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内容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时1教学目标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2、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3、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4、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5、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方法合作实验探究教具准备马铃薯(演示分组用),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酒精灯、夹子、铁片、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一、马铃薯的沉浮: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出示马铃薯和水。把马铃薯放人水中会怎样?回答在验证。2、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3、出示问题: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1、组织学生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2、用什么方法比较?结合回答确定方法。3、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讲解演示,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铁片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4、分发实验材料组织实验并巡视。5、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2、学生观察回答:浮3、小组分析然后进行解释交流。(受到浮力不同)1、观察回答不同。2、讨论回答。3、学生观察,领会方法。4、领取材料分组实验。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铁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5、根据现象回答交流两种液体的不同特点。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2、教师提问: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出示记录水的量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提示: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5、组织阅读书中资料(教材18页)。1、回答产生兴趣,激起欲望。2、学生分组进行调制盐水,把马铃薯放入盐水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并认真做好记录。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3、学生可以课后时间去完成。4、学生回答。5、理解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板书: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液滴加热调制液体观察—发现—推测—验证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