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很多但是非常零散,想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怎么办?

看书很多但是非常零散,想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怎么办?

我平时工作之余也有意识地经常看书,给自己充电,但是读的东西总感觉很零散,看着别人读啥也就跟着读一下,总感觉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请问我该怎么办呢?我该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平时工作之余也有意识地经常看书,给自己充电,但是读的东西总感觉很零散,看着别人读啥也就跟着读一下,总感觉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请问我该怎么办呢?我该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1. 1、许多人对“知识体系”的设想是,知识像商品一样分门别类地摆放在货架上,我们的大脑宛如一家超市,不同的知识分属不同的类别,摆得井井有条,按需提取。这看上去确是挺像一个“体系”。然而,人脑中的知识却有一种与其他东西都不同的禀性,那便是“易连接性”。由知识A联想到知识B,再联想到C、D、E、F……由此而及彼,举一而反三,是我们的本能。

  2. 2、首先你得明确一点,增加所获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远比追求搭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知识就像在胶水里打过滚的纸团,轻盈且浑身充满黏性。知识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内涵,也取决于它跟其他何种知识存在关联。如果一个人头脑中具有足够多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有可能建立数量更巨的连接——很多时候这些连接在潜意识中即可完成;而相反,如果一个人脑袋空空,所知甚少,那么就不可能建立多少连接,知识体系更是无从谈起。

  3. 3、从权威的入门教材开始,先掌握一个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是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由于知识之间必相连接,当我们学习一种知识时必然会牵扯出紧密相关的其他知识,这其中最要紧的便称为“先导知识”,也就是作为此种知识之根基的知识。假设现在我要学习有关“火星探测器”的知识,那我至少要知道什么是火星吧,最基本的知识点包括:火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远的行星;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在五千多万公里到四亿公里的范围;火星的表面基本上是沙漠,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等等。了解这些先导知识,我们才可能对于“需要什么样的机器进行火星探测”有一个基本概念。如若不然,我只是知道火星探测器有“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这些名称,就跟报菜名一样背出来,有意义吗?不仅知道某种知识,而且知道这种知识的根源和背景,才是知识体系的价值所在。

  4. 4、打好了知识的地基之后,需要以问题来牵引,把知识穿针引线地串联起来。一块领域的地基型知识就是那么些,而接着往上走便会迅速发散开来,变得极为丰富和多元。没有人有精力涉足哪怕一个领域中的全部知识,这就需要让问题来牵引。问题就像一根金线,把七零八落的知识珍珠颗颗串起。

  5. 5、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呢?很简单,好问题约等于“真问题”。真问题,或是来自于你工作中屡屡遭遇的现实挑战,或是来自于深度阅读之中的一次主动发问,或是为改良社会、帮助他人计而寻求某种解决方案。

  6. 6、个人知识体系或者说知识之网的建立,要走先深后广的路线。先深,就是说你得找到一个领域,一个猛子扎进去,越深越好,因为可学的知识实在太多太广,你必须先足够地聚焦,才有成为高手的可能。而当你能独挡一面之时,就需要往其他领域扩展,把重点放在拓展知识的广度上,但是要注意,这种广度的增加仍旧需要与你的主业相联系,而不是天马行空地去涉猎。

  7. 7、近百年前一位文理兼通、自学成才的大师王云五,说过一句很好的话:“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起众峰环”。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所拥有的知识,就像山脉一样,我们知道很少有山是孤零零的就一个山峰,而是连绵的山峰,而这之中总有一个最高峰,这个最高峰就是一个人最擅长的某种学问或者技能,而在最高峰的周围呢还有几个略矮的山峰,加以环绕,它们就是一个人作为辅助的学问或技能,两厢搭配,形成群山式,才是理想境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