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祛除湿气的保健方法
每天五分钟,湿气去无踪
关于湿气的危害,有一个被众多医生认可的最直接的评价,那就是:“湿是万病之源”。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病都是因为湿气导致的,但是这句话充分说明两点:
一、如果身体湿气太重,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相关博文:关于湿气的验方 》
二、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或者种种不舒服,只要夹了湿,就很不容易治好。所以,祛湿很重要!
推荐博文: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
要想祛湿,就得知道湿怎么来的,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湿的生成对不对?简单来说,湿又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主要是因为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湿气从外界侵袭我们的身体。外湿容易造成湿疹、风湿、全身痛、头发油腻、满面油光、愛长痘痘等症状。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blog.sina.com.cn/wneldbk100
内湿主要是因为脾虚导致体内水液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堆积在体内就变成有害的水湿,这就是我们最常说的体内有湿气。内湿容易造成虚胖、肚子胀、大便黏而不成形、身体沉重尤其是腿感觉酸胀、犯困没精神。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如果体内湿气重,吃什么好东西或者补品都很难吸收,甚至是生病了吃药都起不到作用。
《相关博文:关于脚气的保健方法 》
那我们应该怎么祛湿呢?很多人一知道自己湿气重,首先会想要去吃一些利湿渗水的东西,比如薏仁、赤小豆等等被吹的神之又神的祛湿必备品。但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天天喝着红豆薏仁水,舌苔还是那么厚腻,还是胀肚、疲倦、头发和脸超愛出油、大便不爽等等各种不舒服,湿好像并没有减轻,或者总是反反复复,甚至还越来越重了!这是因为,不论内湿还是外湿,只要身体湿气重,首先要想到脾出了问题。
只可惜很多人都是健康小白,并不知道祛湿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健脾,绝不是简单吃点渗水除湿的东西就可以了。因为“脾虚生湿”。脾虚不解决,湿气不可能被彻底祛除,甚至丝毫减轻不了。所以有句老话叫做:“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就很形象的说出来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而且湿气还千变万化。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blog.sina.com.cn/wneldbk97
湿在寒性体质的人身体里成了寒湿,在热性体质的人身体里成了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说回来,湿邪之所以很难治,归根结底是因为祛湿的同时没有健脾。中医认为,脾健,湿自化。所以祛湿重在健脾。前面已经讲过了,要彻底去除湿气,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采用吃药的方法,长时间难以坚持不说,“是药三分毒”这个问题也必须要考虑。
其实,我们人身上就有很多神奇的小开关,可以达到祛湿健脾的功效。
1、丰隆穴: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功效: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主要穴位,并有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取穴: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2、中脘穴: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功效:针对脾胃虚弱造成的胃肠运化失调。
取穴: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方法:用指端或掌根顺时针揉按2-5分钟。
3、足三里:调理脾胃,扶正祛邪
功效: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体的大穴,有很好的调节机体免疫力、健脾益胃的作用。
取穴: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该穴5-8分钟,至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4、曲池穴:清热利湿,调气血
功效:曲池穴是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按揉此穴可以清利湿热,对湿热效果很好。
取穴:曲池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方法:用大拇指指腹点揉该穴2-5分钟,也可四指并拢拍打该穴至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5、阴陵泉穴:健脾祛湿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
取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
方法: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胀为适度。
除了每天花五分钟按摩这些穴位,以达到健脾祛湿的作用外,多吃主食、少吃肉也很重要。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如白扁豆、赤豆、薏仁、黑豆、山药、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摘自养生奇葩的新浪博客
女孩必看:三阴交到阴陵泉,湿毒寒毒全不见!
大家都知道,体内有湿气,久积成疾,特别是对于女性体内湿气淤积更为常见,伤害也更大。要祛除湿气,首先要判断体内是不是有湿气,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的很困,觉的头上有种东西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的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的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
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另外大便长期不成形,粘马桶不易冲掉。
最后一个很重要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应该怎么办?驱寒祛湿,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
驱寒灸法:选取神阙、命门、足三里、涌泉,采用温和悬灸,每个穴位15到20分钟。
祛湿灸法:选取关元、中脘、丰隆、承山、解溪、足三里,采用温和悬灸,每个穴位15到20分钟。
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在背部配合梅花针刺血拔罐,这样效果会出来的更快,更明显。
“湿毒”多的人,必须得学会这一招
如何“排湿毒”呢,求人不如求己,可以自我排湿毒。下面这招就是自我排湿毒的方法也不需要艾灸、针刺对于我们行业的女孩子特别有效。
方法是:从三阴交穴开始向阴陵泉穴推。三阴交穴是三条阴经的交叉点,可以调动肝、脾、肾这三条经络的气血以通畅脾经。
然后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的推。推的过程中,要去找最痛的点,这个点就是淤堵的部位。把它推到不疼了,这“脾经管道”就打通了。
脾经一通,多余的水湿就会顺畅的排出去了。脾经是通过膀胱来排湿的,所以坚持推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排湿的表现。——摘自君和御方的搜狐空间
承山穴是人体最好的祛湿穴位
中医讲“万病根源在于淤”,又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其实人身体上的疼痛,大多数都是由于气血瘀滞受阴造成的,一旦气血运行通畅了,很多疾病也可以顺利的解决了。而一旦体内有湿,则说明水液代谢出现了问题,湿气停滞体内影响气血的畅通,最终就会导致血瘀,所以要想身体健康精神好,祛湿排毒是关键。而承山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佳穴位,其功效等同于薏米红豆粥。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中认为,膀胱经的作用是主人一身之阳气,而承山穴则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是人体当中阳气最为旺盛的经脉枢纽,通过刺激承山穴,可以振奋膀胱经的阳气,促使人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如果人的体内存在大量的湿气,只要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的感觉,而按摩刺激承山穴一段时间后,你的身体就会微微发热,这就表示膀胱经上的阳气正在起作用,身体上的湿邪之气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被排出体外。
承山穴还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小腿抽筋。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触,在伸腿或者游泳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腿抽筋的现象,这个时候赶紧蹲下来,按摩几分钟承山就能缓解抽筋现象,也可以在运动前按揉此穴。承山穴除了能治疗小腿抽筋以外,还能对腰部起到防护作用。
简便取穴法: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就是承山穴,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
标准定位:位于小腿背面正中线上,委中与昆仑穴之间,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摘自养生奇葩的新浪博客
阴陵泉穴:健脾祛湿第一穴
俗话说,湿气缠身,百病生。现在的人,十之八九都有湿气,而且炎炎夏日,人们为了避暑,大部分人又不注意饮食,怎么凉爽怎么来,冷饮、空调,几乎离不开,这些不好的习惯,更容易在体内集聚湿气。
湿重的人,总感觉晕乎乎的,提不起劲,食欲不振,肠胃弱,消化不好,大便不成形,手脚冰凉,舌苔白厚腻,虚胖,女性白带多还伴有瘙痒,有眼袋等等现象,都说明身体有湿气了。
湿热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脸上会长痘痘,而这些大多是体内湿热过重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而且湿热重的人还会出现肥胖、手脚冰凉、厌食、水肿等各种问题。
其实我们人体,有自带的祛湿穴——阴陵泉,平常空闲的时候可以多按按。
取穴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取穴时,手贴着内侧胫骨向膝盖方向滑动,到了膝盖内侧就被骨头卡住了,此穴就在卡住这个点的凹陷处。
阴陵泉名字的由来与它所在的位置有关:膝之内侧为阴,胫骨内侧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似泉,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合穴,五行属水,所以叫阴陵泉。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其性属水。那什么是合穴呢?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即是用水的源流来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進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阴陵泉为脾经的合穴,脾胃均属土,互为表里,阴陵泉其性属水,所以,它为“土中水”。我们知道中医认为肾是主水的,所以,刺激阴陵泉有助于调水道,并且是从疏理脾胃的功能上来调理水道的,这就是阴陵泉祛湿的原理。
《百症赋》上说:“阴陵、水份,去水肿之脐盈。”很多人一压这个部位就很痛,说明一个脾湿,再一个有男科或者妇科的毛病。
中医讲,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那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祛湿,关键是要健脾,而健脾,却少不了阴陵泉穴。
我们每天用大拇指揉按阴陵泉穴。一般刚开始按的时候会很痛,不要担心,每天坚持按3分钟,时间久了,痛感会慢慢消失。——摘自养生奇葩的新浪博客
一个穴位,助你快速祛湿!
夏天的时候,热浪夹带着湿邪,悄悄潜伏在脾胃虚弱的人体内。脾胃虚弱的人、湿气重的人,会被折磨的四肢乏力,脸上出油,身体沉重,最重要的是看上去肥了一圈。专家表示,夏天经常按摩一个穴位,适时喝一碗祛湿汤,能够打开祛除湿气的开关,帮助我们祛除湿邪,健康常驻!
一个穴位打开祛除湿气的开关
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人点按承山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时间后,便会觉的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着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游泳的时候,人的小腿肚子会抽筋,这是因为人在水里感受了寒湿之邪,这时,也只要赶紧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取穴: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这个位置,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
按摩方法:
1、点按法: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酸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轻柔,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每天可点按1-2次,每次10-20分钟,点按时由轻到重,力量均匀。
2、承重法:随意站立,双手在胸前环抱,脚跟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脚掌前三分之二处,这样一来,受力部位正好是位于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按压承山穴最好的时间是下午的3点至5点,那时候我们身体的膀胱经气血最为旺盛,可以让身体为我们祛湿助攻。另外,一些中老年朋友容易出现小腿抽筋,尤其是在夜晚睡觉的时候,这时只要按揉承山穴,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俗话说,“十人九湿”,万病皆始于湿。夏天多雨闷热,湿邪入侵,祛湿非常重要。平时可以经常按摩承山穴,对于夏天祛湿保健很有帮助!——摘自养生奇葩的新浪博客
为什么你一直湿气重,让老中医来告诉你
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湿是从何而来的。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广东多湿,那里的人不喝凉茶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的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的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小心愛睡觉的孩子是“湿重”
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很乖,而且特愛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加上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经常给孩子生冷的食物吃,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的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承山穴是去湿大穴
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健脾去湿的方法
1、艾灸:中医在治疗脾虚湿重时多采用艾灸,因为艾灸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驱寒除湿的效果非常好。
艾灸取穴: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承山穴、解溪。——摘自养生奇葩的新浪博客
湿气,这样一推就没了!
湿毒,并不是夏天才会有的,一年四季都会沾上,尤其是经常一坐就一天的上班族更容易滋生湿毒,因此,久坐的人,必须要学会“排湿毒”,如何“排湿毒”呢,求人不如求己,学会下面的一个小方法,自己在家就可排湿毒。方法很简单,只要经常推一推三阴交及阴陵泉,湿毒就跑光光。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是:从三阴交穴开始向阴陵泉穴推。三阴交穴是三条阴经的交叉点,可以调动肝、脾、肾这三条经络的气血以通畅脾经。
然后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的推。推的过程中,要去找最痛的点,这个点就是淤堵的部位。把它推到不疼了,这“脾经管道”就打通了。脾经一通,多余的水湿就会顺畅的排出去了。
脾经是通过膀胱来排湿的,所以坚持推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排湿的表现。
大部份患者开始推这段会很疼,怕疼可以到专业的养生馆做调理。——摘自 道医课堂daoyixue的微信公众号
排湿毒,关键在背部!
病由寒湿起,寒气、湿气是产生疾病的根由,同时也是治病的关键。把体内的寒湿排干净,让五脏六腑的阳气生发出来,各种困扰你的健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该怎么排寒湿呢?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阳气要生发出来,关键部位在后背,为什么呢?因为:
1、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
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是人体五脏六腑最直接的反应区,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
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
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
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
背部健康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由此可见,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无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是精力旺盛的青壮年,亦或是颐养天年的老人,关注背部及正确保养背部,就等于为健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养护后背,就是在养我们的五脏六腑,就是在调我们的心、肝、脾、肺,肾。
2、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脊柱两旁有人体的膀胱经,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背部膀胱经上均有腧穴,这些腧穴是运行气血、联络五脏六腑的通路,因此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振奋五脏六腑的阳气的作用。
其实调理背后也是一种极好的排毒方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背部有膀胱经,在中医的眼里,膀胱经就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3、后背有条督脉,为阳脉之海
后背有条督脉,为阳脉之海,也是全身阳气集聚和运行的通道!
如果督脉瘀阻,春天的阳气生发不好,颈椎、胸椎和腰椎都会跟着出现问题,这样一来全身都会受到牵连,引发脑供血不足、中风、脑退化、肩周炎、血糖不稳等几十种病症。
由此可见,人体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对内脏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可调和阴阳,延年益寿。因而养护后背,就是在养我们的五脏六腑,调的是我们的心、肝、脾、肺、肾。
做背不但可以祛除身体的寒湿,毒素,还可以缓解颈肩腰腿痛的症状,会让沉重的身体感觉轻松异常,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对肝火过盛有很大缓解。
那么平时生活中,如何来养背呢?
其实很简单,自己在家做几个动作就养好了,方法如下:
动作一:摇篮式滚背
在地上铺一条毯子,地面不要太硬,坐好以后双腿弯曲,双手扶住膝盖,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间,也就是我们的臀部下面,把左脚右脚抬起来,大腿一定要靠近小腹,保持这个动作前后的摇摆。
这种背部的滚动,每天早晨滚一滚,反复滚上三到五分钟,每次滚完以后会感觉到背部热热,这表明气血疏通了,滚到背部发热的时候阳气自然而然生发。这是春季必修功课,一定要坚持。
动作二:刺激打通膀胱经
膝窝的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重要大穴!中医有句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经常按揉或者拍打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经气血的运行,更好的排毒。
很多中老年朋友,膝窝经常是向外鼓起的,而且会有杂乱的青筋,这是腰背气血不通的信号,需要经常拍打后膝窝。
动作三:打通后背枢纽
找一个门框,双手扶住门框两边,头直立,两眼平视;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站弓箭步,后腿尽量伸直;用力伸展双臂,直至有紧绷感,以此姿势站立3分钟,然后再换一条腿站弓步3分钟。
这个拉筋动作对打通后背经络效果非常好!
动作四:打通大椎穴
双手搓颈部大椎穴至发热。
颈椎是督脉和膀胱经的上部枢纽,通畅这里可以让阳气生发,还可以预防跟颈椎瘀阻造成的系列症状!
动作五:打通后背中部枢纽
每天随时随地的双手搓到后腰发热。这里是命门穴、肾俞穴的所在,是督脉、膀胱经中部的枢纽。督脉和膀胱经仅仅只是个通道,本身并无能量!需要肾气的推动才能完成阳气生发和排毒的功能。
因此刺激命门穴、肾俞穴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也是打通后背经络最重要的穴位!
所以,中医认为养背等于养命,有空定期养一下背部,会得到以下好处:
1、放松神经、促進血液循环,增强脑部供养、缓解肩颈酸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偏头痛。
2、改善失眠多梦、精神衰弱的症状,强化心灵,让活力充沛。
3、改善紧张、滞闷的精神状态,提神醒脑。
4、提高免疫力,改善亚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
5、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皮肤干燥、无光泽、长斑等皮肤不良现象。
6、预防肩周炎、颈椎病......——摘自杨晓光健康管理的新浪博客
按摩脾经除湿气——也来说说我的湿气
我原来身体的湿气很重是寒湿体质。湿气的表现是“
1、早上起来舌苔有白腻,而且舌头表面湿漉漉的;
2、大便粘马桶,好几张手纸才能擦净
3、舌头肥厚,舌尖成钝角,有齿痕,还很容易自己咬了腮帮子
4、耳屎很多
为解决湿气我尝试了喝山药薏米粥,有效果但是要一直坚持喝很难。也试着喝了武国忠的方子,我觉的有效但是不彻底。后来反复的看了中里老师的书,我决定还是每天上午的9-11时,按摩小腿上的脾经,和脚上的大都穴,公孙穴。我使用一个25mm的粉水晶球,在小腿上沿着脾经滚100下。这样下来一个多月效果明显,现在快三个月了,上述现象都没有了。当然我还练着传统中医论坛的何老师的站桩和十指功。
现在早上一张手纸就够,最多两张,大便也干了,成型。舌头已经不那么白腻,舌尖成了锐角,极个别的时候会咬腮帮子,耳屎几个月不用掏。为了解决脾胃虚寒每天早上喝姜茶,做十指功。效果非常好。以前三伏天都要盖薄被,今年到现在就一个毛巾被。(我们这里夜间已经十三度了)——摘自君兰的新浪博客
拍打膝窝委中穴排毒去湿
委中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取穴方法
委中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头痛、小便不利、腰背痛、遗尿、提高性欲、丰胸美乳等作用;
委中穴的位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详见本文图解委中穴的准确位置 图及穴位疗法。
1、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2、穴位图
3、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4、取穴方法:俯卧或站立位。在腘窝横纹上,左右两条大筋(肱二头肌腱、半腱肌腱)的中间(相当于腘窝横纹中点处),按压有动脉搏动感处即为此穴。
5、功效:舒筋通络、凉血解毒、散瘀活血、清热解毒。
委中穴具体位置:位于人体膝盖的后面大腿关节和小腿关节的相交处,经常按摩委中穴的作用就是能治疗腹痛、小便不利、中暑等常见疾病。
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委中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疗法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摘自熠诚的360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