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瑶家,走进小源:传承长鼓舞!


小源,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名,小到没有几个人知道。但它让我神往得太久太久!

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总想赚点外快,无事可干,便承包了学校的柑桔园。父亲说,桔园枝叶繁茂,土壤很适合种植喜阴凉的植物——磨芋。父亲便从上龙盘开始徒步三十多里,来到小源,买来了磨芋种子,种到柑桔树下。人生第一次听到了小源这个名字。

十多年前,开始研究建文皇帝踪迹,各种方志石刻谱牒总要提到大源小源这个地名,提得最多的要数“九溪十八洞四十八源”,连《永州府志》也这么记录,真是让我长了见识。细细察看这四十八源,这里面竟然有“大源小源”。

前年在宁远县湾井朵山大屋地发现宁远有名的古寺——善庆庵,其碑文上又写着“地名:小源”。经过查阅大量资料,这才晓得宁远南路的大源小源瑶民竟来自北路的大源小源和大观岭地区。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小源地区和大观岭地区在元末明初时期,属堡寨瑶的发祥地。“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不知所终”,其实是来到了大观堡地区,整个大观岭及大小源地区的瑶民,都十分爱戴这位仁慈的、失掉了皇冠的皇帝。建文帝改名智眉,自号为梅,并在大观岭地区建立了大观堡和默宗太子堡——即今大观堡地区的龙形头村附近的龙形堡。默宗太子,即建文帝的长子朱文奎。在建文帝去世前,默宗太子朱文奎被下灌大财主李仕昌接到了下灌属地大屋地,重建了善庆庵,并从大小源带来了一批瑶民,这里的地名也就随之改为大源小源。以护卫默宗太子的安全,保障默宗太子的生活供应。这些地,后来都由李闻举亲侄子李仕昌送给了瑶民耕种。原来,宁远北路和南路的大小源有这层关系

前些天,好友盘佳艳老家毛漯举办瑶族长鼓舞培训结业典礼,邀我为坐上宾,心中感觉爽歪歪的,遂了我有生以来的一个大愿望——游小源毛漯!

小源毛漯在双龙水库库区上方,距五龙山已经不远。我们的车左拐右弯了十七八次,才真正地来到绿树掩映的小源毛漯村。这里笔直挺拨的树木高耸入云,滕蔓杂木互相依偎,林间小道铺上了鹅卵石,一片人间天堂的景象。这里的房屋全木搭建,漆上柚油,古色古香。走进房内,我们看见了已经数十年没看见的劳动工具:斗笠、蓑衣、船桶、磨子、鸡笼……走进厨房,柴火灶堂炉火旺盛,灶台上方还挂着数十块去年冬至烘烤而成的腊肉,这是我们今天中午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呵。

屋下方,传来了阵阵美妙的长鼓声,瑶族长鼓舞培训结业典礼开始了。大家齐聚在这三百多平米的小空地上,认真的观看着,一阵阵鼓声,一阵阵掌声。最值得说一下的是,很多参加典礼的人手机录视频录得没有了内存呵。这美妙的长鼓舞表演你不看是不可能的,所以附上一小节,与大家在此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