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薛宝钗?

人设极好的宝钗为什么反而输给人设不如她的黛玉受欢迎?

有人评论红楼里钗黛平分天下,或者钗黛湘三足鼎立,这样看起来宝钗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说很高了。

可大家忽略了一点,宝钗在红楼里的人设是什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黛玉在红楼里的人设是什么?“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这样两个人设摆在一起,高低立现,但最后二人竟然平分秋色,为什么呢?

“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这段话两次提及黛玉不及宝钗,但是大家别忘了主语,这个“人”指的是“下人”。这个评论是宝钗一入贾府就得到的评论,被用来比较的两人有三岁的年龄差。

下人、主子都说宝钗好,但除湘云歪,书中似乎没有写过年轻的主子如三春、宝琴、岫烟等人主动去蘅芜苑,反而多次写到几人出现在潇湘馆,宝琴更是和黛玉亲厚异常。

从书外人的角度,为什么人设该是路人缘极好的宝钗最后却只是和黛玉平分秋色?

1.太爱说教了。对宝玉,经常劝他和往来贾府的官员交往。宝玉不喜仕途经济,说那些人是国贼禄鬼。但宝玉在湘云、宝钗面前的讽刺的那些人难道不是国贼禄鬼?贾府往来的都有哪些人?贾雨村(假语村),傅试(附势),单聘仁(擅骗人),詹光(沾光),胡斯来(胡事来)等等。这些人不是国贼禄鬼又是什么?

对黛玉,明明自己“《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全都看过,听到黛玉说了《牡丹亭》《西厢记》的句子就又是,“你跪下,我要审你。”,又是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自己七八岁读了那么多,至今还记得,别人读了几篇“就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你的反应是不是大了点?

对香菱、湘云,香菱满怀热情的学诗,湘云满怀热情的教诗,而宝钗却说她们“不守本分”,惹人笑话。

对宝琴,宝琴做了十首诗,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宝姐姐你是真不大懂?怎么在黛玉那里就懂了呢?

对探春,探春说《不自弃文》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宝钗立刻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对岫烟,见岫烟佩戴碧玉佩,又劝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除了宝钗不常交往的迎春、惜春,几乎个个都被她说教过!迎春没被她当面说教过,背后却被她说是个“有气的死人”。

2.太矛盾了。“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可这拙究竟守在哪里?每每引经据典,谁不知道宝钗无书不知?听戏曲,宝钗又是点绛唇,又是寄生草;悟禅机,宝钗又借南宗六祖比出“语录”;黛玉讽刺刘姥姥“母蝗虫”,宝钗又用春秋笔法做出一连串的注解;惜春作画,宝钗又列出长长的清单;探春管家,宝钗又语出《不自弃文》。

宝钗的守拙方式委实和别人不同,猜灯谜的时候,“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半日后再把谜底写上。写诗的时候,“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然后洋洋洒洒的一篇出炉了。

自己博学杂收,无书不知,每每劝别人却是女孩子家当以针黹纺织为事,作诗写字都是分外事。难道不是很矛盾吗?

3.太冷情了。宝钗可以热情到平日里送金钏旧衣穿,但金钏用来自证清白的死亡不过是她口中的井边玩耍落水的;和湘云亲如姐妹,但抄检大观园时,不说一声就擅自做主把湘云安排在稻香村;和黛玉情契金兰,似乎对宝玉无意,最后却是这个好姐姐和妹妹的恋人成其好事。

宝钗的人设是极好的,远超其他人。她没能做到一花独放,是因为她的人设是由下人设置的。在关键时刻,她总是跟不上她的人设。


作者古心,本名胡心静,江苏人。研读《红楼梦》多年,喜欢发一些关于红楼的文章和评论,喜欢和人共谈红楼。

山东红迷学刊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投稿请联系微信号:33089422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