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将鲁迅《阿Q正传》移出课本,并给了理由,说得过去吗?
以前,人们对于选入课本中的作品,都有着一股子敬意。毕竟能够入选课本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的,也都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课本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版本不断更新,有些作品从课本中被移除,有些则被选入。而在这选入和移除之间也产生了很多争议。就像很多人上学时都曾学过的那篇经典古文《愚公移山》,大诗人席慕蓉便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及,建议将它移除课本。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不环保,不尊重自然。
而这并不是个例,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原本入选课本的很多,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风筝》、《记念刘和珍君》等。但慢慢的这些文章中有些也已经从课本中被移除。这其中有些原因无可厚非,全国语文教育总编温儒敏先生便曾对一些鲁迅文章移除课本给出了解释,说:“新语文课本对名家作品的增减主要考虑其是否适合现在的中学生,考虑语文性。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太深了,他们读起来不容易懂。”
这样的理由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提议删除某些作品的理由听上去并不令人信服,就像上文提到的大诗人席慕蓉建议删除《愚公移山》的理由。而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有些版本中已经移出了这篇文章,但是有些版本中依旧存在。对此有些专家建议将它移出课本。
有着“文坛刀客”之称的韩石山便曾在《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一书中称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农村的流浪调戏妇女柔韧钱财,偷人财物,既麻木不仁,又冥顽不灵,类似这样的文章不仅无助于中学生,反而对他们有害,因此不适合放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给学生读。
那么这样的理由说得过去吗?
对于这样的论调,笔者并不认可,如果《阿Q正传》只能理解到这种程度,那在我看来真的是没有读透它。要知道文学作品都是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的,《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当时的国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当时的社会有着封建、保守、庸俗的等社会特点,很多人虽然过得水深火热,但是长久的这种生活已经让他们变得麻木,这样的状态无疑是病态。
人们渴望看到真实,又惧怕看到真实。而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正是将当时很多人身上存在却不愿面对的真实性格特点,糅合在一起,进而孕育出一个“阿Q”的形象。它其实很像是一面镜子,为的是让当时那些麻木不仁的人能够看清自己,使他们惭愧,使他们觉醒,使他们知自己不足而奋起。这其实就像是医生为病人看病,首先便是要剖析诊断病症,倘若病人连这一步都要阻拦,不愿去面对,那无异于“讳疾忌医”。
所以只是从表面上去解读这篇文章,便觉得学生读它是有害的,应该从课本中移出这篇作品,这样的理由显然是不充分的。
其实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自发表伊始便受到中外名家的颇多赞誉,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读了《阿Q正传》的法译本之后,便曾赞誉这篇文章是“现实主义杰作”,还称“法国大革命时期,也有类似阿Q的农民”。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也曾表示“如果能用我的所有小说换一部《阿Q正传》,我很愿意”。很多知名作家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鲁迅先生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作家。
所以《阿Q正传》绝不只是描写一个麻木不仁的农村流氓的作品,以这种理由说它不适合给学生读实在是说不过去。《阿Q正传》是有着很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就像阿Q所谓的“精神胜利法”,难道仅仅只是阿Q才有,只是那个时代麻木不仁的人才有?我想大家心里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