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跑路” 中消协发出重要提醒
中国消费者协会10月28日发布投诉分析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19909件,解决167785件,投诉解决率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514万元。
据了解,针对校外教育培训投诉集中的情况,中消协也发布了专题报告。中消协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正常上班、上课受到影响,很多消费者利用居家隔离的时间,选择通过线上课程来提升自我职业能力。家长们担心孩子在家里耽误学习,为孩子报了很多线上课程,如语言培训、早教、艺术课程等。伴随消费量的增长,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消费纠纷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包括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办学资质和报名条件、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合同暗藏不公平格式条款、预付式付款方式风险大等。
其中,韦博英语、巨石达阵、优胜教育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陆续出现因经营不善而停业关门情况,涉及消费者众多,财产损失巨大,类似情况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校外教育培训消费纠纷解决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采取预收费经营模式,一些无良商家打着“充值享优惠”的旗号,通过大额折扣诱惑消费者预交大量费用,因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体系,消费者的预付费可能被商家挪用,后期商家跑路或经营不善,消费者维权困难。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收集预付费变得极其便捷,也为卷款跑路行为开辟了通途,甚至被不法分子实施集资诈骗行为所利用。部分地区的行政机关、法院也积压了大量相关案件,消费者权益亟待有效维护。
中消协高度关注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从2005年起,多次发布相关消费预警,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数次向有关方面反映,呼吁加强立法规制。2019年,中消协发布预付式消费舆情报告,并向有关方面呈送典型案例,希望推进相关问题解决。中消协建议,将预付费式消费列入立法计划,防范后续风险。预付式消费纠纷久治不绝,核心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建议针对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的情况,尽快将预付式消费立法列入计划,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加强预收费经营行为治理,做好源头治理,防止后续无休止的消费纠纷。
校外教育培训消费纠纷解决难,该如何防范?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要强化风险意识,慎签合同慎高投入——
一要注意查看相关机构是否具有教学、培训等资质。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机构经营信息,通过营业场所租赁情况等了解机构运行状况。
二要细看合同,谨慎签约。
接受服务前,要仔细查看合同内容,特别是违约条款等。
要善用询问权利,保障知情消费。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消费者应注意查询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报考要求,不要心存侥幸心理,不要相信考前密题、包过等夸大宣传、虚假承诺。
三要保持理性消费。
对于费用高、周期长的教育培训项目,一定要审慎签约,尽量不要一次性高额缴费。
四要保存相关证据。
包括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对于机构人员口头答复,要落实到合同协议中,不要轻信口头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