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现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9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

概况: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19例,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所拟定的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1]。其中男10例,女9例;就医年龄7~35岁,平均24.5岁。

起病情况:本组病例包括4例症状前期患者;15例有症状而主动就医的患者,其中1例大量饮酒后出现暴发性肝衰竭,其余皆呈慢性隐袭起病。

症状体征:自觉周身乏力3例,食欲减退8例,腹胀消化不良6例,恶心呕吐3例,女性青春期延迟1例,男性乳房发育1例,急性意识障碍1例;体检肝肿大10例,脾肿大3例,蜘蛛痣2例,肝掌4例,黄疸2例。眼科裂隙灯检查角膜K-F环,阳性16例,阴性3例,阴性患者年龄均<10岁。

家族史:19例患者皆进行了家系调查。17例有阳性家族史,患者男女皆有,仅在同代人中发病,有的是同胞兄弟姐妹,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其中6例患者分别来自3个家系。无明显阳性家族史者2例。

实验室检查:本组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天冬氨酸转移酶及丙氨酸转移酶普遍增高;19例中12例患者乳酸脱氢酶及碱性磷酸酶同时增高,11例总胆红素增高,9例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血氨增高10例,正常9例。19例患者血清铜氧化酶及/或铜蓝蛋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检验肝炎5项,除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其余皆为阴性。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19例皆提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回声反射不规则、不均匀,13例肝肿大,4例肝缩小,7例肝内有多发低回声结节,3例同时显示脾肿大,3例显示门脉高压。

CT本组患者18例做过腹部CT,其中12例同时行头颅CT。CT显示肝肿大9例,肝体积缩小5例,不规则密度增高8例,多发低密度结节6例。4例患者虽然临床上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但头颅CT已经显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

2结果

2.1诊断过程:本组19例患者,1例患者在大量饮酒后出现暴发性肝衰竭就诊于重症监护病房,因意识障碍,请眼科查眼底发现K-F环,经化验及追问病史,明确患者原来就患有肝型肝豆状核变性,5例以肝炎首诊于传染病科;3例以肝硬化首诊于消化科;5例因消化不良、肝功能障碍首诊于儿科;1例女性患者因青春期延迟首诊于妇科;4例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持续转氨酶增高,经过进一步全面检查及家系调查确诊为本病。

此外,在对先证者的家系调查中,另外发现13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还有2例先证者的同胞兄弟血清铜蓝蛋白增高,随访一年,1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1例出现肝病症状,分别诊断为脑型和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2.2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在低铜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先后有11例用青霉胺加硫酸锌治疗,7例用青霉胺联合硫普罗宁治疗;1例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给予相应的抢救。结果死亡1例,系暴发性肝衰竭患者;18例患者经过3~10年的随访,结果病情迁延波动2例,长时间稳定缓解12例,随访期间保持无症状4例。

3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是铜在组织中过多沉积,损害各种组织器官,各系统的损害可以侧重,也可以重叠。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以肝脏受累为主。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多数呈慢性隐袭起病,部分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已有生化异常;而症状、体征也呈多样性。本组有1例女性患者以青春期延迟为主诉,首先在妇科就诊。已有研究发现,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有生殖内分泌紊乱现象。

肝豆状核变性是少数可以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若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纠正铜代谢异常,可使症状前期的患者长期保持无症状,已有轻、中度症状的患者获得较长时间缓解,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关键是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角膜K-F环具有特征性,但10岁以下患者阳性率较低,可能由于铜在角膜沉积到一定程度才可显现,这需较长时间。一般肝功能化验、超声、CT等辅助检查,都有重要意义,但缺乏特异性。血清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的测定是重要的诊断指标。阳性家族史也有很大诊断价值。

总之,对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及肝脏病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要将本病作为例行的鉴别诊断之一。而对于已经确诊的病人双亲和同胞兄弟姐妹,都应该进行筛查,已有生化异常者,即使尚无明显临床症状,也应给予预防性治疗。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