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创始人之一“遭遇冷眼”,杨再春书法为何风光不再?你怎么看?

中书协创始人之一“遭遇冷眼”,杨再春书法为何风光不再?你怎么看?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有二:其一,就是时代审美的迁移;其二,就是学习内容的不满足。

时代审美的迁移

关于书法的审美,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从整个书法史来看我们都知道魏晋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之说。

书法艺术发展到如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程度。又因为每一个体的审美不一样,他们对书法艺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现代很难有某一位书家能够引领整个时代的审美,他只能在某个区域内具有影响力。

就如“书圣”王羲之而言,当书法艺术到了清代的时候,碑学的兴起。人们也是屏弃了二王“帖学”而崇尚金石味的“碑学”。从这一个角度来讲,杨老师的情况就是这样。

学习内容的不满足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杨老师的书法,他是比较擅长秦草书字体。特别在行草书的章法方面总结了大量的规律。

而对于普通的初学书法者而言,他们所需要的则是最基础的笔法内容,正体字入门学习的内容,临帖的技法等。而这几方面的综合,杨老师虽有所涉及,但并未形成体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书法初学者而言,选择杨老师的书体来当做入门学习不是一个优选。

总而言之

杨老师的这种情况,从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来讲,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不断地发展,它会迎合当下的时代审美以及风尚。期间某位书家可能会影响一时,但真正能够传世百年或者千年的只能靠时间来进行检验了。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