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别只羡慕我上市 我将要渡的这些劫你知道吗?
这几日,关于小米要上市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众人皆知。
一旦成真,小米将形成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预计筹资至少100亿美元,估值将高达1000亿美元,甚至有望冲击1200亿美元。
这让小米不仅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甚至能够吸走香港5.6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的现金,迫使香港面临一次大钱荒。
更有甚者,把小米捧到IPO领头羊的高度。
“小米上市将整体促进我国交易所上市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并在全球化竞争中争取独角兽互联网、科技类企业的IPO资源。”
不得不说,小米马上要扬名立万了!
与此同时,小米还将上演一幕幕造“富”神话。
小米前100号员工成为亿万富翁,前1000号员工成为千万富翁,百万富翁更是多如牛毛。
但毫无疑问最“富”的当属雷军了,股权不少于30%,身家将接近2000亿人民币。如果市值突破1500亿美金,雷军很有可能超过马化腾、许家印,成为中国首富。
更重要的是雷军还能牢牢控制小米的话语权。
可话又说回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小米也面临着种种暗礁险滩。
1000亿美元的估值怎么撑下去
的确,很多资料显示,小米上市的预期估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甚至有望冲击1200亿美元。
对此,一度蜜却有个顾虑:这个估价会不会太高了,用力是不是太猛了?
要知道,苹果在2017财年营收为2292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483.5亿美元,市值目前为8972亿美元。
而小米2017年的收入仅180亿美元,净利润不足9亿美金,分别不及苹果1/10和近1/60。
但估值却要达到苹果的1/8左右。
小米能否撑得起这个估值呢?
难怪雷军一再强调:“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因为只有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其市盈率才能像腾讯那样达到40倍以上,而非苹果的不到20倍。
由此把市值做大,才能达到1000亿美元,从而得到市场认可。
事实上,小米在互联网方面的收入比起手机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2017年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9141万台,不仅再创新高,而且,这部分收入占比还高达70.3%,互联网服务收入才占到8.6%,远远配不上互联网公司的称号。
不仅如此,雷军还总强调IDC等机构的手机销量数据,最近还为小米手机进入到全球第四欢欣鼓舞。
照此看来,不论怎么说,小米整体上还是一个硬件公司。
而要摘掉“硬件公司”的帽子,小米还需要时间进行转型,起码到上市时,还做不到。
因为这需要小米用巨大的硬件铺货量布局,不断坚持市场保有量,然后通过MIUI的操作系统,统合硬件、App、游戏的分发渠道,从而打造小米的移动互联生态。
接下来就要增加“互联网”方面的收益,向用户等收取增值服务费和广告费,压缩硬件营收比例。
在一度蜜看来,没有几年的功夫小米很难转型成功。
这就让1000亿美元的估值多少有点“名不副实”了。
而且像阿里那样上市时,市值略低,由低向上爬,相对容易。如果一开始就定的高,很容易遭遇做空狙击。
对此,不知小米能否挺得住,熬得过。
专利之战能否打好
小米要上市,要博取未来,仅有中国市场就显得捉襟见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内开疆拓土。尤其加速在印度等国际市场的布局更为重要。
此次上市的招股书也明确指出,小米这次香港上市,主体是小米集团,同时也包括了小米印度、小米新加坡等按地域划分的子公司。
这也就意味着小米是整体上市。事是好事,可也有隐患,那就是专利。
虽说雷军宣布小米海外注册专利已有3500多项,但也不是能够高枕无忧。
小米之前就专利问题,吃过不少亏。
2014年,小米进军印度市场,即被爱立信起诉专利侵权;
2015年底,小米4手机刚登陆美国,即被知名NPE(非执业实体)Blue Spike起诉,导致美国虚拟运营商下架小米的手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米要不就是花钱买专利,要不申请,要不就是和微软和高通等展开专利授权合作,总之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
如今小米又要上市了,变得更加有名更加有钱了,专利合作方能没有想法吗?
一度蜜认为,那些合作方很有可能要追加专利费,强势的一方估计正在磨刀霍霍,准备狠狠地宰一笔呢。
更别提那些涉及到专利侵权的,更是虎视眈眈。
这考验的就不仅仅是小米的撒钱手段了,而是商业关系、资源调度、谋和等综合能力。
要知道,华为、中兴都是经历了多番专利诉讼战的洗礼,才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
因此,小米上市后,也必然要经历这番大战,给业界证明对专利的掌控力。
一度蜜妄自揣度,专利大战,小米熬过去了,自然可以继续高歌猛进,否则,即便上市了,也只是一场春秋大梦。
管理挑战、行业变革、资本压力能够处理好
管理挑战
历史中,科技巨头实现千亿元营收,华为用了21年,苹果用了20年,腾讯与阿里用了17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
而小米呢?仅仅用了8年。
可以说,小米仅用了8年就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长成了一个步伐轻健的壮年。我们当然可以说小米是发育迅速,然而反常必有妖。
就从小米内部来说,短时间内爆炸式的发展,会掩盖许多管理上的问题。
从成立至今,小米几乎都在以每年100%的超高速在增长,员工体量从十几条枪变成了几万人的集团军,今年还将进入世界500强。
可问题是,小米能够永远保持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吗?
一旦增速下滑,如何避免臃肿的大公司病,进行自我革命,对雷军和他的管理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行业变革
雷军虽然一再号称小米是互联网公司,实际上手机仍然是小米的支柱,而手机市场已被业内已公认是红海。你死我活,搏杀惨烈,小米可谓是群狼环顾。
外有苹果、三星虎视眈眈,内有华为、魅族、vivo、oppo、锤子四面围攻。十几年里,一度蜜已经看到许多曾经不可一世的巨头,如今苟延残喘,甚至于成为先烈:诺基亚、摩托罗拉、金立、波导、西门子、爱立信、联想……
事实上,小米最近这几年业绩甚至有点惨不忍睹。2015年和2016年,小米的销量曾一落千丈,生态链战略也饱受质疑。
所幸的是2017年反弹了,可这种反弹能够持续多久,将来又会遭遇什么样的变故,估计没人能够就此打包票。
资本压力
也许是雷军对于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充满了自信。
从今年起他就承诺:小米旗下的手机,物联网及各种生态链产品等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润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将全部返还予用户。
这话让用户听着那真叫一个爽。
但好话谁都会说,问题是怎么兑现呢?
要知道资本都是追逐暴利的,雷军的胳膊能扭过资本的大腿吗?上市以后,小米又如何抵御资本逐利的短视?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爆发,如何应对新零售如火如荼的形势?
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仍是未知数!
无论如何,8年创业不易,但愿小米能够披荆斩棘,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 END -
近期热点文章回顾(点击即可阅读)
华为P20 Pro、iPhone X都上三摄了 手机摄像头真的越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