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重度恶心呕吐,中医分型辨治和验方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成为“妊娠恶阻”。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多因脾胃虚弱或肝胃不和导致冲气上逆、胃失和降。若呕吐日久,浆水不入,伤及气阴,可继发气阴两虚的恶阻重症。

妊娠早期的轻度恶心择食、晨起恶心呕吐等为早孕反应,不作病论。妊娠恶阻为病状,大约占人群中1%。

病因病机

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可由素性肝旺,或肝热气逆,受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附肝,冲脉之气上逆,冲气夹肝火上犯逆胃,致使胃失和降所致;也可由素体脾胃虚弱,孕后经血不泻,冲脉气盛,冲气犯胃,胃失和降而致。这两种未及时治疗,可发展到气阴两虚型。

恶阻的原因主要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降低,饮食消化吸收减缓而引起反射性呕吐。精神紧张,情绪抑郁,对妊娠恐惧以及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人尤易发生恶阻。

临床表现

1.中医分型

(1)脾胃虚弱型 妊娠早期呕恶不食,脘腹胀满,全身乏力,头晕思睡,口淡或呕吐清涎,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2)肝胃不和型 妊娠初期,呕吐苦水或酸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精神抑郁,舌淡红苔黄,脉弦滑。

(3)气阴两虚型 恶心呕吐日久,出现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发热口渴,尿少便结,唇舌干燥,呕吐带血水样物,舌红,苔薄黄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2.西医分类

(1)轻度呕吐 呕吐反复发作,尤其在进食后,尿酮体阴性。

(2)中度呕吐 呕吐频作,不进食亦吐,吐出物为沫状黏液,或含有胆汁和血液,全身出现轻度脱水症状,可有口渴、皮肤口唇干燥、眼球凹陷,小便量少而比重增加,血红蛋白指数升高,体温略高,脉数、血压降低,体重减轻,血糖下降,尿酮体阳性。

(3)重度呕吐 体温升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精神疲乏,嗜睡,甚至昏迷、抽搐、黄疽、少尿或无尿,肝肾功能受损表现。

辨证施治

1.中药治疗

(1)脾胃虚弱型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或小半夏加茯苓汤。

(2)肝胃不和型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方药:加味温胆汤。

(3)气阴两虚型 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

2.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可辨证施膳,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1)脾胃虚弱 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药膳方:①砂仁肚条 砂仁末,猪肚,调料适量。猪肚洗净后入沸水中氽透捞出,刮去内膜;锅内加清水、葱结、姜块、花椒,放入猪肚,沸后用小火煮至肚熟,取出切成肚条。再用原汤烧沸后,放入肚条、砂仁末、胡椒粉、猪油、味精各适量,沸后用湿淀粉勾芡;②豆蔻生姜肉片 白豆蔻,生姜,猪瘦肉。豆蔻为末,生姜洗净切丝;猪肉切片,如常法炒熟后,放入豆蔻末,生姜丝,炒匀起锅即可,连续服食;③紫苏姜橘茶 苏梗,生姜,大枣,陈皮共煎取汁,代茶服饮。

(2)肝胃不和 治宜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药膳方:①滑石红糖茶 滑石,红糖,将滑石用布包扎,煎汁去渣,加红糖再煮片刻;②芦根竹菇汤 鲜芦根,竹,蜜糖适量。将前2味水煎取汁去渣,加蜜糖调匀服食。

(3)气阴两虚型 治法宜益气养阴,和胃止呕。药膳方:①鲜藕粥 鲜老藕,粳米,红糖或蜂蜜适量。藕去节,洗净,切薄片,与粳米、红糖或蜂蜜同煮粥,忌用铁锅煮,早晚餐服食;②西洋参茶 西洋参切薄片,泡开水,代茶饮。

3.针灸疗法

主穴足三里、内关、中脘,脾虚加上脘,肝热加太冲,痰湿加丰隆。手法补虚泻实,每天1~2次,留针20分钟。

名家临床验方汇总

治妊娠恶阻秘方

1 健脾和胃饮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党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3克,淡竹茹、法半复各9克,苏梗2.4克,砂仁3克(冲)、炙枇杷叶9克,煅石决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健脾和胃化痰、平肝降逆止呕。

【方解】妊娠恶阻,多系肝气上逆犯胃,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所致。故方用党参、白术补气,气充则脾健而胃强;竹茹、枇杷叶能清肺和胃,肺金清则肝气易平;砂仁、苏梗行滞利气;陈皮、半夏、茯苓化痰止呕;石决明之重以平肝降逆。如此则肝逆得降、肺得清肃,恶阻自可除矣。

【主治】早孕恶阻。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捷。

2 安胃饮

【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

【组成】藿香9克,苏梗、川厚朴、砂仁各6克,竹茹、半夏、陈皮、茯苓各9克,生姜计20滴兑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和胃、降逆、止呕。

【方解】妊娠恶阻,一般多因胃气虚弱、胃气不能下行反而随逆气上冲所致。方中不用苦寒之品,而以辛香和胃兼用降逆止呕之药,使胃气平和,逆气下降,则吐止胎安。本方系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以藿香正气散,橘皮竹茹汤加减变化而成。方用藿香、苏梗辛温芳香,理气和胃而除湿;厚朴宽中、降气、和胃止呕;茯苓渗湿益胃;砂仁、橘皮辛香理气和胃;竹茹辛凉和胃、降逆止呕;生姜汁味辛理气和胃而止吐;半夏辛苦微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方中诸药多具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其中尤以生姜汁及半夏之效果最为显著。生姜为止呕圣药,味辛主开主润,不寒不热,不入煎剂而兑服、其药性具存。盖辛以散之,呕乃逆气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故能止呕。捣汁用主治呕逆不能下食,散烦闷、开胃气,其效更速。半夏降逆止呕之功显著,可用于多种呕吐,但《本草纲目》中记载半夏堕胎,孕妇禁忌,因此妊娠恶阻应当慎用。但刘氏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方入半夏从未发现有堕胎者,而且疗效甚好。半夏虽为妊娠慎用药,因为“有病则病挡之”,所以方中用半夏,既能降逆止呕,又不影响胎气,所以用药在个人之妙用。

【主治】胃虚气失和降所引起的妊娠恶阻。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颇多,疗效显著。

3 祖传定呕饮

【来源】何子淮,《何子淮妇科经验集》

【组成】当归9克,炒白芍、桑叶各12克,焦白术、子芩各9克,苏梗6克,绿梅花、玫瑰花、砂仁(带壳)各3克,煅石决明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解】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以致肝胃不和,呕吐随作。方用清降之煅石决明为主药,清肝潜阳,降逆重镇而不损下元,砂仁带壳和气、降逆、安胃兼顾;桑叶清养头目而凉肝;归身、白芍养阴血、滋肝体;焦白术、子苓、苏梗清热强胃、宽中止呕;绿梅花、玫瑰花养阴柔肝。诸药合用,共奏平肝和胃、降逆止呕之功。盖孕妇冲任之血养血,储血日减,阴不足阳越横逆而犯胃,以致呕吐心烦。《临证指南医案》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法以降逆平肝,和胃止呕之方疗之,效果颇佳。待吐定胃纳转香,即宜清补以养胎元而善后。

【主治】肝胃不和之妊娠恶阻。

【加减】腹痛,加木香;腰痛,加杜仲、川断;挟痰,加枇杷叶;便秘,加瓜蒌仁等。

【疗效】临床反复验证,疗效颇佳。

4 健降止呕汤

【来源】朱小南,《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组成】焦白术9克,姜半夏、姜竹茹、橘皮、砂仁(后下)各6克,淡子苓9克,乌梅1枚,苏梗6克,左金丸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宽中、降逆清热。

【方解】恶阻由胎气上逆,影响脾胃而引起,治以健脾胃宽中,降逆清热为主。方用焦白术、橘皮、砂仁、苏梗健脾宽中;辅以姜半夏、姜竹茹、淡子芩、乌梅、左金丸降逆清热;诸药合用,降逆止呕之功颇著。

【主治】妊娠恶阻。

【加减】胃寒,去子芩,加生姜、伏龙肝;胃热,酌加姜川连、活水芦根;兼有呕血,加鲜生地、藕节炭以凉血止血,兼有腰酸,加杜仲、续断以固肾壮腰。

【疗效】屡用颇验。

5 化浊安中饮

【来源】唐吉父,《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藿香叶、老苏梗、姜半夏、大腹皮各6克,伏龙肝12克,老生姜3片、建兰叶3张、白蔻仁2克,新会皮6克,白茯苓9克,左金丸2克(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芳香化浊,和中降逆。

【方解】妊娠恶阻,一般分四型,其中以痰湿内留型为多见。方中以藿香、建兰芳香逐秽;陈皮、半夏、茯苓利湿化痰;伏龙肝、苏梗温中降逆;蔻仁宽中化湿而止呕吐,复以左金丸调和肝胃,故可使胃和而胎安。

【主治】妊娠剧吐,尤适于伴有倦怠嗜卧、渴不引饮、尿少便停、口甜等症状。

【疗效】治疗31例,痊愈30例,1例无效。治愈率为96.7%。一般于服药后1~2天即能见效,90%以上在7~10天内消除症状。少数患者愈后因饮食不当,情绪波动因素,偶有复发。

6 温中和胃饮

【来源】耿胎超,《千家妙方·下》

【组成】苍术、砂仁各6克,厚朴、藿香梗、桔梗各5克,陈皮、木香各6克,小茴香、益智仁各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汁,少饮频服,以不吐为度。

【功用】辛温化浊,温中和胃。

【方解】妊娠初期,肾精之阴济养胎元,肝失肾养,肝气姿横,胃气不降,故不食而吐。又肝脏之脉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恶阻之症多兼有寒热、口苦、胸胁胀满,少腹痛等症状。故方中以平胃散料以和胃降逆,加桔梗、木香以升清降浊;益智仁、小茴香辛香化下焦之浊气;砂仁、藿香梗以健胃止呕,诸药合用,能温化下焦,使清升浊降,中焦之气化健运,肝气而不上逆,其病自愈。

【主治】妊娠反应(呕吐)。

【加减】有热者,加黄芪;寒盛者,加吴茱萸;胎动不安者,加苎麻根;子宫少量出血者,加苎麻根炒炭用;腹痛者,加酒炒杭芍。

【疗效】临床验证多年,无论轻重,均可应手取效。

7 妊阻汤

【来源】程爵棠,《百病中医集验高效良方》

【组成】紫苏梗、姜半夏、制香附各9克,伏龙肝(先煎)、旋覆花(包煎)各15克,川黄连3克,生姜、大枣冬5克。

【用法】每日1剂,方中伏龙肝加水适量煎20~30分钟去渣取汁,再纳诸药入煎,沸后再煎(文火)10分钟,再如法煎1次,二汁混匀,少量频饮。

【功用】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方解】方中以苏梗、制香附、川黄连、大枣理气和胃,且川连有清热止呕之功;再入姜半夏、伏龙肝、旋覆花、生姜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主治】妊娠剧吐。

【加减】临证应用,一般以本方即可,若兼证重者,亦可随证加减。

【疗效】多年使用,奏效颇捷,屡用效佳。

【附记】服药后,呕吐止即停服,不可过剂。待吐止后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理善后,巩固疗效。

(0)

相关推荐

  • 生姜泻心汤——咯血,膈肌痉挛,妊娠呕吐,经行呕吐

    41咯血 王某,男,22岁.近因努力伤络,咳血反复发作,色鲜红,量较多,伴有口渴,心烦,便燥,舌苔薄黄,脉细数,拟方标本兼顾,先冀血止.旋复花9克,代赭石15克,甘草3克,参三七4.5克,生军末3克( ...

  • 怀孕呕吐...安胃饮...刘奉五

    7.安胃饮 藿香9克,苏梗.川厚朴.砂仁各6克,竹茹.半夏.陈皮.茯苓各9克,生姜汁20滴对服. 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胃虚,气失和降所引起的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系指妊娠初期,胎气上逆,恶心呕吐不止 ...

  • 胆结石从中医分型辨治

    2012-05-31 胆结石是指胆囊和(或)胆管内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及钙等)在特定情况下由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某些成分析出.沉淀.凝集成核而形成石状物的疾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 ...

  • 王付经方研究;低血糖症从中医分型辨治

    低血糖症(hypoglycemis)是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而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㈠ 心阳欲脱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心悸,大汗不止,头晕目眩. 2.辨证要点 ...

  • 王付经方研究;甲状腺炎从中医分型辨治

    根据甲状腺炎致病原因与临床表现分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和产后甲状腺炎等. ㈠ 热扰肺卫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甲状腺肿大,咽喉疼痛,发热. 2.辨证要点  咽干口渴,舌质红,苔薄 ...

  • 王付经方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从中医分型辨治

    王付经方研究 慢性疲劳综合症(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以肌肉酸痛,淋巴结痛,咽痛,头痛,关节疼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为主的一种慢性疲劳性疾病. ㈠ ...

  • 结缔组织病从中医分型辨治

    作者:王付  发布时间:2014-12-03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1399 王付经方研究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以对称性疼 ...

  • 中医分型辨治痛风的中药经验秘方④

    肝肾亏虚型:病久屡发.关节疼痛.局部关节变形.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弦或细数,治则: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味:熟地.杜仲.牛膝. ...

  • 中医分型辨治痛风的中药经验秘方③

    痰浊阻滞型: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伴有目眩,面涪足肿.胸脘痞闷.舌胖发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治则:健脾除湿,祛湿通络.方用苡仁汤加味:薏苡仁20克,桂枝.麻黄各6克,川芎.苍术. ...

  • 中医分型辨治痛风的中药经验秘方②

    瘀热阻滞型: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肌肤干燥,皮色暗黑,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治则:活血化瘀,健脾利湿.方用桃红饮加味:桃仁20克,红花.川芎. ...

  • 中医分型辨治痛风的中药经验秘方①

    临床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痛风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患者可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用. 湿热蕴结型:下肢关节突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小便黄.舌红.苔黄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