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维塔耶娃:《终结之诗》

继《山之诗》之后,茨维塔耶娃以她与罗德泽维奇的“布拉格之恋”为主题,创作了《终结之诗》。如果说《山之诗》是牵手之诗,那么《终结之诗》就是分手之诗。这两首诗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共同构成茨维塔耶娃浪漫诗歌创作的巅峰。

《终结之诗》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息。长诗中十四章的设置并非巧合,而是暗合着十字架之路(即天主教传统中的苦路)的十四个阶段,虽然在内容上不完全与苦路十四站的情景对应,但背负十字架一步步走向受难地的耶稣,显然象征着一步步走向分手的抒情主人公。十字架,既是神圣的爱情,也是沉重的桎梏,一如茨维塔耶娃的爱情定义:“爱情,就是受难。

在茨维塔耶娃的意识中,爱情往往不是幸福、索取和生存,而是伤害、给予和毁灭。在俄语原文中,标题中的“终结”一词(Конец)一词以大写字母开头,这是在暗示“终结”本身就是长诗中的隐形主人公,它作为一个硕大的象征,构成“爱情苦路”这一整体隐喻的核心。恋人一步一步朝向“终结”迫近,同时也是对“终结”的消解;“终结”,指爱情的终结,世俗生活的终结,甚至世界的终结,与此同时,“终结的终结”意味着新的开端——灵魂的净化,爱的复活,乃至存在的无垠。

倾情朗诵: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党委书记 黄东晶教授

终结之诗

(俄维塔耶娃 著 刘文飞

一次输得精光,

显而易见!

郊区,城外,

岁月的终结。

幸福(读作石头)的终结,

岁月、房屋和我们的终结。

空闲的别墅!我尊重它们,

像尊重衰老的母亲。

这里的行为就是空闲:

只有不空的空心。

(别墅空闲三分之一,

最好您把它们烧尽!)

只是别发抖,

当伤口被揭开。

郊外,郊外,

接缝崩裂!

因为,爱情就是接缝,

没有多余的漂亮话。

接缝不是绷带,不是盾牌,

“哦,别求我保护!”

接缝让逝者葬入大地,

让我葬入你的身体。

(时间会展示接缝的形状:

是单层还是三层!)

无论如何,朋友,接缝!

刺啦一声,碎片!

它自动裂开是我们的光荣:

是裂开,而非开线!

裂缝下是活的组织,

红色,而非腐物!

啊,他没赌输,

谁崩裂了接缝!

郊区,城外:

分离的两个额头。

如今在郊外行刑,

吹进大脑的穿堂风!

哦,离去的他没赌输,

在霞光现出的时候。

夜间我为你缝制完整的生活,

很工整,没有裂缝。

别责怪我针脚斜歪。

城外:接缝崩裂。

不齐整的灵魂

出现在伤口!……

郊区,城外……

郊外峡谷的摆幅。

听见了吗,命运的靴子

踩踏液体的粘土?

……请留意我匆忙的手,

朋友,这活的线头,

你无论如何也挣不脱!

最后的路灯!

——

这里?目光像阴谋。

低等种族的目光。

“我们上山去?

最后一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