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华·百家】玉屏风散寻出处 防风
防风药用能治风,确是“名不虚传”。玉屏风散的方名,也主要是从防风而来,自然也是基于其治风的功效。
防风这味药,古代就直接叫它“屏风”,见于《名医别录》的记载,比喻其功效可以御风,恰如屏障。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何以称防风,显然是从药用而出发的。他说:“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屏风者,防风隐语也。”所以防风被赞为“治风通用药”。但治风疾,又不独有防风。防风的特点在于,其药性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由防风组成的著名成方,自当首推“玉屏风散”。名药成就名方,名方也传名药,二者是互相依存的。
关于玉屏风散成方的出处,是有不同说法的。一说是由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的,载于《世医得效方》(1337年),此由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引文而出;一说出自元代朱震享《丹溪心法》(1481年),国医大师邓铁涛在介绍玉屏风散时就持此观点。表面上看《世医得效方》当为更早,之所以产生两种持论,却正因为《世医得效方》的现行通行本中并无此方。如此何解?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正是带着疑问,让我们在文献中找到了玉屏风散更早的出处。
《医方类聚》是朝鲜金礼蒙于1443~1445年间搜集我国明代中叶以前的重要医籍150余种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大型方书,全书收录古方五万余首,其中就有玉屏风散的记载两处。
其一,宋代《黎居士简易方》(1260年)载:“《究原方》玉屏风散,治腠理不密,易于感冒。防风一两,蜜炙黄芪、白术各二两。右(口父)咀,每三钱重,水半盏,煎七分,去滓,食后热服。”【注:此处“口父”为造字,二者结合为一个汉字,去掉括号。】其二,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1237年)载:“玉屏风散治男子妇人腠理不密,易感风邪,令人头昏目眩,甚则头痛项强,肩背拘倦,喷嚏不已,鼻流清涕,续续不止,经久不愈,宜服此药。”药味组成与煎服法,与《黎居士简易方》记载完全相同。
考《究原方》是南宋医家张松所撰的一部临证集验方书,已佚。《覆载万安方》《宝庆本草折衷》《本草纲目》《普济方》等古籍文献中,引有该书124条原文。据《宋以前医籍考》所载录张松的“自序”,其作序年代为“嘉定六年”(1213年)。这远早于《世医得效方》和《丹溪心法》一二个世纪。因此,确证南宋张松的《究原方》才是目前发现最早记载玉屏风散的中医典籍。也就是说,玉屏风散成方创立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玉屏风散这则成方仅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组成。原方作散剂,后世亦有以酒调服或水煎汤剂饮服者。汤头歌诀曰:“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其方名形象地说它只有三味药组成,“鼎足而立”,它的作用恰像一面珍贵结实的“玉”质屏风,把风寒挡在外面,使屏风内体质虚弱、容易受外感的人免受侵害。我个人思考,若从“鼎足而立”一词来理解三味药之间的主次关系,或许本来就是难分主次的。
清朝罗美在《古今名医方论》中如此解释这一名方: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耆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耆,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耆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注】张松,南宋医家。字茂之,里贯欠详。尝任承节郎。兼通医术,治病皆认真究其病原;用药必审酌寒温。治病不求己利。曾博采古来之验方,加上家传验方,辑成《究源方》,未见行世。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图片|网络
技术|冷婧、李晓燕
责编|孙艺真
编审|崔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