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期待的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成这个样子了
被寄予了期望的人工智能在2020年并没有大的突破,但是机器代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隔离”的背景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伦理的焦点并不是机器反戈人类,而是一些人类遥控自动武器杀戮。
人工智能(AI)在深入企业、公共设施和家庭,这是必须接受的事实。
意外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之下,AI凸显高科技的作用。不仅在医疗服务方面,AI在生活和经济领域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如远程办公、在线教学、在线会议。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复工能力强,推动工业自动化程度加速加深。
虽然技术上并没有重大突破,但是人工智能正在蓬勃发展。语音和面部(图像)识别等程序被嵌入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汽车和无数其他消费产品中,远程作业应用和算法规模快速发展。
根本不用担心人工智能会奴役人类、而且还会自己繁殖这样的无稽之谈,我们都能识别机器和生命的不同之处。
说到底,人工智能就是一种工具,依托于规则模仿实现人类的一些能力。被机器淘汰了,说明你需要学习进步了,而不是沮丧于被扫地出门。
2020年12月,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起杀人机器事件,袭击法赫里扎德的行动运用了“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技术”,枪支被安置在一辆皮卡上,使用先进的摄像头进行瞄准,并由卫星控制,总共开了13枪。
AI伦理问题就此被升级,其并非幻想的机器反戈杀戮,而是人类操控。但是和隐私等伦理问题的实质一样,正在从道德谴责上升至法律层面规范约束和制裁。
《科学》杂志报道称,“人工智能的核心进展在某些领域停滞不前”,比如信息检索和产品推荐。一项用于改进神经网络性能的算法研究发现,“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在10年的时间里性能有所改善。”
“通用”的人工智能——拥有广泛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像人类一样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长期目标仍然难以实现。“我们的机器以非常狭隘的方式学习,”被称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方法的先驱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最近在《连线》(WIRED)杂志上抱怨道。“学习一项任务,它们需要比人类智能样本多得多的数据,但它们仍然会犯愚蠢的错误。”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仍然会发展进步,但是突破依然面临困难;机器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而这取决于开发者的能力和智慧;AI伦理规则已然踏上征程。
2020年12月23日,全国政协今年最后一场双周协商座谈会,探讨的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话题——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科技伦理与法律问题。
出自《2020年12月稀土永磁全产业链研究报告》文——2020年10个期待的大事件并没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