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8:胡宗宪为何隐瞒毁堤淹田真相,嘉靖帝为何不追究?

上一期我们谈了胡宗宪进京面见嘉靖帝,头一天晚上到严嵩府上求见,结果被严世藩拒绝,最后他发出了为时已晚的感慨。

那么接下来的大殿对话,胡宗宪又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8:大明王朝中嘉靖帝明知毁堤淹田的事,为什么会饶过胡宗宪的欺瞒?

一、

大明王朝这部剧,虽然处处暗藏杀机,但是各方势力第一次微妙的发生变化,还是在胡宗宪第一次进京的这次。

这次进京也使得后面的形势变得不明朗起来,并且终于引出了剧中第一男主角——海瑞!

说来有点惭愧,杨角风谈大明王朝都讲到第18讲了,主角海瑞还没有出来呢,惭愧,惭愧!

这次嘉靖帝急招胡宗宪、杨金水、谭纶进京,无外乎要了解两件事:

一件是“河堤失修”的事,胡宗宪必须当面向他汇报,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隐情?

第二件事则是“改稻为桑”的国策,到底还能不能执行?

在展开这个剧情之前,我们先总结一下目前各方势力掌握的情报情况:

嘉靖帝:

嘉靖帝的消息来源是吕芳,吕芳的消息来源是杨金水,看这部剧比较纠结的就是杨金水的人设。说他是坏人吧,剧中几次关键的转折点都是他在推动,包括后来沈一石的账册,也是他秘密交到嘉靖帝手里的。说他是好人吧,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毁堤淹田的执行者中就有他。

倒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杨金水做事的原则就是不能欺瞒吕芳,不能欺瞒皇上,即使死点老百姓,也是无妨的。

果然,嘉靖帝对毁堤淹田的事并不怎么在意,毕竟他管的是九州万方,一两个县被淹是小事。而面对杨金水的忠诚,面对他的如实汇报,嘉靖帝很高兴,让吕芳暗地里赏点他什么。

通过杨金水的汇报,嘉靖帝知道了毁堤淹田的事,知道浙江的水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其次,嘉靖帝还知道胡宗宪手中有一份杭州知府马宁远的供状,至于这份供状到底写的什么,并不知道,大概率是跟毁堤淹田有关;第三,嘉靖帝还知道胡宗宪一方面不违背严嵩,另一方面还受到谭纶影响,但是有投靠裕王的嫌疑。

二、

严嵩和严世藩:

对于严嵩来说,他就是典型的坑爹代表中的那个被坑的爹,如果不是后来胡宗宪足够聪明,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能从容应对,那么这次严党很危险,很危险!

此时的严嵩知道如下几条信息:

严世藩竟然瞒着自己搞了一出“毁堤淹田”的“好事”,再加上嘉靖帝跟自己说的那一段话,他现在怀疑嘉靖帝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但不确定;不信严世藩分析的胡宗宪跟谭纶两个人都知道马宁远的供状,并且由谭纶汇报嘉靖帝的事;严嵩还知道胡宗宪手中握着马宁远的供状,但是头一晚他竟然没有来求见。

严世藩知道的事情略多一些:

毁堤淹田这件事是他策划并推动的;他坚信胡宗宪已经投靠了裕王,并且把马宁远的供状由谭纶报告了嘉靖帝;瞒着严嵩,不让胡宗宪见;跑到贤良祠找到胡宗宪,向他要马宁远的供状,但是胡宗宪没有给;跟胡宗宪的对话充满火药味,最后深信胡宗宪不会再推行改稻为桑国策,并且一心投靠裕王;激怒胡宗宪,并拿出替胡宗宪写好的辞职报告,让他明天在嘉靖帝面前辞职。

这里再单独说一下:

其实这次事件对严嵩和严世藩父子来说是一场艰巨的考验,严嵩和严世藩以对嘉靖帝的了解,知道即使胡宗宪把毁堤淹田的事告知嘉靖帝,最多也不过是把他们免职,其实并没有性命之忧。

关键的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改稻为桑”政策还能不能继续执行,只要还能继续执行,那么他们的位置就不会变。所以严世藩才会在确信胡宗宪已经投靠了裕王之后,一再问他还会不会执行改稻为桑政策,确信他不会再执行后,打算把他换掉,换一个能继续执行的人来干。

事实证明,严世藩的预测没有错,嘉靖帝在明知毁堤淹田真相后,并没有追究他俩责任,目的也是为了继续依赖他们改稻为桑。

三、

裕王:

裕王这边的人已经相当忐忑了,一方面嘉靖帝让谭纶也进京,让他们推断嘉靖帝可能怀疑他们在阻拦改稻为桑。甚至高拱提出不能见谭纶,一旦见了谭纶,担心引起嘉靖帝的怀疑。

而张居正认为应该见,谭纶是裕王府的詹士,岂有进京不见之理。其次,裕王乃皇储,理应关心国家大事,哪能不闻不问?

李妃这时候又过来参与政事了,提出让冯保明着去叫谭纶过来,并由冯保汇报吕芳,这样就正大光明了。

这部剧刻画的李妃还是相当饱满的,也为正史中后来李妃跟冯保控制万历皇帝做好了铺垫。

裕王这边知道这么几条信息:

浙江的大水是人灾,且胡宗宪手中有一份马宁远的供状;嘉靖帝应该不知道这件事,不确定胡宗宪明天会不会如实汇报;胡宗宪现在没有明显迹象投靠裕王,他还是严嵩的人。

再说胡宗宪:

胡宗宪这次进京面圣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牺牲掉马宁远等人,换来浙江改稻为桑的延缓推行;隐瞒这次毁堤淹田的事,不想把严嵩牵扯进来;不相信毁堤淹田的事是严嵩指使的,但是当晚严嵩并没有见到。

另外还有几件事一方面既有点突然,也不出他的意料,那就是严世藩的态度:

严世藩不让他见严嵩,并说明是严嵩的意思;严世藩一心认为我投靠了裕王,我没有过多解释;严世藩认为我不会推行改稻为桑政策,打算把我换掉,并让我交辞呈。

其实从胡宗宪不愿多说一句话就能看出,他根本不想鸟严世藩,是从骨子里瞧不上他,认为他水平太低,不值得一驳!

同时,还有几条信息不确定,一方面是嘉靖帝应该不知道毁堤淹田的事,我没有说,杨金水是执行人,他应该不会自己供出自己的罪。另一方面则是谭纶,更是裕王那边的人,希望我把这件事捅大了,让严党下台。

正是在四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这次御前会议在四方势力同时参与的情况下召开了!

四、

御前会议一开始,嘉靖帝就要试探胡宗宪是否已经投奔了裕王,他必须解开这个疑问:

“你是个谨慎的人啊,可这一次不但先斩后奏,而且杀的人,既有小阁老的人,也有吕公公的人,你就不怕他们给你小鞋穿?”

这句话是一箭三雕,一方面提醒小阁老和吕公公,你们的人被杀了,是被胡宗宪杀的,你们会不会给他穿小鞋;另一方面也点名吕公公和小阁老,毁堤淹田的事,是你们的人干的,小心你们的头;最后一句是敲打胡宗宪,你这么谨慎,为什么要杀他们的人,是不是投靠了裕王?

严嵩聪明,马上回“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嘉靖帝当然也懂,政治觉悟嘛。

随后嘉靖帝把矛头对准了裕王,问了几句谭纶的事,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

“吾有三德,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意思仍然明确,仍然认为是谭纶说服了胡宗宪投靠了裕王,并且对他的行为提出批评,最后提出警告,朕都不敢为天下先,你裕王的人就敢为天下先?如果浙江改稻为桑政策不能继续执行,你们几个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吓得裕王赶紧跪下请罪……

这时候胡宗宪出来发话了,他也听出了嘉靖帝话中话,先是讲自己没有投靠任何人,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己的意思。其次揽下所有的罪状,并没有把矛头对准任何一个人,并提出了引咎辞职。

随后嘉靖帝一针见血地指出新安江刚花了二百多万两银子修,为什么会决堤?

胡宗宪怎么回答,将会牵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果实话实说,嘉靖帝也下不了台,处罚不处罚吕公公的人?尤其是自己前面还让吕芳奖了杨金水呢;严嵩和严世藩也不希望胡宗宪说出真相,不然俩人职务,甚至性命难保;裕王这里此刻也不希望胡宗宪说出真相,不然胡宗宪投靠裕王的猜忌就成了现实,嘉靖帝自然不容。

结果马宁远的供状交到嘉靖帝手中,嘉靖帝先愣住了,让拿给严嵩看,严嵩也愣住了,在场的大家都愣住了……

最后这件事以胡宗宪浙江巡抚的职务被撤销为结局,改稻为桑继续执行,毁堤淹田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会议结束,嘉靖帝确认胡宗宪并没有投向裕王,对此结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对吕芳说了句:

“真是苦了他了!”

随后以不想让他累死,不想让他愁死为由,叫杨金水不要再为难胡宗宪,还让裕王派几个清流过去,由此,我们的男一号海瑞终于要出场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前情回顾:大明王朝中胡宗宪连夜拜访严嵩,为什么被拒后感慨一切都晚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