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内心的本真
——读《水流心犹在》的一点体会
当初,读了子蕴“四合院系列”和“天津系列”的博文后,我分别写了《青灯有味》和《可奈年光似水声》两篇读后感。没想到,子蕴把这两篇拙文,分别当做《水流心犹在》(以下简称“水流”)“北京篇”和“天津篇”的序,既让我受宠若惊,又让我深感觳觫。古人说:“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我见识低下,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好在,正像子蕴的文字吐露的是内心的本真一样,我的读后感也是内心真话地表白。
子蕴的《水流》与她的《我的名字》有所不同。《我的名字》是一本知青回忆录。而《水流》从海河岸边走到皇城根,缓缓展开的是丰子恺式的风俗画。子蕴以儿时纯真无邪的目光观察事物,并以儿时的心灵来叙述、描写,文字显出一种洁清、透明、纯真的性情质地,娓娓道来的是充满那个年代的世俗风情,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特有的胡同文化、民俗文化。天津早市上那又新鲜又便宜的海鲜,香喷喷的豆浆和炸果子;北京地坛那高大的古柏,“窗棂子”、“棉猴”、“头巾”、“花盆炉子”、“铜壶”、“风斗”、“烘炉儿”、“粮票”、“购物小票”、“话匣子”;滚铁环、弹球儿、拍洋画儿、打弹弓、抽嘎嘎、弹球儿弹、跳绳儿、跳皮筋儿、跳房子、拔根儿、“过家家”;炸糕、豆汁儿、焦圈儿、素丸子、豆腐脑儿、炸灌肠等,正是那个年代的文化符号。那“一盏盏昏黄小灯”构成的商业氛围,正是那个年代的典型画面;那些熟悉的歌词,民谣,还有那些伴随着游戏的儿歌:“猴皮筋儿,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我反对!”正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些琐细记忆本身就是历史的沉淀,本身就是放置的老书,本身就是记忆的储存器,本身就有着诗性成分。所以,《水流》是天津和北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域文化的集锦,是那个年代民俗的小小博物馆。
儿时的记忆,源于儿时的耳濡目染和长辈的言传身教。长辈们讲的故事,民间的神话传说,童时玩的游戏,看过的连环画、戏剧、电影,听过的曲艺,走过的街巷和住过的房子,成为了儿时最早的记忆。这种记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谓“青灯有味”,这“味”就是一种初始的浓浓的“乡情”,我们从鲁迅和朱自清的童年回忆中,就品出了这种“情味”。这最初的“情味”,是植根在内心的本真,是久留心底的暖流。《水流》中记述的那些童年生活的有趣花絮,始终飞扬着这种“情”,这是那个年代深烙在子蕴心间的文化风情,之所以不能忘情,是因为这“情味”早已深埋在了她纯然的童心里。子蕴的讲述,没有扇动的词汇,没有激愤地议论,忠实地还原了那段历史的真相,再现了那段历史的典型场面,完全是流淌于心灵的文字,不尽是“苦难”地记录和倾诉,不但引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共鸣,也会让年轻的一代因事所染,因情所感,情趣自生。《水流》的文化价值就在于此。所以,我说,《水流》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录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内涵,《水流》才耐看。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充满生机的年代。《水流》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风的淋漓叙述,意味深长。我们跟随着她童年时期的目光游动,会发现,世间不尽是苦难,不尽是伤痛,更多的是欢乐是进取是光明是爱情。我们当然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和伤痛,但苦难并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全部。鸟的鸣叫,树的青翠,花的气香,小吃的味道,叫卖的吆呼声,热闹的庙会,浓香的年饭,纸糊的有格子的窗棂,忙碌的身影,衣着的颜色,人的眼神和举止,纯洁的爱情,房东老奶奶的亲和,邻里间的友情往来,甚至吵吵闹闹,都溢满那个年代世俗文化的生活气息,都是美丽的画卷。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就是这样一直延续着自己的传统和理念,即使野火兵燹,社会动乱,也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活力。正是这种活力,中华文化的根基才坚实。有了这根基,胡同、里弄、小巷曾经生成的世俗文化的内核就不会完全散失,它将通过不同的途径在新的环境中以新的表现形态延续下去。
读《水流》这本书,要心静,要选择澹月微云,“夜深人静时。红泥小炉、一壶好茶、半坛清酒,情酣时,意浓处。”情趣自生。
这就是我读《水流心犹在》的一点体会和感想。
小洋楼
碧瓦红墙
(手机拍摄)
2020年11月9日
转载 -华章-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