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后备母猪不发情,这样分析原因并解决
建议:
后备母猪60kg以后添加生殖营养仔多多1kg/t,注意限饲过程中不可减少生殖营养的摄入量。
管 理 性 因 素
霉菌毒素超标
饲喂霉变饲料是猪场大忌,轻则影响猪只的食欲和生长发育,重则引起免疫抑制和生殖机能紊乱(如卵巢发育不良、激素分娩紊乱等),导致后备母猪超期不发情或异常发情。
建议:
①做好饲料或原料的质量把控,以及贮存环节的防潮工作;
②定期清理喂料系统,如料槽、下料管道等;
③饲料中添加优质脱霉剂,如酶毒清0.5kg/t。
饲养密度太大
生产实践表明,高密度(<1㎡/头)大群(>10头/栏)饲养后备母猪可以引起个体间采食不均、频繁打斗和运动受限,严重影响其生殖机能的发育和性成熟。尤其是很多新建猪场使用定位栏饲养后备母猪,改变了其自然生活习性,造成了心理压力和明显不安,影响内分泌机能的正常运转而造成后备母猪不发情。
建议:
①后备母猪宜大栏饲养,1.5-2㎡/头,5-8头/栏;
②待配母猪配前2周再转至定位栏进行优饲管理;
③每周至少2次运动,1小时/次。
公猪刺激不够
据调查,出现超期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大部分猪场没有公猪,导致公猪刺激很难实现,而长期缺乏正常必要的性刺激自然就让后备母猪“寡情无欲”而不发情了。
建议:
①有条件的猪场尽量配置诱情公猪或者替代品;
②选择性欲强、体况适中和12月龄以上健康公猪作为诱情公猪;
③后备母猪5.5月龄开始诱情,2次/天,公猪进栏与母猪直接接触(15分钟/栏);
④多头公猪轮换使用防止“审美疲劳”,公猪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头。
舍内环境控制不合理
当舍内温度过高(>33℃,尤其是闷热高温)或过低(<8℃,特别是阴冷潮湿)、通风不良(氨气等有害气体超标)、采光不良(每日光照时间<16小时)时,后备母猪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
建议:
①温度控制在18-22℃较好,减少冲栏,多以“铲、扫”的方式清理卫生;
②每天定时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或安装通风设备(排风扇);
③舍内安装灯管或灯带,保证每天16小时光照时间(强度为200-250Lux)。
长期滥用药物
磺胺类药物(长期刺激可致卵巢萎缩)、呋喃类药物和黄体酮及类似物、复合物等都可以直接抑制母猪发情。同时,雌激素及类似物、复合物可诱导发情周期中的非妊娠母猪发生持久黄体或黄体性卵巢囊肿从而导致其不发情。
建议:
①后备母猪保健要合理,不可长期滥用抗生素;
②猪场需要谨慎使用激素类相关药物;
③使用催情药物时,不可随意更改使用方案。
人为误判
由于猪场工作人员对于发情鉴定技术掌握不到位,加上缺乏责任心(如观察、记录不详细),再遇上发情状态不明显的后备母猪,就很容易出现误判。如果多次没有鉴定到发情而不能适时参与配种,则后备母猪就会依惯性形成持久黄体从而真的不再发情了。
建议:
①发情鉴定人员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②平时没有公猪诱情时,也要观察后备母猪的发情状态(如阴户红肿、黏液和静立情况等);
③针对发情不明显的后备母猪,要加强关注并采取措施。
疾 病 性 因 素
包括先天性缺陷(小外阴、阴阳猪等)、卵巢囊肿(如黄体性囊肿)、持久黄体及相关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消化疾病、呼吸疾病和寄生虫病等)以及能够引起后备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如蓝耳病、圆环等)。
建议:
①加强引种关把控,不合格的后备母猪不留种;
②针对有卵巢囊肿或持久黄体类疾病的后备母猪需要及时治疗和处理;
③后备母猪(稳定状态下)回场后第3周开始进行隔离驯化(药物保健、疫苗免疫和驱虫),实现疾病的净化或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