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成知己

周五专栏:亲子与教育

文/高英       图/孙粲青

有人说得好:做父母,不仅要有爱,还要掌握爱的知识才行。养育孩子,在感性之爱的基础上,还需要理性的指导。家长首先要想好的是,自己想把孩子养成什么模样,希望拥有怎样的亲子关系?

养孩子,究竟是什么感觉?有人说苦,有人说累,有人说烦,有人说受罪……可是,也有人说虽苦犹甜,累并快乐着。最让人感动的是,有妈妈对孩子说你是我今生最好的遇见,如今,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同样怀胎十月,同样哺育子女,同样含辛茹苦,为什么为人父母的感觉差异就那么大呢?

大概,这些差异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父母育儿的态度;父母育儿的理念;父母育儿的方式,父母育儿的目标。然后,才是孩子的表现。许多人都会以为是孩子的表现决定了为人父母的感受,其实不然。相反,是父母的理念和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表现。

尤其是在今天,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更为频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父母对孩子表现的影响,前所未有地变得重要起来。

在诸多80后(甚至包括部分90后)及80以前的人们的记忆里,自己的童年这样度过: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一起疯玩,很少和大人混在一起。

曾经有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大人忙大人的事情,小孩玩小孩的游戏,大人和孩子仿佛隶属于两个世界,互不相扰。有时候,孩子跑到正在聊天的大人面前,大人就会说:“一边玩去,大人说话小孩不要听”;有时候,孩子不得不跟在大人身边,听着大人说话备感无聊会打哈欠。

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的确,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孩子们早已经改变,许多家长却没跟上。

新生代孩子为何与旧时代的孩子不一样?很简单,时代环境大为不同。无论是信息传媒的种种刺激,还是商品社会的浮华喧嚣,都给本应单纯的童年带来巨大冲击;无论是计划生育的政策局限,还是追求质量的育儿观念,都使得现在的家长加强了与孩子的日常联系。

于是,大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模仿;影视剧的闲言碎语,都会被孩子们牢记。时间一长,孩子通过耳濡目染就会沾染上不少成人习气。

我女儿所在小学的德育主任就曾经举过一例。去年他刚接手新的一年级,发现10后们更是不一样,富有个性不说,与老师打交道更是无所畏惧。一次,别的班级的小同学遇见他主动打招呼说:“老师好,我妈妈是家委会的!”这让他感慨不已,觉得现在的小孩善于交际,明显具有成人化气息。

我曾经有幸和05后们多有接触,对此也有共鸣。除了新一代孩子具备了超越前人的优点之外,成人世界中的溜须拍马、逢迎哄骗、利益交换已在一些孩子的世界中常见。

因此,家长们不可对现在的孩子持小觑心理,必须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提高养育水平,才能跟得上新生代孩子的发展。如果只是把老一辈人的育儿模式盲目照搬,说不定就有可能把孩子养成异己,使孩子在长大后与自己对立。

三四年前,我曾经在大街上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四十几岁的母亲抱住二十岁左右的儿子在那里哭喊,嘴里不断念叨着养大他多么不容易,曾经怎样辛苦劳作,曾经怎样为他付出过。母亲哭诉得撕心裂肺,儿子却如木头一般,旁边还站着他那呆若木鸡的俩同伴。

当我牵着女儿的手回家上楼时,听到后面传来杂沓的脚步声,一回头,是那个做儿子的人和同伴走在后面,不知他如何摆脱了他的母亲。此时,他一脸凝重,俩同伴继续不吭一声。后来他们进了三楼的一个居室,估计是在那里临时租房住。

我没有去探听这个故事的内情,但可想而知,那位母亲的哭诉绝非是第一次了,否则她的儿子及其同伴的反应不会那么冷淡。与其说他们在听那位母亲哭诉,倒不如说是他们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表演。

这件事带给我的触动很大,从此,我一再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成为街头那位失败的悲情妈妈。我开始不断学习亲子教育知识,逐步改善自己身为人母的行为习惯。我在心里,悄悄立下志愿——争取在女儿长大后不会对她说以下这样的话:

我生了你养了你,我的恩情你一辈子都还不清。

你知道妈妈当初养你有多难吗?你对得起我吗?

妈妈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不领情,真是白眼狼。

既然我生了你养了你,你就得听我的,就得依着我。

诸如此类。

要想避免以后说类似的话,自然要从现在做起。

父母恩深,谁都懂得。作为妈妈,实在没必要借此给孩子施加压力,只要你对上一代人持有孝敬之心,你的下一代被潜移默化着,就会同样对你不乏孝心。

生养孩子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不怕困难,尽职尽责,不能用自己的育儿艰辛,绑架孩子一生的情感,让其陷入自责,好像看不得孩子开心似的。

正常的父母都会为孩子付出很多,这样的付出不要整天挂在嘴边搁在心间,事实胜于雄辩。孩子如果不领情,就说明是自己对孩子没能好好教育,怨谁?

生养了孩子,并非控制和占有孩子一生的资本。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成为了独立的个体,再密切的亲子关系,都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保留适度的距离。

老一辈人常说的话,新一代家长已经不适合多说;老一辈人的育儿方式,新一代家长只能酌情借鉴。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变了,做家长必须与时俱进。

养孩子,不是放高利贷,要让孩子用一生来还;养孩子,不是生产商品,要不断算计成本和利润;养孩子,不是塑造奴隶或囚犯,要让孩子处处惟命是从。

现在养孩子,必须要有清晰的育儿理念——家长须想通为什么要养孩子,家长须弄清该如何去养孩子。

不知别人如何去想这些问题,我的个人偏见是:首先,养孩子的客观意义在于,既能延续自己的生命又有助于社会的繁衍生息;其次,养孩子的个人收获在于,可以通过观照新生命的成长过程,更加体会到生命成长的美妙,从而会把人生愈发珍惜;还有,养孩子的人生价值在于,在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里,可以培育出健康的人间亲情,照亮孩子温暖自己。

今后的社会,更加看重人格的独立和地位的平等,这无疑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窃以为:父母与子女,既是养育与被养育的客观施受关系,又是建立在骨肉亲情基础上可以互动的合作共赢的关系。我个人更喜欢的是,把孩子养成知己。

我和老公很早相识,很早相恋,依照当时的政策晚婚,然后出乎意料地晚育。原因很简单:一开始我想要孩子的时候,年轻的老公嫌有了孩子麻烦;等老公想通了,希望有个孩子时,我却怕耽误自学考研而不肯要。

如此拖延下去,孩子就要的更晚。如今我们同龄人的孩子,最大的已经结婚生子,小些的也已多数上了高中,可我们的女儿还在上小学。不过,回首人生时,我感到格外庆幸,幸亏这孩子要的晚,否则,我也有可能成为上文提到过的那类悲情母亲。因为,年轻时的我,见识上非常有限,犹如井底之蛙一般。

不过,尽管在我多读了点书、多了些阅历后才生了女儿,初为人母时我也是懵懵懂懂,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好在无关大的原则。在女儿五六岁时,我才开启有意识的育儿历程,之前全凭直觉和本能。

仅就育儿来说,我很庆幸当初主动辞去了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民办大学老师的工作。至今,有朋友夸我是个细腻的妈妈时,我会坦诚相告,这是因为我脱离职场闲出来的结果。想当初我上班时,早出晚归,只在睡前和女儿相处两三个小时,因为上课多,我常是累得在家不想说一句话,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在休息日,只能是被动地看着她自己玩。

那时,我对女儿的感情需求一点都不敏感,对她的反应相当迟钝,有时候她“妈妈、妈妈”地不停叫我,我居然也听不见。后来,经我侄女数次提醒说“姑,你没听到小朋友在叫妈妈吗”,我才终于能听见女儿的呼唤。

辞职后,我和女儿在朝夕相伴中增加了互动,我对孩童的内心世界逐渐深入了解,不知不觉中,就与女儿形成了“亦师亦友”的母女关系——这里的“师”,不仅是说我可以做女儿的老师,而且意味着女儿也是我的老师,例如,不可抱着侥幸心理闯没有车辆通过的红灯,就是在女儿的督促下,成为了我的新习惯。尤其在最近几年,女儿帮助我改掉了许多我自己察觉不到的毛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