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营销中的4种常见病,看看你有没有
全文共1387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从升级消费而言,作为普通消费者或“酱粉”对你的内涵不得而知,难以感受到质量的变化或提升,只能从包装上简单地对你的产品进行分级评定。
酒业通讯社:中国白酒业的“思想搬运工”
年初以来,卖酒人满血复活,开始了新一年的打拼。但是,整个茅台镇仍然鲜见让人耳目一新的变革,更多的还是在延续白酒销售上升通道中的浮躁模式。
不管你的“牛”换了多少版本,不管你如何变换口型来“吹”,说白了,顶多算是“穿新鞋走老路”。或许,你以为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一线曙光,但就整个酱香酒产业的发展而言,只不过是扬汤止沸!
以下,就是酱香酒营销中的4种常见病。
南辕北辙:注重包装设计而忽视质量创新
拼包装,是白酒企业近年来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并非茅台镇所独有。但是,茅台镇的包装,似乎受到了更多的思维禁锢,一味沿袭所谓的“茅台镇风格”。
不信,你自己对照:
但凡酒包装必然采用酱色、酒神图等元素,要么金碧辉煌,要么“原浆”“接待”凸显,要么山寨茅台酒包装……总之,自上一轮风潮后确立茅台镇酒包装茅型瓶+酱色调+酒神图案+7.5平方公里+“贵州茅台镇”字样后,历经十余年市场洗礼,行业标杆式的优秀包装或设计理念,现在还见不到。
也许你会说,我在包装上已经尽力了。是的,不过你的酒是要卖个消费者的,他们感受到的,只是花样翻新,品种层出不穷。从升级消费而言,作为普通消费者或“酱粉”对你的内涵不得而知,难以感受到质量的变化或提升,只能从包装上简单地对你的产品进行分级评定。有时候,你还真是冤!
这,延续了白酒企业在产品开发上长期以来“舍本逐末”的习惯。
舍近求远:注重市场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自身特色
近年来,包装的不断变革成为酱香酒产品展示的主打模式,与此紧密相连的,是企业之间的相互跟风与雷同。如今,这种跟风又体现为“追新”和“赶时尚”:
要么针对80后、90后开发新产品,试图复制“江小白”;要么向洋酒靠拢,以低酒度和小包装为噱头拉拢年轻群体;要么学有的产品讲故事,但故事讲得又漏洞百出……
类似做法,很少进行过市场调研,几乎毫不考虑自身的产品特色。总之,什么好卖就做什么,凭感觉、靠运气、造卖点……目前,这种风气大有蔓延之势。
舍本逐末:注重销售而忽视营销
作为传统产业的缘故,或许,酒厂重“销”轻“营”是正常的!但成立不足10年的白酒企业,居然推出了30年陈酿;实际只有50个窖池,却敢说年产量数千吨;视茅台镇为破鞋,用“发霉”、“长毛”来证明……
是的,即便如此,在互联网时代,白酒的消费信息也还没有透明到毫无“忽悠”空间的地步。最为要命的是,这样做往往还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呢。只是,有谁想过,长此以往,必将毁灭掉消费者对茅台镇、对酱香酒这个地域品牌价值的信任!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进入行业低迷期四五年之后,本土企业中仍然没有一家能够在产品质量、营销模式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了!
喜新厌旧:注重新兴营销手段而忽视传统营销创新
销售的疲软,让很多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有调查显示,近5年来,白酒行业网络投放费规模逐年递增,增幅高达6.8倍!
但是,五年过去了,除了茅台老大哥在互联网刷了一下存在感,掰着指头数一数,茅台镇貌似还没有一家企业从互联网中实现“咸鱼翻身”呢!
在“玩电商”之前,罕见有人会“照照自己”。你耐心地去了解、思考过电商运作吗?你有深入研究过传统白酒营销模式变革吗?找一群会打电脑游戏的年轻人,放几台电脑,就成了“电商部”,就敢说自己是在搞“互联网+”?!这种自信,不服不行。
茅台镇的一些卖酒人,你不要企图用新的迷失去掩盖过去的迷失,这样你只会在迷失之途上越走越远!
有病,还得治!处方,明天见!
每天上午9点,不见不散▼
我们是中国白酒业的“思想搬运工”
致力于把靠谱和不靠谱的
白酒行业资讯、观点、思想都告诉你
茅台、五粮液、郎酒等营销经理每天阅读
10个白酒从业者至少7个已关注……
嘿,等你好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