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推荐】贾府建筑布局探论
徐建平
[内容提要]本文总结分析了学界对《红楼梦》中宁荣两府建筑布局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李纨住房在荣国府内的空间位置入手,对宁荣两府的总体建筑布局作了全面解读,并分析论证了建大观园后两府建筑布局发生的变化及大观园在贾府内的四至方位。
[关键词]宁荣府;建筑;布局;李纨住房;大观园方位
自《红楼梦》问世伊始,就有人开始研究贾府建筑布局,思考书中人物生活在怎样的空间,他们每天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穿行在这个深宅大院。多年来,红学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构想,绘制了各式各样的贾府及大观园布局图。但是这些解读与书中人物的活动轨迹是有矛盾的,不能准确、完整的展现贾府建筑布局;而且,这些绘图对大观园内布局的解读居多,对贾府总体布局的解读偏少。本文从李纨住房的布局入手,对贾府的总体布局作了全面解读,通过展现书中描绘的建筑形式,使这座作者文笔之中的封建豪门巨宅准确、形象的表现出来。
一 学界对贾府建筑布局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争议
目前,学界绘制的贾府建筑布局图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呈现宁荣两府建大观园前的院宇布局图,有周汝昌先生于《红楼梦新证》中所附的《荣国府院宇示意图》[①](以下简称“周汝昌图”)、黄云皓先生绘制的《贾府建大观园前总平面图》[②](以下简称“黄云皓图”);第二类是单表现大观园的平面布局图。如《红楼梦大辞典》所收录的曾保泉、徐恭时[③](以下简称“曾保泉图”、 “徐恭时图”)、杨乃济三位先生各自所绘的大观园平面示意图,葛真先生所绘大观园平面示意图[④](以下简称“葛真图”)、戴志昂先生绘制的大观园模型图及张良皋先生“大观园匠人图样意象”等;第三类图是表现贾府在大观园建成后的总体布局图,有童力群、黄云皓、李大为、台湾关华山等先生的绘图。
这些图虽各式各样,但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以周汝昌图、黄云皓图为主,综合各图比较一致的观点,贾府为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两府坐北朝南,中间隔一条小巷,街东为宁国府,街西为荣国府。贾府房式完全是明清北京大型府邸的格局,总体布局为东、中、西三路并列。
宁国府中路依次为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至正堂。西路为宁府花园。宁府东路的描述不够清晰。
从周汝昌、黄云皓绘图来看,荣府中路的布局和宁府是并不一致的。荣国府中路依次为大门,仪门,向南大厅、内仪门、正堂即荣禧堂。荣府的西路以贾母院为主,贾母院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到北有垂花门、穿堂、小小的三间厅、正面五间上房、后院。其布局体现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布局方式,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厅、厢房、正房,一应俱全。荣府的东路原为荣府花园,在建大观园前就已改建为:贾赦院、东廊三间小正房(东小院)、贾政内书房(梦坡斋)、梨香院等。贾赦院的黑油大门临街。东廊三间小正房位于荣禧堂的东边。
其实,宁荣二公同为国公,两府同为赐建府邸,其中路规格肯定是一致的。在书中,荣府中路的描述不如宁府确切导致了理解的不同,但细细揣摩书中人物的活动轨迹,两府中路的布局肯定是一致的。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贾母从宁府暖阁上轿,回到荣府后,“如今便不在暖阁下轿了,过了大厅,便转弯向西,至贾母这边正厅上下轿”[⑤],然后到了贾母的正室。这说明在贾母的垂花门前有一座正厅。正厅前还有一座仪门(二十四回),正厅和仪门之间的空间与中路大厅后的空间是相通的。
书中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在贾母垂花门前下轿,随后进了垂花门。从垂花门出来,上了车去贾赦院;在贾赦院回来,“下了车.....向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到了中路荣禧堂。垂花门是贵族府邸中小姐们的活动界限,黛玉从贾赦院回来应该还是在垂花门前下车,往东过穿堂到中路。脂批说“这一个穿堂是贾母正房之南者”。这个穿堂是垂花门和正厅之间的空间与荣府中路之间的通道。
第八回中,宝玉欲从贾母处去梨香院看望薛宝钗,出了二门,“到了穿堂,就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这个二门是贾母处的垂花门。宝玉出的这个穿堂就是前面黛玉走过的那个东西穿堂,从穿堂向东出来,面对的整个空间都是属于中路,属于向南大厅的后身。相对向南大厅,不存在“绕厅后而去”的问题。所以在向南大厅的北边肯定还有一个内厅。宝玉从穿堂向东出来,在内厅的西边向北去,从厅的北边往东去,正是“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的感觉。这表明荣府中路的布局和宁府是相同的。见图1。
书中表述,荣禧堂的后身有凤姐院、李纨房、迎探惜居住的三间小抱厦等建筑。梨香院位于荣府的东北角上。荣府后门、梨香院往南至凤姐房后、李纨房后这一区域是下人一带群房。
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从荣国府东边一带,借着宁国府花园起,转至北边,盖造了大观园。“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两府之间“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
以上可以看出,贾府的大体布局是比较清晰的,但也存在许多争议。荣国府布局的争议集中在“南北宽夹道”的位置走向,凤姐院、李纨房、迎探惜居住的三间小抱厦、薛姨妈另迁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的位置及梨香院是否被大观园占用上。在宁国府中,会芳园是否只占用宁府西路、天香楼的位置、秦可卿住房位置等存在争议。大观园的四至范围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李纨搬进大观园以前住房的位置是弄清这些争议的关键;确定了李纨房的布局,就能逐步解决贾府内院布局的争议。
二 李纨住房是理解贾府建筑布局问题的钥匙
笔者认为,李纨住房的位置是作者在贾府建筑布局中最大的伏脉。在书中,作者很少的几次淡淡的提到李纨的住房;观红学研究者绘制的贾府布局图,李纨房的位置也都比较随意,局促。其实,贾珠、李纨是贾政、王夫人的长子、长媳,还育有长孙,其住处应在非常正式、重要的位置。
《红楼梦》第七回,在周瑞家的送宫花一节,“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报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周瑞家的先到了小报厦,然后“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
在《红楼梦》第九十六回中,贾政将“荣禧堂后身王夫人内屋旁边一大跨所二十余间房屋指与宝玉”[⑥],这是高鹗对贾府建筑布局的个人理解。黄云皓图将这“二十余间房屋”画为荣禧堂后身的后楼,后楼后身是凤姐院,凤姐院门前是粉油大影壁,影壁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南北方向比较宽的夹道;李纨住房局促于凤姐院的东边一隅,三间小报厦位于李纨房东边。
书中第三回描写,王夫人带黛玉从正房后房门出发,走正房后廊往西,出了正房后西界墙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穿过一个穿堂入贾母后院;夹道北边是凤姐院。按照王夫人的行走轨迹,“后廊、角门、南北宽夹道、穿堂”等建筑元素应位于荣禧堂后身,黄云皓图却将其放在了后楼的后身。
第二十八回中,宝玉从王夫人处出发,一直往西院来,可巧走到凤姐院门前。西院应是指荣府西路,凤姐院应属于荣府的西路。但在黄云皓图中,凤姐院却位于中路。
在黄云皓图中,凤姐院门前的宽夹道呈东西走向。其实,这条“南北宽夹道”是南北走向还是东西走向,历来存在较大的争议。在葛真、宋鸿文等众多绘图中,该夹道位置各有不同,但都呈南北走向。
从上述论述看,在荣禧堂的后身这个空间,书中通过几次细致的人物活动描写将王夫人、贾母、凤姐、李纨、迎探惜等人的住处连接起来。但是,由于理解的不同,很难有一个满足所有人物活动轨迹的布局。而笔者发现,如将李纨住房放在荣禧堂后身的中路上,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后四十回关于建筑布局的描写,笔者并不认可;但是关于“二十余间房屋”的表述却表明荣禧堂后身是可以有或者应该有一进院落,应有后照楼或者后照房的。在周汝昌图中,荣禧堂后身是三间小抱厦,报厦北边是后楼,凤姐院位于贾母院的北边偏东,这种布局最符合书中描写,但还有不足。“抱厦”是建筑术语,是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去北京大观园的怡红院一看就知道,怡红院中宝玉住的房子是五间的上房,在其前檐接建出三间的小卷棚,这就是“抱厦”的一种,如果“抱厦”建在正房的北侧,就是“倒座抱厦”。而迎探惜居住的三间小抱厦肯定是接在那个建筑的房前的,这个建筑应该就是荣禧堂后身的后照房;这个后照房就是李纨住房。见图2。
从北京现存王府的布局来分析,孚郡王府、摄政王府[⑦]的中路从大门、正殿、后殿、后寝、后照房(或后照楼)是五重堂寝的布局。荣国府中路从大门、大厅、内厅、荣禧堂、李纨房正是五重堂寝的布局。
荣禧堂和贾母正房相并列。李纨院和西边贾母后院之间是南北宽夹道。南北宽夹道的存在,说明李纨院的西院墙和荣禧堂正堂大院的西院墙不在一条线上,而是往东挪了;李纨院的东院墙应和荣禧堂正堂大院的东院墙在一条线上,李纨院的东西院墙并不对称。夹道的南边就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是粉油大影壁;站在该夹道的南部,越过该影壁能够看见凤姐院的一半大门;说明凤姐院不是位于夹道的正北,而是有些偏西。南北宽夹道还属于中路,凤姐院的大部应属荣府西路。
李纨院的西围墙接着荣禧堂后西界墙,该界墙有一角门。第三回中,王夫人带黛玉从正房后廊往西(是李纨房前),过该角门,就到南北宽夹道;过穿堂,进入贾母后院。李纨院西围墙的北段是西花墙,有西角门;李纨房后有条东西夹道。第七回中,周瑞家的在迎探惜居住的抱厦出发,走李纨房后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粉油大影壁后凤姐院。
三 凤姐院附近的建筑布局
李纨住房的布局确定后,凤姐院的位置就相对确定。按书中描写,凤姐院附近的布局还有一个伏脉。第十二回中,凤姐哄骗贾瑞道:“今日晚上,你在我这房后小过道子里那间空屋里等我。”[脂批:伏得妙!]……那贾瑞溜进荣府,直往那夹道中屋子里来等着。
过道,一是指通向某地的或两点之间的通道;二是指旧式房子连通各个院子的走道,特指大门所在的一间或半间屋子。
凤姐院的位置属前院,凤姐院的北边是下人居住的地方,可称为后院。凤姐房后的小过道子应是前院和后院之间的通道。“小过道子里那间空屋”原为下人居住的班房。小过道子往北应通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夹道,夹道的两边是下人裙房。梨香院的西南角门也通着一条夹道(第四回)。这两条夹道位于荣府的东西两边,应是相对应的。见图2。
贾珠去世后,凤姐夫妻协助管理荣府事务,为了生活方便,住进李纨房后的这个小小院落。从书中描述来看,在凤姐住进后,“小过道子”应该堵上了。凤姐院附近没有通向后院的路。仆人不用在此值班了,班房也就空着。
周瑞房位于后门里头,在第六回中,周瑞家的带刘姥姥去凤姐院,是先到倒厅,又过了影壁、入凤姐院。她二人从后门出发,应是走了梨香院西南角门通的那条夹道,到王夫人正房的东边,走李纨院门前,进了南北宽夹道,再往北来到凤姐院。书中描写“逶迤往贾琏的住处”来,应是拐了许多弯。
在第十二回中,贾蔷在强迫贾瑞书写欠契后说:“如今要放你,我就担着不是。老太太那边的门早已关了,老爷正在厅上看南京的东西,那一条路定难过去,如今只好走后门。”并且安排贾瑞从“那间空屋”内出来,蹲在大台矶底下,又从上面直泼了贾瑞一净桶尿屎。贾瑞从小过道子这间空屋出荣府,可以走贾母院到前门,或者走荣府大厅到前门。但上述两条路容易被人发现,只能走后门,但小过道子肯定不通。贾瑞应是走的刘姥姥到凤姐院走的这条路,出荣府后门。
《大清会典》等典章制度对贵族府邸内各种建筑的基座高度是有明确规定的,贾瑞躲藏的这个大台矶应是贾母后院后楼的大台矶。贾母院属于荣府的西路。贾瑞从“小过道子那间空屋”出来,藏在大台矶下,小过道子应位于荣府西路。见图2。
四 梨香院的位置确定了大观园的北界墙
梨香院位于荣国府的东北角,有一门通街;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梨香院原为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后薛姨妈在此居住(第四回)。见图2.
第七回中,周瑞家的从王夫人上房出发,走后房门,出东角门,进入东院,走夹道到梨香院。这个东院应是指荣府的东路;这个东角门应在李纨院的东院墙。
在第八回中,宝玉从贾母处出发到梨香院看望薛宝钗;过贾母院南边的穿堂,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然后转弯向北奔梨香院;这是走通梨香院西南角门的那条夹道。宝玉原来担心从上房后角门(应是周瑞家的去梨香院走的东角门)过去遇见他父亲,但刚才遇见了从梦坡斋小书房来的清客,说明梦坡斋小书房位于这两条路的交叉点上。如果从东角门出去,应经过梦坡斋小书房的院门前,可能会被贾政看见;而宝玉从南边来,应从梦坡斋的东侧通过,不容易被贾政看见。那么,这个书房应位于李纨院的东墙外,东廊三间小正房的后身。那么,这条通梨香院的夹道将荣府东路的北段分成东西两部分;梨香院属于东侧的最北端;东廊三间小正房、梦坡斋小书房属于夹道的西侧。见图2.
建大观园时,薛姨妈搬出梨香院,但梨香院是否被大观园占用存在较大的争议。曹金钟在《〈红楼梦〉地点“矛盾”考论》[⑧](以下称“《考论》”)一文中,针对周汝昌、徐恭时、曾保泉绘图以颇多篇幅阐述了梨香院存在的矛盾。徐图将梨香院建在了大观园之内。曾图、葛真等绘图将梨香院放在了大观园的东南角处,这种布局是将大观园扩展到了荣宁两府之外。梨香院肯定未被大观园占用,而且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明确用梨香院的位置将大观园控制在贾府之内,并将大观园的后园门、后角门控制在荣府内院。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宝玉想找龄官唱《牡丹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宝玉要出大观园的角门才能到梨香院。第六十九回,贾蓉在梨香院内“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说明梨香院的南界墙就是大观园的北界墙。凤姐“至大观园的北界墙根下往外(向梨香院内)听”,大观园的北界墙外就是梨香院。
梨香院在荣府的东北角上,荣府的后府门一定在梨香院西边。梨香院原有一门通街,另有一个西南角门。尤二姐去世后,贾琏“嫌后门(荣府后门)出灵不象,在梨香院的正墙通街开了一个大门”,说明梨香院原通街门在建大观园时堵上了,贾琏走的西南角门进的梨香院;西南角门是梨香院唯一的进出通道,如果不另开通街门,尤二姐出灵就得出西南角门,再从荣府后门出街。这说明两府之间那条小巷的北端未被大观园占用。贾琏在梨香院东墙的南端开了一个大门,尤二姐从此大门出灵,从小巷出街。
在第七十七回,周瑞家的等人带司琪是出了大观园后角门的,可巧正值宝玉从外而入。宝玉是从荣府后门进来看见了司琪。宝玉和周瑞家的在荣府的后门及大观园的后角门之间的空间进行了交涉。那么司琪出的后角门也在梨香院的西边,在大观园(荣府部分)的北院墙。宝玉还和守园门的婆子说了几句话,说明大观园的后园门也在大观园(荣府部分)的北院墙,在梨香院的西边。充分说明梨香院西院墙外的空间并没有被大观园占用。也就是说,大观园的北院墙和梨香院的南院墙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见图3.
大观园南院墙和正园门位置
前面论证,梨香院的南院墙外就是大观园。建大观园时“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荣禧堂、李纨房、东廊三间小正房等主人居住的房屋没有被占用,大观园应该就位于梨香院和李纨房之间的空间。大观园的南院墙应该就在李纨房的北边这一方位内。
在第十八回中,元妃进了大门、仪门往东去,然后经正园门进大观园。在第二十八回中,茗烟也是到东边二门处要宝玉的衣服。这说明去大观园园门要走荣府的东路,园门应该就在荣府中路、东路的这部分大观园南院墙上。
假如正园门在李纨院的北边,见图4;园门到李纨房后应有一个较大空间(园门前还有“辅仁谕德”议事厅,第五十五回),这个空间的西侧是凤姐院。.
第五十九回中,大观园前后东西角门皆关闭,“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王夫人大房之后是李纨房;这个“他姊妹出入之门”就属于李纨房后。
书中没有进出东西角门的描写,倒是有出入前角门的描写(七十七回)。正园门不遇大型活动应该是不开的;园门两侧应有东西两个角门,也称为前角门,平时出入走这两个前东西角门。从图4看,前西角门就属于王夫人大房之后,走此门去凤姐院、贾母院非常方便,在王夫人大房之后再设一个角门就完全没有必要。
书中第三回和第六回的描述来看,从王夫人正房出发,过正房后西界墙角门,进入南北宽夹道后,可经穿堂进贾母后院,或去粉油大影壁后的凤姐院。从王夫人正房出发,走李纨房后的夹道过西角门也可去凤姐院。见图2.
建大观园后,上述路线发生了变化。在第二十八回中,宝玉从王夫人处出发,“一直往西院来,可巧走到凤姐院门前”,然后来到贾母处。而从第三回的描述来看,宝玉走贾母房后的穿堂直接就到贾母处,完全不须走到凤姐院门前。见图2.
第三十回,宝玉从贾母这里出来,“往西走过了穿堂,便是凤姐的院落”,遂进角门,来到了王夫人上房内。本来,从贾母后院往东走过穿堂,进入南北宽夹道;往北是凤姐院,向东向南是王夫人上房。宝玉怎么会“往西走过穿堂”呢?这说明贾母后院东侧的穿堂在建大观园后应该走不通了。见图2.
所以,正园门并不在李纨院后。建大观园后,李纨院的北院墙应成了大观园的南院墙;李纨院的东院墙西挪,园门建在李纨院的东边。李纨院的西院墙也西移,不再保留南北宽夹道,原东院墙处的厢房移到西院墙处。原梦坡斋小书房被拆去,建了“辅仁谕德”议事厅。见图3.
李纨院西侧的南北宽夹道没有了,原贾母后院东穿堂不通了,从王夫人处去贾母院走不通,就在李纨院的西北角处新开了角门;从王夫人处去贾母处,走该角门,经过凤姐院前,走西边穿堂进贾母后院。
第十七回中,脂批“后文所以云进贾母卧房后之角门,是诸钗日相来往之境也。”从大观园园门处去贾母处要绕行,为方便众钗日相来往于贾母处,在大观园的西南角(即李纨房后西北方向)建了西南角门。第七十二回中,鸳鸯从这个角门出来回贾母处,顺路去了凤姐房;说明出这个角门后必定经过凤姐院门前。这个角门位于李纨房后,也就是“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
建大观园时,薛姨妈迁到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第十八回)。曹金钟在《考论》一文中也分析了此房舍位置。曾保泉图、葛真图将薛院放在了大观园的东北角处,甚至有人将薛院放置在荣宁府外,放在宁国府外的东北上,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第六十二回,当天是宝玉生日,宝玉清晨起来至前厅院中,行礼奠茶焚纸,后便至宁府中宗祠祖先堂两处行礼,然后到尤氏上房,行过礼后回荣府。先至薛姨妈处,后方进园来。说明薛院位于荣府以内,大观园外;宁府和薛院、大观园也没有相通的角门。
笔者在《大观园平面布局考论》[⑨](以下简称“《大观园》”)一文中,就“薛宝钗清晨回薛姨妈住处遇黛玉,被黛玉奚落”一节(三十四回),论证了薛宝钗是从北往南走,薛姨妈院应位于大观园南边。就“薛宝钗顺路去怡红院”一节(三十六回),论证大观园园门的东边有通薛院的角门。薛院就位于荣禧堂的东北方向上,在大观园南墙外,园门东边,和大观园东南处临墙有相通的角门。李纨院、薛院的北院墙就是大观园的南院墙。正园门就位于李纨院和薛院之间。见图5。东南、西南两角门正通向李纨院、薛院这两个内院。
六 大观园的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
在小过道子的描写中,脂批说:“伏得妙!”小过道子的布局还伏着内子墙的位置,即大观园西院墙的位置。
第十七回中,贾政等人在“曲径通幽处”下山,“再进数步,渐向北边,[脂批:细极。后文所以云进贾母卧房后之角门,是诸钗日相来往之境也。后文又云,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皆从此‘北’字而来。]”贾政随后来到了沁芳桥。贾政等人到了省亲别墅后道:“这是正殿了。[脂批: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按园不是殿方之基,西北一带通贾母卧室后,可知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诸钗始便于行也。]”
有人认为“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是说诸钗居住的院馆位于大观园的西北一带,并认为正殿位于大观园的正中,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笔者在《大观园》一文中,详细论证了诸钗居住院馆的位置,各个院馆分散于大观园内各处;正殿位于大观园的西北方位,并不位于大观园的正中。
李纨房属于荣府中路,正园门、翠嶂属于荣府的中、东路。沁芳桥应属于荣府的东路。贾政从翠嶂的“曲径通幽处”下山,来到了北边的沁芳桥。脂批说明“西北一带”是相对于通向沁芳桥的这个“北”而言。“北”这个点是指翠嶂的北边,属荣府的中、东路。作者在此处是用“诸钗所居之处”代指大观园,“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是指大观园内“北”这个点的“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
荣府后院的东路被大观园占用。梨香院西南角门相通的那条夹道被大观园占用;为了内院和后院的通行,只有走西边的夹道,凤姐院后的小过道子重新开通。第六十九回中,尤二姐去世后,贾琏等人抬着尤二姐从凤姐院出发,从内子墙一带抬往梨香院,就是走的小过道子,就是走的西边的夹道。夹道的两侧原为下人裙房,那么夹道东侧的裙房应被大观园占用。夹道的东侧就是大观园西院墙,相对外墙来说,就是“内子墙”。小过道子、夹道都属荣府的西路,大观园的西院墙应该位于荣府的西路。大观园的“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西北一带通贾母卧室后”,正说明大观园的西院墙应属于荣府的西路。.
脂批说“按园不是殿方之基”,正殿并不位于大观园的正中,而是位于大观园的西北方位。正殿的西边应属于荣府的西路,是贾母卧房的北边。正殿和荣禧堂、李纨房一样,属于荣府中路。正殿的后殿门正对大观园后园门,后园门正对荣府后门。大观园的后厨房位于后园门里头,在后角门和后园门之间。第六十回中,五儿在那边犄角子上一带地方逛了一回,便回到厨房内,五儿表述,“这后边一带也没什么意思,不过是些大石头、大树和房子后墙,正经好景致也没看见”。五儿说的房子后墙应就是正殿的后墙。
脂批说正殿处“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凤姐院的大部属于荣府西路,大观园的西院墙向南延伸,到了凤姐院后,转弯向东,在凤姐院的东边转弯向南,与李纨房后的大观园南院墙相接。从平面图上看,大观园的西北一带即正殿的西边一带就像一个刀把形的刀把,感觉就像多宽出一带来。如图6。
秦可卿住房、会芳园、大观园东院墙的位置
秦可卿在书中第十三回就去世了,但在其住房中发生的故事情节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第五回中,作者用浓墨重彩,极度渲染的笔调描写了秦可卿住房的奢华;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入睡后,在梦中到了太虚幻境,遇仙姑、饮仙醪,听红楼梦曲,看十二金钗册籍;与可卿在梦中柔情缱绻。但是秦可卿住房的位置却并不清晰。
在黄云皓图中,秦可卿房位于宁府东路。其实,宁府中路和荣府肯定同是堂寝五重的布局。在宁府正堂后身也是有后照房的;贾蓉、秦可卿是长房长孙长媳,就居住在这个房中。见图7。
贾氏宗祠是宁府西边的一个院子,“诸子弟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五十三回);丛绿堂和宗祠相近(七十五回),附近也没有下人住房,这说明宁府的整个西路应属于花园的范围,宗祠是花园内一个独立院宇。
第十一回中,凤姐从秦可卿住房出发,从里头绕进会芳园的便门。凤姐站在便门附近,“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然后来到天香楼看戏。
设凤姐出了便门是站在宁府的东路,“遥望东南”,然后来到了天香楼,那么天香楼就位于东路。秦可卿去世时就停灵在天香楼;为秦可卿出灵,会芳园临街大门大开。这样,宁府的东路就会全部属于花园。这样宁府的东路、西路等都属于会芳园的范围,这不符合常理。宁府的东路不应该属于会芳园的范围。
假如凤姐出了便门站在宁府的中路,视线阻挡,是无法看见东南的依山之榭的。所以凤姐从便门出来只能是站在宁府的西路,便门就在秦可卿院的西边。凤姐从便门出来,转过了一重山坡,来到了天香楼的后门。天香楼应位于西路;会芳园应只占用了宁府的西路,并且南北临街。见图7。
大观园占用了会芳园的北部,还利用了会芳园北拐角墙下的活水,大观园肯定没有超出会芳园的北院墙。在《大观园》一文中,笔者论证怡红院位于大观园的东南方位,该方位向南伸成了一个刀把形。“刀把”的西边院墙外是薛姨妈院;东边院墙外应是秦可卿房。这样实际界定了大观园的东院墙就是原会芳园的东院墙;也说明会芳园只占用宁府的西路。天香楼应和宁府正堂同属一个层次的建筑,建大观园后,“刀把”的南院墙外就是天香楼。见附件2《贾府建大观园后平面示意图》。
在贾府建筑布局的解读中,苦于种种矛盾无法解决,有人认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是重写意而不重写实的,有时为了情节的发展而放弃了对建筑布局的要求,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作者在读者不经意之处已巧妙布局了解读的线索。对红楼梦的解读,就是逐步解决谜团的过程,或许正是这种“迷宫”式的感觉吸引我们乐此不疲吧。
附件:贾府建大观园前、后平面示意图
[①]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52页。下引不注
[②]黄云皓:《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9页。下引不注。
[③]见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7、1309页。下引不注。
[④]王慧:《大观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下引不注
[⑤]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皆自冯其庸主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下引不注。
[⑥]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5页。
[⑦] 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⑧]曹金钟:《〈红楼梦〉中地点“矛盾”考论》,《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4辑,第84—118页。下引不注。
[⑨] 《大观园平面布局考论》
跟我们一起来读红楼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