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义:大师的行书结构

转自今日头条:书画鉴赏典评收藏,版权归原作者。

一 宽展舒和

文征明结字平整、方正,中规入矩,同时也不失宽展舒和,它主要表现在撇捺的舒展开张上。如『人、天、金、太』四字。

二 放中有敛

文征明结字总的印象是在放纵中紧敛。如『光、花、吾』三字的下部放纵而上部紧敛,『东』字的撇捺欲放又敛,既落落大方,又羞羞答答,矛盾相统一。

三 讲究意连

文征明行书中,笔画之间牵丝连接不多,他比较讲究笔画之间的左顾右盼,看起来是断开的,但相互之间气韵是相通的。如『徐、分、临、张』四字的不相连笔画。

四 疏密有致

文征明行书中,大部分字的笔画疏密比较均匀,也时而出现一些字的疏密对比较为强烈的字。如『物、度』二字疏密较为均匀,『在、视』二字上密而下略疏。

五 向背成势

向背,即相向和相背。相向,就是字的左边部分向右,右边部分向左,如『访、水、竹』三字。相背,就是左边向左,右边向右,如『推』字。不管是相向还是相背,字的内部都应顾盼成势。

六 揖让避就

为了使字的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有时将字的某一部位揖让避开,留出位置让另一部位舒展。或让字的笔画伸缩得当,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整体。如『虚、襜、樽』三字的左边部位向上移,让右边部位向左伸展。『灵』字的上中下三部分,或长或短,相互伸缩,默契配合。

七 欹侧互倚

文征明很注意字的欹侧变化,在他的行书中尤其以左欹右侧的字居多,但欹侧倾斜度不大。如『陈、仙、柱、秋』四字。

八 长短不一

在一幅行书作品中,字的长短时而变化不一。如文征明书《滕王阁序》中『上』字的笔画少却写得长,『出』字的笔画较多,却写得短些,『流、孤』二字笔画相当,但『流』字长,『孤』字短。

九 大小相杂

在一幅行书作品中,字是时大时小,互相交替出现的。如《滕王阁序》中两个『之』字,一大一小,『引』字小,『序』字大。

十 行而兼草

一般来说,行书作品中是纯行书与楷、行草、草书并存的。文征明行书中,主要表现是行书中偶然出现几处草书写法。如『长、主』二字是行书写法,『惊、阳』二字是草书写法。

十一 避免雷同

在文征明行书中,这一特点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画异态:即相同的笔画写法不同。如『三、谁』二字的横画的变化。

2同旁异构:即相同的偏旁写法不同。如『、驻』二字的『马』旁的写法不一样。

3同形异化:即同一个字中的相同部位的写法不同。如『昌』字的『日』和『曰』的写法不同。

4同字异变:即相同的字写法不同。如三个『州』字的写法不相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