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忆沧桑·记奋斗·颂辉煌”征文】田玲 ‖ 那些温暖的瞬间
朗诵:管郡希(成都广播电视台)编者按 2019年6月11日,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日报社向省直各部门、省属国有企业、各高等学校及各市(州)直机关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志办公室、团市(州)委发出“忆沧桑·记奋斗·颂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通知,同时向社会发布征集启事(点击此链接或下面征文启事图片,可查看征文要求及投稿邮箱,截稿时间:7月31日)。连日来,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7月2日,“四川省情网”开设“忆沧桑·记奋斗·颂辉煌”征文展示专栏,集中展示征集到的作品。7月6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部分文字及摄影作品(视频作品、音频作品因较大,在“四川省情网”展示),敬请关注!
那些温暖的瞬间田玲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难忘,七十载的斗转星移,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变化, 在这些巨变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党的政策如春风吹开了我们的幸福之花。回首七十载,有太多美好的温暖瞬间,而就在今年夏天,我因为陪伴母亲住院而经历的一些难忘的瞬间,一直萦绕于心。今夏, 一向身体健康的母亲忽然间晕倒,送去纳溪区人民医院检查,原来是高血压发作,高压竟然达到195,医生让我们赶快办理住院手续,不一会便打上了点滴,作为女儿的我请了假,陪护在母亲身边。
因为是内科,陆续送来的病人也都病的不轻,母亲只是高血压,在病房里不算严重的了。输了两天液体后,母亲的面色红润了许多,精神也好了许多,开始和临床的几位病友攀谈起来。八床陪护的是一位30多岁的王女士,只见她忧心忡忡的样子,她说她的母亲辛苦了一辈子,已经70多的人了,得了肝腹水,肚子肿的很大,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了,手术的时间定在明天,她很怕这么大年纪的母亲做手术会有风险,她悄悄地和我妈妈说:阿姨啊,以前都听说做手术要送红包的,不送红包,医生不一定负责。母亲也笑了:是有这样的传说吧,要不你还是悄悄地在明天手术前把主刀医生的红包送了,也就安心了,听说给你安排的主刀医生还是医术很好的呢,说是主任医生亲自主刀呢,都说他是老共产党员了,应该是很负责的吧。王女士如释重负地点点头:那就好,只要他能收咱的红包,咱也就安心了。九床的呢,是一位66岁的大妈,她说老伴是前天在地里干活时忽然晕倒了,送来医院检查说是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子,还有心脏有点问题。大妈也面露难色的对我母亲说道:哎,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我们乡下的也没几个钱,这住院不知道要花费好多钱呢。热心的母亲忙安慰大妈:老姐啊,你也不要太担心了,现在不是都时兴新农合了,给你们办了医保了吗?住院咱可以报销的啊!花不了太多钱,你啊,别太操心钱的问题,好好地治病吧,身体要紧啊!大妈将信将疑地说:医保倒是办了,不晓得管不管用哦,哎,咱老百姓生个病,就是怕住院费高啊!
第二天八床那位陪护的王女士很神秘地告诉我母亲说:阿姨,我的红包已经送出去了,主任收了,今天下午我妈妈的手术应该没问题了吧。我母亲笑了笑安慰她说:没问题吧,人家是主任医师,你放心吧,尽量把你母亲情绪安抚好,相信手术一定会很顺利的。下午八床的那位老人被推进了手术室,王女士在焦急不安中了度过了5个小时,终于她的母亲被推了出来,医生告诉她说手术一切顺利,让她放心,很快老人被输上了血浆。不一会王女士走过来告诉我母亲说:阿姨,主任把红包退给我了,他告诉我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忠于职责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是应尽的责任,上午之所以暂时收下红包,是怕病人心里会觉得不安和焦虑,会影响情绪,主任还很感概地说,要是每个病人都能完全理解并信任他们,那比送什么红包都温暖。看着满眼血丝的来病房再一次巡视病人的主任医生,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的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正是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好党员,好医生,才让我们的生活即使在病魔的困扰下,依然能够充满温暖和希望。
几天后九床也要出院了,大妈开心地告诉我妈妈说住了几天院,医保报销了大部分医药费,自己只出了很少一部分钱,大爷的身体也恢复得很好。大妈无限感概地说:还是咱们社会主义国家好啊,还是共产党的政策好啊,让咱农民也治得起病啊。
在陪伴母亲住院的这些日子里,那些难忘的温暖瞬间,让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我们老百姓期待的那些变化,好医生,好护士,好党员,改革开放的医保政策让我们老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看得起病,住的起院。虽然生病总是让人感到痛苦和沮丧,可是这些我们期待的变化,正如一束温暖明亮的阳光,照进心里,让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政策的温暖。这正是我们老百姓期待的改变。而这些改变,让我们时刻感受到了安心和幸福,感受到了这些改变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正能量和快乐!
作者简介 田玲,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泸州新闻网版主,泸州诚达公证处特聘文学顾问和记者,泸州市纳溪区先进作家,泸州市优秀作家。在《四川文学》《散文百家》《青年作家》《泸州文艺》《江阳文艺》《泸州晚报》《泸州日报》《信周刊》《酒城新报》《泸州作家》《泸州文化》《四川法制报》《警察文学》《泸州警察》《文化江阳》《乐山日报》《茅台文艺》《马边文艺》《多彩屏山》《大风顶》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八百余篇,并数十次在国家级、省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