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全丨尹子与金山莲花
尹珍,字道真,贵州正安新州人氏。生于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秦汉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后人有“北学游中原,南天破大荒”及"北有孔子,南有尹珍”之说。《辞海.历史分册》对先师有专门注释。
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仪,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尹珍少年聪颖,从小受长辈影响,深知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廉耻分明;农耕纺织先进。比西南各族的蛮荒愚顽进步很多。因而,弱冠之年游走汝南,誓将取得真谛方归。到得帝都洛阳,拜“文宗字祖”儒学大家许慎为师。深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并系统学习许慎所著我国第一部“说文解字”。苦读六年,学得要义方回南夷。
公元107年,回到家乡的尹珍,立志以泽被桑梓、开化冥顽为己任。在家乡选一龙凤(现称大桥河、小桥河)交汇的半岛设馆讲学。取名“三楹草(讲)堂”。后遵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为其仁本欤之语,改名“务本堂”。从此开启南域文化教育之策源,农耕织纺之先河。并在西南多地布道讲学。尹珍还是一个勤学不辍之人。75岁时再拜著名学者应奉为师。研习天文、乐律、农学、医学、神怪民俗等。将秦汉重要的社会思潮带入西南。
公元133年,已历练透熟的尹珍决定实现当年北上求学之诺言。
尹珍北上首站即宿南川。夜憩金佛山南麓。时至三更,突然雷鸣电闪,大雨交加。梦中惊醒的他,怱见半山明亮异常,光亮呈扇形,顶部显现一瓣瓣的,极似莲花。高逾五丈,颜色白中略带淡红。下部明亮,顶部较淡。光亮朝天四射,但照射不开,四周依旧黑暗。与此同时,还有一带状祥云轻抹于山间。又一声炸雷之后,光亮好似一株伞形的树,青枝绿叶,其美异常。该现象并非瞬间,持续达两个多小时。尹珍见此惊叹道:这不是自然界的“开莲花”吗!此乃难得的宝地也,好兆头,好兆头。并暗下决心,学成定福报南川。果真,他北上、求学、归来均顺风顺水。
先师来到南川。见九曲盘绕的凤嘴江:绿水环抱、碧流潋滟,远观翠峰、黛色连连。于是选一处与“务本堂”如出一辙之地开荒讲学。取名“海鹤书院”。从此,巴郡始有学馆。“教其耕稼,制其冠履,初设媒娉,导之以礼。"金山、凤江福地之名,果不虚罔。自南川讲学后,尹珍于公元148年, 69岁时举为孝廉;70岁历尚书丞郎;74岁奉任武陵郡太守;76岁应诏出仕,官拜荆州刺史。并被南域各地尊为前贤。
据唐代张彦远《书法要录》载。尹珍列秦汉以来,120位书法大家之列。但搜遍西南各地,在云贵川渝几十个讲学地,唯南川留下墨宝“阳嘉二年王师作值四万”并镌刻于摩崖之上。可见他对南川的钟爱。
后人评尹珍:"俎豆儒林奉""荒陬尊泰斗""过闾人起敬"。西南多地均将尹祠与孔庙齐奉。清代名人康有为就在贵阳扶风山专题“尹道真先生祠”。清康熙五十年,南川为方便学子就读,专修一座桥跨越凤江。取名“龙济桥”。寓意龙凤呈祥。以吻合“务本堂”龙凤交汇之意。因尹珍教学显赫,清末时南川又将“海鹤书院”更名“尹子祠”以供后人敬仰。
本文参阅了南川“尹子祠”正安“务本堂”,贵阳“尹道真先生祠”及张钦伟先生著《金佛山人文历史研究》有关资料。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陈培全,重庆南川人。 1985年毕业于四川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爱好诗歌、散文 。现退休, 静下心来,写写文章 动动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