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用户拿什么跳出消费陷阱丨光明时评

谁能想到那些奢华酒店、网红民宿纷纷抛出的堪称“白菜价”的预售产品,就是一个坑?而大批消费者自“先囤了再说”起,便已入坑。

王石川丨媒体评论员

受疫情冲击,不少酒店纷纷开启低价“预售”模式,吸引消费者,以求回笼资金,但如今后遗症来了。据报道,一些消费者称,“酒店预售就是个坑!我一直预约不到房,酒店建议我改变行程,可它在其他售卖平台却显示有房……”“我4月订的酒店预售房间,这个月底就到期了,可酒店全部满房,要退款还要扣10%的手续费,这合理吗?”

又一个“馅饼”变“陷阱”的案例!当初,谁能想到那些奢华酒店、网红民宿纷纷抛出的堪称“白菜价”的预售产品,就是一个坑?而大批消费者自“先囤了再说”起,便已入坑。回过头看当初的“你囤旅游套餐了吗”,显得多么可悲。

不能认为消费者买预售产品就是“贪图便宜”,他们掏出真金白银预定相关产品,完全是合法合规的,更是合情合理的。他们在满足自身旅游需求的同时,还直接支持文旅业渡过难关,更是值得点赞。对于有关酒店来说,不可辜负这些消费者的善意。但令人尴尬的是,他们耍起了“花招”。

如果说消费者扎堆兑换导致酒店周末满房属实,倒还罢了。然而,酒店一方面口口声声地称酒店周末满房,另一方面在其他OTA平台上却显示消费者购买的同款房间均有房,这就不厚道了。说轻点是缺乏诚信,欺骗消费者;说重点就是违法,明目张胆地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应该承认,酒店有权推出预售模式,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出于“回血”和生存需要,以较低价的预售产品招徕顾客,实属正常。但是,一旦消费者购买了预售产品,就与酒店形成了事实上的契约关系,酒店有义务履行合约。当然,酒店往往辩称,因周末房满,建议消费者非周末使用,但是,这一建议的前提是诚实经营,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明明周末有房却谎称无房,逼迫消费者退款或调整计划,也属于违反了合约。

据报道,从消费者的投诉内容看——“预售券未使用不退款”“预售酒店以满房名义加价”“双十一买的酒店,一开放预约就全满房”“酒店不接受预售订单”等问题的存在,无不指向酒店或平台出尔反尔,缺乏最基本的诚信。由此让人怀疑,此前所谓的预售是不是蓄谋已久的陷阱?正如此前媒体揭露的螃蟹券套路,消费者买了螃蟹券后,却发现提货难,特别是节前根本提不到货,甚至一两个月内都已“约满”。而等到节后好不容易提到货了,却发现“螃蟹瘦,绳子沾水凑斤两”等问题。

有律师认为,对于预售期限,酒店如果一味要求限期消费、不退不赔,这并不符合市场的公平交易原则,涉嫌霸王条款。同样涉嫌设置霸王条款的还有相关平台,用户退款,凭什么收取10%的手续费?用户退款不是自身原因,而是迫于无奈,咎在酒店。

当前,各种预售模式层出不穷,受到坑害的消费者不计其数。为免入坑,消费者应擦亮眼睛,而监管部门更应主动出击,依法监管这种新兴的营销套路,对违法违规的企业严惩不贷。事实上,一些商家和平台是故意钻空子,或者蓄意设置陷阱,为了畸形利益而不惜踩踏法律,对此不能姑息纵容。

有监管人员建议,当发生消费争议时,消费者可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到当地消委组织或相关部门投诉、拨打12315投诉等方式维护权益。维权是一门学问,费心费力,单个消费者往往无法与商家和平台平等博弈,这就需要监管部门以个案监督入手,全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从根本上维护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诚信企业利益,让商家和平台不敢乱来,让用户放心消费。

(文章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