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的直话,不妨转个弯后再说
某人长期借钱不还,只要是他认识的人,他都借了钱。他口才特别好,脸皮也修炼到了一定的厚度。一日他又找朋友甲借钱,他一进门就说:“老朋友,别看报了,我有急事找你,只有你能帮我……”
甲一听他开口又是来借钱的,心里就有火,上一次借的钱还没还现在又来借了。他心里立即涌出了几句十分直白的话:“你上次借的钱都还没还呐,还有脸再来开口呀!”“我不能再借钱给你这样的人,你得赶快还上次的钱。”“抱歉,我手中没钱。”“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了哦!”
甲转而一想,朋友相处多年,他人并不坏,只是有此毛病,理应劝他改改就成,于是,他没有将心中的话直讲出来,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我们是老朋友了(其实还不算老,尊重他),借钱没问题,你先坐下喝杯茶,听我说几句。你看今天的报纸又在报道中国的水资源还能用五十年左右,资源都快枯绝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借钱者只想借钱,他略一思考后说:“不知道,你学问多就告诉我吧!”
甲叹息道:“资源再多也有穷尽的时候呀,关键是要懂得及时维护,若不维护,只知道任意开采,总会枯绝的呀!”
借钱者并非非要借到这笔钱不可,他是明白人,一听就能听出朋友是在委婉地劝他。他立即醒悟,带着歉意走了。
他似乎从这次谈话中悟到了点什么——朋友也是资源,也得维护。
由此看来,直话和转了个弯的话,会产生多大的不同效果。
所谓直话,多半都是直指他人缺点的话,都是被伤害者实在忍无可忍的情況下讲出来的话,都是点击说话者身上“要穴”的话。
从客观上讲,这种话的确是应该讲的话。如果你真正关心对方,真正想继续交往下去,那就有义务提醒对方身上存在的某些明显的缺点。因为缺点只能首先被他人发现,而自己一般是感觉不到的。
不过,你真正将直话讲出去了,那多半只能得到一个结局——对方不仅不感谢你,而且还会在心里怨恨你。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人都只听得见赞美和吹捧的话,而不想听负面的和真实的话。要知道,听得进忠言和逆耳之言的人,是需要修炼的,是要有境界的,而这种人并不多。
所以,直话并不那么好讲,一出口多半会伤人,会得罪人。那么,不得不说的话,应该怎么说才有效果呢?
应该转个弯后再说。
所谓转了弯的话,就是将生硬如石头的话加温、加工,使之变成柔软的话、温暖的话。这样的话才是“话中正品”,而直话,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只是话中的“次品”而已。因此,我们在讲的时候,要多出正品,少出次品。
直话的目的也是要别人听进去后有所改变,其最终追求的依然是效果。而直话却是否定人性的,是不承认人是幼稚的人、有缺点的人、听不得逆耳之言的人。因此,话并不是随便都能说的,特别是直话。
直话,一则伤害对方的尊严和面子;二则否定了人家的智慧;三则否定了人家的品德。正因为如此,许多直话不仅没有收到预料的效果,而且还会恶化人际关系。
而转了弯的话,则正好照顾到了直话的三大缺点,找到了对方能接受的切入点,因此,对方会舒服的听到耳里去,顺利地流到心里去,从而起到真正说话的目的。
所以,你如果要对他人讲直话,最好先考虑一下,等你能用转了个弯的话说时再说,不然,时机不成熟,结果也许会拾得其反,还不如不说。
在人际交往中,别人提出的要求,总有些是我们所不应、不能或不愿答应的。但拒绝总是令人遗憾的,要把这种遗憾降到最低程度,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与感情,又达到拒绝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说“不”的技巧,把拒绝的话讲得委婉灵活一些。
当你遇到敏感的问题或难以满足的要求而又不便直接拒绝时,不妨以某种话语暗示自己的拒绝之意。
中唐时期,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搞藩镇割据,与朝廷分庭抗礼。他欲拉拢著名诗人张籍为他的不轨行为效劳,张籍巧妙地向李师道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美丽而忠贞的已婚女子,遇到了一个痴情的求爱者,执著地苦苦追求她。她对求爱者吟了一首诗:“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听了这首诗,那痴情男子知趣而退,不再纠缠了。
故事讲完了,李师道也懂得了张籍的意思,不再强人所难了。面对李师道的“浓情美意”,诗人以一个忠贞女子拒绝“第三者插足”的故事,暗示了自己一心一意效忠朝廷的态度,语意委婉而坚决。这是我国古代委婉拒绝的一个典型例子。
据说,某个企业家飞赴香港创办××实业公司时,受到各方重视,一下飞机就有记者采访。一位女记者问他:“你带了多少钱来?”企业家随口便答:“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含蓄回避,而又幽默俏皮,比用“支支吾吾”“哼哼哈哈”来掩饰,或“恕我直言,无可奉告”来拒绝,效果明显要强上百倍。
许多时候,针对有人性弱点的人,我们千万不能耍直脾气。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人是个直脾气,说错了你别见怪。”乍一听挺真诚,其实仔细推究起来,不免包含了另外一种意思,即给自己说错话或可能说错话开脱。那么既然有开脱之嫌,时间一长,难免会被听者窥破。这样一来,即使你当时确乎真心,也许还是会被对方误解,从而产生芥蒂。
因此,在我们日常谈话中,有时因为环境、气氛、心理等因素,有些内容不便直接说出来,而要用婉转的语言来表达,即俗话说的转着弯说,就可以避免给对方造成不良印象,从而保持谈话的气氛,使谈话友好地进行下去。
转着弯说,即说话者不直说本意,而是用委婉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交谈,说话要想能感动人,就要善于将言辞中的“恶语” 转换成“良言”,“冷言” 转换成“热语”,这样才能沁人心脾,暖人心扉。
感悟:即使你说话不怎么幽默,反应又不快,但是至少你可以做到三思而后语,一切都为了避免伤及形象,以及不小心刺痛男人心。很多人喜欢说话不经大脑去伤人,事后又希望别人理解这是坦率和个性,首先请不要把这个事往口才、说话技巧等话题上扯,没一毛钱关系。改变的重点不是怎样讲话,而是怎么不讲话。如果不记住或者不理解这一点,那么一切努力都是没意义的……文/单眼老表
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妻子下班途中塞车,回到家里早就过了吃饭时间,等不及的家人已经吃过了,老人和孩子到外面散步去了,丈夫正在网上兴致勃勃地冲浪……但是,一个这样常见的生活场景,两个家庭却上演了两出截然不同的活剧——
A家庭
丈夫:你吃饭了没有?
妻子:(吃枪药似的)我不是才回家吗?上哪吃去?吃公饭啊?我可没那个福气。
丈夫:没吃就没吃,发哪门子的火?
妻子:(提高嗓门)人家肚子空空,前胸贴后背,你酒足饭饱在家和‘美眉’聊天,好福气啊!
丈夫:(没好气地)问一下还不行?真是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算我问错了,行不?
妻子:(把坤包重重地扔在沙发上)你说的本来就是废话!(“嘭”丈夫把书房门也关上了)
B家庭
丈夫:你吃过饭没有?
妻子:还没有呢;你们都吃过了?
丈夫:吃过了,女儿和妈出去玩了。(在电脑前兴奋不已)快来看啊,我的牌真好。
妻子:哟,这么好的牌啊,连傻瓜也能打得好。
丈夫:快去吃饭,吃好了换你上来打,我要看新闻去了。
妻子:好嘛,几分钟就好了。(一溜烟地跑进厨房,马上端碗饭凑到丈夫身边)去去去,我来了。
丈夫:哎呀,我打完了这局就走。
妻子:我会帮你打好的,快让开,新闻联播开始了。
A家的妻子恶言恶语,火药味十足,丈夫不生气才怪呢,晚上两人不发生战争就已是万幸;而B家的妻子呢,言语亲呢,心平气和,两人一问一答,夫妻之间的浪漫温馨尽显其中。假如A妻子能向B妻子学习学习,换种说话方式,家里的气氛就绝对不会那么剑拔弩张了。
转着弯说,并非花言巧语,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耍什么花招,也不是语言不清,态度不诚恳,让人弄不明白什么意思。它是一种富于智慧、独具魅力的表达技巧,是为某种需要而采用的办法。
转着弯说,有时比口若悬河更可贵。某些问题在某种场合,转着弯说话,比直来直去让人受用得多。
直爽并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说话直爽,常被人们当作一种优点。但在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种现象,同样是直来直去的人,有的人处处受到欢迎,而有的人却处处得罪人,人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
与人说话,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都要讲究策略。如果不讲究一些策略,说话直来直去,肯定会伤害到朋友、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那些因说话直而得罪人的人,问题就出在方法上。他们只图一时之快,不讲方式方法。比如批评别人,虽然你心地坦白,毫无恶意,但因为没考虑到场合,就会使被批评者下不了台,面子上过不去,一时难以接受。对方的自尊心被伤害,当然会对你有意见。
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很特殊,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可能是“意在言外”。换句话说,就是嘴上说喜欢“直来直去”,内心深处却并不喜欢“直来直去”。当对方回答“不”的时候,未必真的是“不”,很可能只是碍于面子,第一次需要拒绝来拿拿架子、摆摆谱,或是客套地礼貌性回答。而第二次再恳求时,对方可能就同意了。反过来说,当对方说好的时候,也未必就表示同意,或许只是不愿当面给你难堪而已。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清楚了为什么在工作中,为什么对许多事领导说“研究研究”之后便没了下文;为什么爱提意见“直来直去”的人,不仅难以获得上级的肯定,反而会因此而遭到打击报复。
有一个单位,上司在会议上提出了一项改革计划。长篇大论之后,上司照例问问各级主管有没有意见。正当众人都静默无声的时候,却有一个不识相的家伙,立刻站起来,提出他的看法,并针对计划的弊病,说得口沫横飞,最后还提出了另一项改革计划。不用说,等待这位老兄的结果可想而知。
上司既然会在会议中先提出计划,就是摆明了要大家等一下表决时,全部没意见通过。表决当然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否则在计划公布之前,他自会先私下征询部属的意见。如果是公开要各级主管做评估时,千万可别当真,他只是给大家面子而已。换句话说,上司问大家有没有意见,实际上就是要告诉大家——不准有意见。
因此,要想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必须善加分辨,认清对方是真要你开口,抑或只是礼貌性地客套。最好在说话时巧妙地拐个弯儿,千万不要“乱放炮”。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尊,需要面子。直来直去,实际上就是“不给面子”,使对方心中不快,以至造成双方关系破裂,甚至反目成仇。事后想想,真是毫无意义,后悔晚矣!
朱元璋称帝后,要册封百官,可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心里又犯起了愁。因为功臣有数,但亲朋不少。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过不去。军师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难处,又不敢直谏,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惹来麻烦;二来又怕朱元璋受不了,落下罪名。但想到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最后,他想出一个方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束束乱发,每束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画,细品其味,忽然哈哈大笑道:“军师画中有话,乃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原来,刘伯温画的意思是:“官(冠)多法(发)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未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不犯龙颜,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画中有话,柔中有刚,也算是待人处世高明的“说话会拐弯儿”,使听者懂得话外之音,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另外,说话会拐弯,还体现在巧妙劝说上司改正自己所做出的错误决定,让上司从你拐弯的话中,自己悟出应该如何去做。古语道:“伴君如伴虎。”一句不慎的话,都可能使臣民人头落地。因此,聪明的臣子总是直话不直说,说话会拐弯儿,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与其说直来直去的人是豪爽,还不如说他说话做人太简单。直语易伤人,何不绕个弯。同样的表达,同样的目的,绕一个弯儿就能圆满,何必弄得目的达不到还得罪了对方。
你不妨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场合?说话方式是不是触及了别人的隐私?同样是提意见,为什么不同的方式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呢?说话时先为对方着想,不要动辄以教训的口吻指责别人,要注意维护对方的自尊,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直率人。
感悟:话多无益。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话多无益。很多事成也是嘴,败也是嘴。平时一定要把好门,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得偷着笑你……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千万要学会等一等、看一看,静观其变。很多时候不但麻烦化解了,说不准好运也来了。文/单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