选用补益助生阳气的饮食,如当归羊肉汤等。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2、多动补阳,不厌于日
夏季外界阳气最旺,阳虚体质的人应多到户外活动,以激励自身阳气运行,可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运动过度,出门应做到防晒。
夏天上午七八点钟的阳光最好,此时阳光不强也不弱。空气质量也是此时最清新,因为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开始散发出氧气。此时是最佳的锻炼时间。早上阳气开始由体内传于体外,在这段时间走路、做有氧呼吸都可固护阳气,是人体保持充足的阳气,使人在白天的一整天里精神充足。
要适当活动。夏天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坚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应多到户外活动,尤其是日照充分的山林,对健康是大有好处。
3、按摩涌泉穴:
中医养生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在空闲时应经常按摩涌泉穴。
防暑降温要讲究,很多人觉得,烈日炎炎,空调和冰冻的冷饮降温最好
殊不知,当人运动或刚经历室外的高温后,突然喝下冷饮或者马上吹冷空调,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工作,如此,汗毛孔散热困难,余热积蓄,更容易中暑
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温水(500毫升~10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用。最好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除了喝之外,吃也要注意。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
此外,还要避免长期待在空调房中,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可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
冬病夏治——这个夏季,注意排湿排寒,调补气血,提升免疫力。
为秋冬季节储存能量,因为秋冬季节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增强免疫力,夏季少生病】
夏日炎炎,户外高温和室内空调“冰火两重天”。
很多人会觉得食欲不振、睡眠不佳、浑身倦怠、心烦意乱,有些人还容易感冒、中暑或发生胃肠道疾病
因此夏季提升免疫力,拥有强健的身体非常必要!
【夏季提升免疫力,全年拥有好身体】
夏天来了,给你的身体输送“正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有哪些密?
姜有20多种功效,你知道吗?
三伏第一天,养生注意排湿寒。我们熟悉的姜是祛湿排寒的“食补奇药”。如果和其他成分很好的配伍,就能化解人体很多因湿寒产生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中医专家指出,姜可以有效地开胃、消食、抗衰老,还能很好地防暑降温,是中医保健当中一款很好的食物。
“夏吃姜”吃的到底是什么?关于姜你知道多少?今天,一次性告诉你关于姜的这些“秘密”
姜之家族
1、生姜
多加工成丝、片、末、汁来入菜,是炒、煮、炖、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姜的运用范围是最广泛,我们常说的老姜,泛指生姜。
2、子姜
是生姜的嫩芽,为时令鲜蔬,季节性强,可作辅料、腌渍成泡姜或切丝生食,如子姜肉丝、子姜爆鸭、泡子姜就是用子姜或泡姜作的。
3、干姜
干姜,姜的干燥根茎,主温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脾胃虚寒、吐泻、亡阳、寒喘咳等症状。后爱多款自拟方当中都有干姜成分。
干姜在川菜中常用来煮汤食用。
姜的多种功效:
生姜甘辛而温,具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之功效,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肠胃,帮助消化。
鲜姜可用于“风寒邪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止气、止呕、祛痰下气”。
干姜适于“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消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民间在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出许多用生姜治病的验方,而且具有良好疗效。
01治呕吐不止
生姜汁一汤匙,蜂蜜2汤匙,加开水3汤匙调匀,煮沸后一次服下。
02治风寒骨疼、关节疼
①生姜、葱白各适量,捣烂炒热,用布包好熨敷患处,一日数次。
②生姜数片放患处,用艾条灸之。
03治胃病发作
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04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生姜25克切碎,放在一个猪肚中,加水用文火炖烂,分数次食用。
05治中暑昏厥
生姜、韭菜各适量,大蒜1头,共捣烂取汁灌服。
06治急性菌痢
生姜25克,红糖50克,共捣成糊状,一日3次分服,连服数日。
07治产后腹疼
生姜、当归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适量炖汤,分次服下。
08治跌打损伤、腰扭伤
生姜、芋头各半捣成泥状,加面粉适量调匀,贴敷患处,每日更换2次。
09治急性肠胃炎
生姜5片,茶叶20克,大蒜1头,捣碎,煎水调红糖适量饮下,每日3次。
10治寒痢
生姜4片,茶叶15克,煎浓加半汤匙食醋,趁热饮服,每日3次。
11治热痢
生姜 4片,茶叶15克,黄连6克,煎水晾凉饮服,每日3次。
12治疟疾
生姜 4片,茶叶15克,煎水调红糖适量,趁热饮下,每日2次。
13治晕车晕船
生姜1片贴于肚脐,外贴1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14治冻疮、冻伤
生姜适量捣烂,泡在适量的白酒中,取汁液加温擦拭患处,每日3次。
15治脚汗太多
生姜15克,枯矾15克,熬水洗泡脚,每日1次。
16治伤风咳嗽、虚寒久咳
生姜5片,加适量核桃肉、红糖捣烂食之。
17治红白痢疾
生姜、绿茶等份,加水适量煎浓饮之。
18治妇女虚寒腹疼
生姜、红糖适量煎水服用。
19发汗解表、温肺止咳
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水趁热饮服。
20治风寒感冒
①生姜数片,白萝卜250克,红糖适量,煎汤趁热饮下,出汗即解。
②生姜6克,葱白5根,红糖适量,煎汤热服,对感冒初起或症状轻有效。
③生姜90克,白萝卜60克,荸荠60克,捣烂取汁,分3次用开水冲服,每日一剂。
④生姜6克,葱白2根,大枣4枚,煎汤服用,对症轻、无汗、身困者有效。
⑤生姜5克,葱白1根,绿豆15克,萝卜30克,大枣 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开水冲服,对感冒发烧、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生姜在细菌作用下可发酵腐烂,产生黄樟素物质,能诱发食道癌、肝癌,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腐烂的生姜不能吃。
推荐2种姜的吃法
一、醋泡姜
1、生姜切片。
2、把切好的姜片放到一个罐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
3、醋倒满,没过生姜。
4、取一小块保鲜膜,折迭成一小块。
5、把迭好的保鲜膜包裹在罐子口上。
6、盖上盖子,密封结实。放到冰箱里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
食用方法:中医的养生经验,每天三片醋泡姜,每天2-4片,早晨吃最好,长期食用效果最好。
二、含姜
将生姜刮去皮(姜皮属凉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纸一样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内。
每天早上起来,先饮一杯温开水,再用开水冲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处理,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钟,将姜片咬烂,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另外:用浓姜水冲服暖参茶或者是(香橼百合茶),驱寒效果更好,而且对于上火人群症状有缓解。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伏天几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1、夏季少吃瓜,换吃参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暖参茶或者是(香橼百合茶)以平衡其寒性
最好的补气药材是人参,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对苦夏者很有帮助。如果上火可以根据具体上火的表现适当选择祛火的食品。
2、不吃冷饮,注意祛湿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一定要记住了哦!
夏天不能吃雪糕、冰淇淋,冰啤酒,冰水饮料果汁,不能吃生冷的,但是冷粥偶尔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当然也不要多吃。
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祛寒湿的产品,比如暖参茶、(香橼百合茶),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惊喜的改变。
3、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4、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5、纳凉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 分钟都可以。过了 1 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6、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7、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 35℃、日照超过 12 小时、湿度高于 80% 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
1、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
2、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 3 次;
3、 然后,上下牙叩动 10~15 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你的免疫力低吗】
以下7条进行自我检测
①经常感冒:一年内患感冒超过 3 次,且病程一般在 7 天甚至 10 天以上
②身体疲惫:经常感到疲惫,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
③愈合能力差:伤口比正常人愈合得慢且容易感染,或者被撞了以后淤青消得特别慢。
④肠胃娇弱:容易患上肠胃病。比如外出吃饭时,同样的食物别人吃了没问题,而你却肚子疼,严重的时候还会上吐下泻的。
⑤口腔溃疡:经常出现口腔溃疡。
⑥频发炎症:经常咳嗽且容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
⑦哮喘反复:哮喘的病人,且哮喘反复发作。
如果你满足3条以上,就要注意你的免疫力了
【痰湿体质】的具体表现
1-为什么颈部有黑圈、扁平疣(瘊子 肉揪揪)是痰湿体质
肉揪揪和瘊子在西医上叫扁平疣,一般治疗方法就是用激光打。而在中医上我们能找到它的根源,就是痰湿,就象木耳蘑菇都是在潮湿的地方生长,痰湿体质的人就会长扁平疣。
2-舌面白色、滑腻水气大
我们说一盆水,没有洗碗的时候水是清澈的,洗10个碗里面就浑浊黏腻了,人体也一样湿气过重形成痰湿的时候就会口中黏腻、在舌面形成滑腻的一层水汽
3-是否皮肤油腻(前胸 后背 脸部 头发)
有的人前胸后背都出油,他睡过的床单、穿过的白衬衫洗一洗就变黄了,这就是痰湿体质的人湿气从皮肤外溢导致的。
4-是否有脚气(脚痒 脚汗 脚臭 脚趾间水泡溃烂)
痰湿的人体内湿气久留不出,加上从饮食不断的摄入湿气,过多的湿气无法顺畅随尿液排出,会从手脚、腋窝等位置自行排出;而在脚部过多的湿气堆积就出现了脚痒、脚臭、小水泡、溃烂等问题。
5-是否有胸闷、咽部痰多
痰湿对心脏造成了包裹,产生了胸闷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在咽部形成痰,这是痰湿体质的重要表现
6-是否懒、困顿、不爱动
人体本应该由气血充盈,结果一个人气血里面参杂了很多液态垃圾、黏黏的阻碍气血运行,所以身体不爽没精神
如果再加上气血亏虚,体内运行的都是液态垃圾,这个人就是病入膏肓了
7-是否容易长湿疹、上臂外侧有小疙瘩
湿气从人体排出有两个通道: 尿液 皮肤(包括腋窝 手脚等),痰湿体质的人湿气是黏黏的、难以排出,所以就很容易在皮肤那里堆积成山,就是湿疹或者小疙瘩
8-是否有女性白带量大(白色白带)
脾被痰湿困住,水谷精微流失,就变成了白带。白带是人体精华,营养物质,西方一位女科学家,把白带提炼成酸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
9-是否有手脚、眼睛浮肿
痰湿过多,难以代谢出体外,导致手脚眼睛浮肿。 提示:并不是所有的手脚眼睛脸浮肿都是痰湿引起。
【痰湿体质的危害】
过去大肚子,是证明有钱
现在大肚子,是证明有病
不要以为,只是肚子大,
其实是:
血压高
血糖高
血脂高
血液黏稠
脂肪肝
胆固醇
尿酸高
痛风
关节痛
淋巴排不了毒
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
痰湿最可怕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性粘浊,如油入面”。湿气就像口香糖一样粘附在人体的组织器官中,像下水道中的粘腻脏东西一样难清理,可见湿气有多难缠了。
首先,痰湿体质最容易引发,同时也是我们最要小心的,就是糖尿病。糖尿病主体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痰湿体质不是痰湿阻滞于中焦脾胃这个地方吗,应该是吃得少才对啊,为什么慢慢会发展出吃得多这个症状来呢?
我们来分析它的机理,人体是一个生命体,在死亡之前,无论阳虚或阳盛,都是阳热之体,痰湿聚集在胃脘,随阳化热,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痰热。痰热首先消耗胃当中的阴液,这时,人的胃部会有灼烧感,并且产生饥饿感。所以糖尿病最早表现出来的就是易食、多食、易饥,老想吃饭。
当痰热把中焦的阴液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往上走,再去消耗肺阴,这时,人会觉得口渴,总想喝水,喝大量的水。之后,气往下走,消耗肾阴,这时,表现出来的就是小便频数。但是糖尿病整个病理基础是消耗人体的阴液,所以体重反而减轻。
第二个,痰湿体质容易引发脑中风。本身痰湿体质的血液循环就是缓慢的,如果再碰到特殊的生理状况,比如睡眠状态下,气温骤降,加重了血液运行的缓慢程度,就有可能导致脑血管出现堵塞,第二天起来一侧身体不能动了,这就是脑血栓的形成。
还有一种可能,痰湿体质会导致胆固醇、血脂附着在血管壁上,血管壁通道变窄,弹性减弱,当我们情绪过于激动,大喜大悲,血液突然往头上涌,脑血管就有可能突然崩裂。这就是脑出血的形成。因此,痰湿体质是最容易出现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体质类型。
第三个,痰湿体质容易引发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对于痰湿体质而言,冠心病产生的原理和脑中风产生的原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脑部的血管出现的变化,它同样可以出现在心血管上。供养心肌的小血管,本身就非常窄、细,所以如果有痰湿附着在血管壁或是血液运行迟缓,那么很容易心肌供血不足,出现胸闷、憋气、胸痛,最后有可能某条小血管堵了出现心梗。
第五个,痰湿体质的女性,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表现为人体内分泌功能的严重紊乱,最后出现发胖,多毛,像男性一样长胡须,月经闭止、不育。中医认为它是怎么引起来的呢?是由于痰湿阻塞胞宫,痰湿把子宫堵住了,导致不能正常的外泄经水。
第六个,痰湿体质容易出现脱发。痰湿体质能够保养出一头秀发的情况不多见,为什么呢?痰湿既然能进入到血液,弥漫到人体各个部位,它同样可以运行在头部头皮,阻塞毛孔,阻滞营养的供应。所以脱发也是痰湿体质经常出现的一个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