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哲学》金观涛 著【50页】

系统的哲学 - 系统的哲学(金观涛著,2005年版)

从赫拉克利特开始,辩证法大师眼中的自然都是流动不息的火焰。为了把握这火焰的内在发展和自我否定,哲学家在凝固僵化的概念规定中引进了规定的自我否定,这就是矛盾。《系统的哲学》是一本立足于哲学和科学之间的矛盾,阐述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使得哲学在某方面被运用到医学,某方面运用到艺术研究的最新领域。

《系统的哲学》,金观涛 著,新星出版社,2005年。

编辑推荐

从赫拉克利特开始,辩证法大师眼中的自然都是流动不息的火焰。为了把握这火焰的内在发展和自我否定,哲学家在凝固僵化的概念规定中引进了规定的自我否定,这就是矛盾。然而,矛盾会导致逻辑的破坏,因而现遭到科学的冷遇。怎样走出这个哲学的怪圈?科学和哲学有无内在的共同基础?当代人又怎样基于科学的要求和进展来改造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并没有被历史遗忘。虽然系统论哲学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不再时尚,但是有两个方面的新进展出我意料。第一,它是某些观点被运用到艺术研究的最新领域。《人的哲学》曾提出可将真实分为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两种。主观真实只是系统论方法在认知上运用得到的一个逻辑上可能的推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当时只不知道的。1990年代基于法国画家贾克梅蒂创作经验的具象表现绘画,使得主观真实第一次在绘画领域中被证明。在这艺术成为可有可无的新世纪,当发现主观真实成为画家新的使命之时,有关哲学研究自然构成进一步探索不可缺少的工具。第 二,《整体哲学》的某些方法开始被动用到医学上,结构稳定性对内稳态的新发展终于引起医生的重视,一种被称为整体自洽的医疗理论正在兴起。

作者简介

金观涛,194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义乌,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20世纪80年代"走向未来丛书"主编。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研究,任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系统的哲学》《系统医学原理》(与凌锋、鲍遇海、金观源 合著)《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 合著)《开放中的变迁》(与刘青峰 合著)《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与刘青峰 合著)等。

折叠编辑本段目录

再版序言

序言 二十年的追求:我的哲学

我心中的马克思:对思想解放的渴望

陷入黑格尔体系的泥潭

对"彻底辩证法的"恐惧

由哲学向科学退稳

一个在科学神殿中平凡的科学家

属于我自己的"控制论"

哲学在召唤

我的三部曲

知识、价值和终极关怀

第一篇 人的哲学--论"客观性

引言 哲学家的内心独白

第一章 理性在困境中

第一节 影子般的客体

第二节 哲学争论的实验判论:关于贝尔不等式的验证

第三节 存在真是被感知吗?对一个实验的描述

第四节 科学理性的金字塔

第二章 建构主义的尝试

第一节 第十八只骆驼

第二节 无差异编码和纠错能力

第三节 神经网络的封闭性

第四节 内稳态和符号主义

第五节 客观实在等于体征态吗?

第六节 量子力学的黑箱解释

第七节 鱼龙混杂的哲学遗产

第三章 客观性和公共性

第一节 对经济可靠性标准的重新考察

第二节 寻找新的奠基石

第三节 同一性疑难和结构稳定性

第四节 人体的结构稳定性:为什么有清醒的直观世界

第五节 结构稳定性的扩张:科学以人为中心

第六节 构造性自然观和科学解释的结构

第七节 我们仍在笼中谈哲学

第四章 近于上帝的观察者

……

第二篇 发展的哲学--论"矛盾"和"不确定性"

第三篇 整体的哲学--我们的方法论

后记

  • 系统的哲学

    (系统的哲学(金观涛著,2019年版))

    编辑 讨论

《系统的哲学》,金观涛 著,鹭江出版社,2019年版。

    书    名

  • 系统的哲学

  • 作    者

  • 金观涛

  • ISBN

  • 9787545914795

  • 类    别

  • 哲学

    定    价

  • 75.00元

  • 出版社

  • 鹭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9-1

  • 装    帧

  • 精装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作者简介

  3. 目录

内容简介

编辑

科学和哲学有无内在的共同基础?当代人又怎样基于科学的要求和进展来改造哲学?如何回应量子力学对客观性的挑战,重建科学认识论的基础? [1] 
《系统的哲学》收录当代著名思想家金观涛的“哲学三部曲”——《人的哲学》《发展的哲学》《整体的哲学》,还新增了近年来撰写的《关于意识的哲学思考》和最新的2018版序言。金观涛在本书中对其把握社会历史研究、理解现代性的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总结,吸取了系统论控制论等20世纪新兴方法论科学的重要成果,还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首次运用的一些新概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组织系统理论。它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难题——给组织系统整体性一种科学的表述,还出人意料地解决了辩证理性中“客观性”和“发展悖论”这两方面的难题。对于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论去分析古老的哲学命题,本书是一个重要范例。 [1] 

作者简介

编辑

金观涛,生于1947年,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郑州大学任教;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曾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科学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创办“走向未来”丛书;1989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担任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2008年退休后到台湾政治大学任教。 [1] 
主要著作有《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与华国凡合著,1983),《系统的哲学》(1988),《历史的巨镜》(2015)。与刘青峰合作以下几本著作:《兴盛与危机》(1984),《开放中的变迁》(1993),《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2000),《观念史研究》(2008),《中国思想史十讲》(2015)。 [1] 

目录

编辑

目录:
  2018年版序言
  再版序言
  序言20年的追求:我和哲学
  我心中的马克思:对思想解放的渴望
  陷入黑格尔体系的泥潭
  对“彻底辩证法”的恐惧
  由哲学向科学退隐
  一个在科学神殿中平凡的科学家
  属于我自己的“控制论”
  哲学在召唤
  我的三部曲
  知识、价值和终极关怀
  第一篇人的哲学——论“客观性”
  引言 哲学家的内心独白
  第一章理性在困境中……
  第一节 影子般的客体
  第二节 哲学争论的实验判决:关于贝尔不等式的验证
  第三节 存在真是被感知吗?对一个实验的描述
  第四节 科学理性的金字塔
  第二章 建构主义的尝试
  第一节 第18头骆驼
  第二节 无差异编码和纠错能力
  第三节 神经网络的封闭性
  第四节 内稳态和符号主义
  第五节 客观实在等于本征态吗?
  第六节 量子力学的黑箱解释
  第七节 鱼龙混杂的哲学遗产
  第三章 客观性和公共性
  第一节 对经验可靠性标准的重新考察
  第二节 寻找新的奠基石
  第三节 同一性疑难和结构稳定性
  第四节 人体的结构稳定性:为什么有清醒的直观世界?
  第五节 结构稳定性的扩张:科学以人为中心
  第六节 构造性自然观和科学解释的结构
  第七节 我们仍在笼中谈哲学
  第四章 近于上帝的观察者
  第一节 “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
  第二节 什么是观察者?
  第三节 自然规律与仪器同构定律
  第四节 理性的飞跃:从观察者到思想者
  第五节 回到唯物主义:整体演化论
  结束语 展望人的哲学
  第二篇发展的哲学——论“矛盾”和“不确定性”
  第一章 从“无矛盾原理”的争论谈起
  第二章 “矛盾”概念的精确化:悖论对逻辑的破坏
  第三章 科学理论纠错机制和集合论悖论的启示
  第四章 不确定性和系统内部调节功能的破坏
  第五章 无限、量子力学和信息论
  第六章 数学家和哲学家共同的成果: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第七章 整体演化理论
  第三篇整体的哲学——我们的方法论
  引言 理性哲学的理想
  第一章 历史的导言:整体方法的兴起
  第一节 整体之谜
  第二节 内稳态的发现
  第三节 从维纳到艾什比:调节行为的起源
  第四节 目的性、大脑和学习机制
  第五节 生命:介于随机性和因果性之间?
  第二章 什么是组织?
  第一节 黑箱和整体中的部分
  第二节 组织:功能耦合系统
  第三节 结构主义三要素
  第三章 稳定性、存在和价值
  第一节 组织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节 自耦合分析
  第三节 维持生存的功能和结构
  第四节 存在的逻辑
  第五节 吸引子、组织起源和价值
  第六节 小结:活的组织
  第四章 生长的机制
  第一节 从蝴蝶花纹和圆锥曲线的关系讲起
  第二节 内稳态对生长的意义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第四节 生长作为层次展开:超目的与超因果
  第五章 组织的结构、容量和形状
  第一节 组织的层次和结构稳定性
  第二节 结构对容量的限制:为什么生长有极限?
  第三节 维生结构与突变理论
  第四节 形态发生机制
  第六章 老化过程和功能异化
  第一节 从仪器老化原理讲起
  第二节 浴盆曲线和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
  第三节 衰老理论种种
  第四节 功能异化与结构畸变
  第五节 模拟演化
  第六节 无组织力量和熵增加的异同
  第七节 组织演化:我们面临新的综合
  后记
  附录关于意识的哲学思考
  一、意识的科学解释能排除“意识”吗?
  二、梦的实验研究
  三、意识的心脑模型(AIM)
  四、新的综合:相空间的意义
  五、意识解释的递归方案
  六、唯物论还是唯识论:终将消失的界线? [1] 

中华哲学不成系统吗?

哲学著作,特别是中国先秦哲学家的著作与其他著作是不一样的。哲学书不像科学教材或文学小说那样,先构造概念、阐明基本原理,介绍背景,安排人物出场;然后才进入正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各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全书的重点或安排在中间或安排在结尾。而是由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散文短篇,语录名句萃集而成。

科学和艺术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家研究事物,总是在一边的创作一边的研究;文学家写小说,音乐家谱曲也总是在边写边构思。哲学家却完全不是这样,他要写的内容不是在写作中形成,而是在写作之前就形成了。

因为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而世界观不是在写作时构造起来的,是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哲学家是在先形成他们的世界观之后才从事他们的哲学著作,因而一部哲学著作中,它的各篇章之间存在的不是形式的统一,而是内容上的统一,它所阐述的内容是在一个统一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呈现出来的,所以在形式上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次序和条理。这也是哲学书难读懂的原因之一,因为肤浅的读者很难透过形式去把握内容的统一。

中国先秦诸子的著作大多都是这种特点,例如《老子》的八十一章,《庄子》的三十三篇。它们不会按照着题目分类,去要求这章必须单写人生观,那一章必须单写认识论,彼此不相干涉;它也不会规定要从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东西开始,层层推进,演绎出最高的结论(黑格尔的东西一般是这么写的)。

哲学的内容是统一的,各个观点彼此紧扣,不能分开来议论,一旦分开了就违背了世界观统一性的本质,所以分章论述的写法显然是与哲学相违背的,它只适合做百科全书的体材。各哲学思想内部的各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渗透,哲学反对完成的东西,主张对任何东西都进行怀疑和思考,因此哲学著作也不会寻求从简单的、基本的东西出发去完成层层推进的金字塔构建,不会以一个最高级的东西作为它的结尾。因这种同样不正确,它更适合作为宗教著作,以上帝做最高的结论。

因此,中华哲学著作有着很深的系统思维,只有透过外表杂乱的形式才能读懂这层含义。在此,我们以《文子》这本书为例子来分析,看看在杂乱的形式下它是如何阐释道家这个系统理论的。

先秦诸子的著作“不成系统”

《文子》一书的逻辑思维和世界观

《文子》作为道家著作,它的第一章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无章,似乎根本就找不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很难发现重点在哪里,没有主题。可是,这种杂乱仅仅是形式上的杂乱罢了,如果深入的理解,不难发现它的内容是统一的。《道原》一章实际上就基本囊括了《文子》一书中的绝大部分思想,呈现出一个涉及到宇宙、精神、人性、政治、军事、养生等等的世界观。

哲学是一个双向的螺旋,它的起点也就是它的终点,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在《道原》一章中找到全书的逻辑起点。我们更应该把握整章中呈现出来的逻辑方式和世界观。对这一章的解读也不需要逐字逐段的展开,去思考形式上的东西。

《通玄真经》原名《文子》,是系统论述道家思想的专著

道家认为世界万物是充满对立面的,存在有无、高下、难易、长短等等的矛盾体。而主张“反者,道之动也。”强调一种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从反面来看待问题:

一、认反面为对立面运动的动力,正面是反面的发展,反面是正面的根据;

二、积反成正,反乃正之根基。

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间万物处在一种绝对的运动中。这种运动表现为事物首先以反的形态出现,反是一种清静、柔弱、虚无的状态,是事物萌芽与新生的时期。反经过积累,积弱成强、积少成多、积柔成刚,转变为正,正是一种可欲、刚强、充盈的状态,正是事物的强大、巅峰期,而事物发展成正之后,就会“物极必反”,从正又回到新的反中。这种发展运动的规律是由道来决定的,道是这个运动的根据、源泉和动力。道家看到反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以及正的强大和短暂,因此主张居反而不居正,认为事物发展成正以后要力争回复到反的状态来。

《文子》一书的方法论

《道原》中,正反辩证的关系有许多的论述。比如无形生有形,无名生有名,无味而五味成,无音而五音生,实生于虚等等,都强调了作为正面的有形、有名、五味、五音、实等都是作为反面的无形、无名、无味、无音、虚的发展结果。积柔即刚,积弱即强,积少成多,讲都是反经过积而成为正的原理。

兵强即灭,木强即折,革强即裂,齿坚于舌而先毙,总归结为一句话“柔弱者,生之干也;坚强者,死之徒也。”作为反面的柔弱是生命的躯干,发展的萌芽,而作为正面的坚强则是事物的巅峰和即将灭亡的状态。

基于这种认识,道家便主张立足于柔弱面、反面,要求从正面回复到反面,所以说“故通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有名即复归于道。”

文子,号计然,相传为老子的弟子

道家“居反不居正”思想在各个领域的运用

现在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了,《道原》的世界观是:反面是事物的萌芽和新生状态,具有发展的远大前景,反面经过“积”,发展成正面,正面是反面发展的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巅峰和即将灭亡的状态。基于这个世界观,道家提出它的方法论,要从正面复归到反面中,以反面为本,站在新生的、前程远大的一边。所以,主反、主无、主弱、主后、主清静等等。

在宇宙论上,主张万物统一,世间的万物是具有统一性的,都统一于道,统一于正反变换中,所以说“万物玄同,无非无是”。因为万物统一,所以万物必然存在一个共同的根据——“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这个根据就是“反”,主张反面、无是事物的初始状态,正面、有是反面、无的发展结果。所以说“夫无形者,物之太祖;无音者,类之大宗。”

在运动论中,主张运动的绝对性,而且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时机。因此得出圣人要善于把握时机的方法论。

在人性论方面,认为人的最初的反面是清静,因为受到外物的作用而产生了性,人对外物作用的反应造成了智,智使人产生欲,人的清静就被欲望给湮灭了。欲望是正面,是最高峰,根据物极必反的原则,纵容欲望的发展会导致自我的毁灭。所以主张清静无为。

在养生论方面,认为神是形骸的领导,无疾是最初的反,当反发展时,会造成怒、喜、惊怖、忧悲等等情绪,各种情绪是正,是神的巅峰,纵容之则会造成大怒、大喜等害处而使疾入侵,故主张回复到神中,主张养神。

在认识论方面,认为人最初的状态是朴素,之后模糊的说“物至而应,智之动也”“智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强调认识是物作用的结果,意志是认识发展的产物。智是作为反面的东西发展成正面东西所经过的一个阶段,智的出现破坏素朴状态,导致伪,所以主张绝圣弃智。

政治主张上,强调无为而治。无为就是不先于物,顺应自然。无为发展的结果是无不为,无不为则无不治,达到不易物的状态,不易物,便能与物相然,和谐共存。具体措施上,本章讲到了灭智,道家认为乱天下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而不在于某一王侯将相。人民群众因为受到错误的教化而形成的智巧,互相欺诈,失去了淳朴的原始状态,故导致天下大乱。需要通过弃智的措施使人民回复到淳朴状态,使民众的欲望变寡。

用兵之道是主柔弱而不主强。兵过于强大,就会骄傲、气躁,而弱小的军队如果指挥得当,可以越战越勇,越打越强。

《文子》是对《老子》的进一步发挥

柔弱为什么能胜刚强?

在本篇中还具体论证了几对矛盾范畴,首先是弱和强,认为弱是强的根基,积弱则强。强只能战胜不如自己的,却无法战胜势均力敌的,因为强已经是事物的巅峰,再无发展的余地;弱如果能战胜强于自己的敌人,那么它的前途不可限量,弱代表了新生的事物。

这个原理用到兵法中,就是兵过于强大便会走向衰灭,兵如果弱,而且能胜强,就会越战越强,积弱成强,不可限量。具体的事例如吴王夫差屡战屡胜而亡国,高祖刘邦屡战屡败却一战得天下。

先后也是一对辩证范畴,道家主后而不主先。先是巅峰,再无发展的余地,先行者最后穷于道路,后行者能根据先行者的经验而把握时机,由后转先。后是先的基础,一切的先最初都是后,之后在后时把握住先的经验才转化为先。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