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学好了是励志,学不好是东施效颦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2010年1月30日,
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怀抱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
记者 周科 摄
图片来源:网络
1/
照片摄影者记者周科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在这张照片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我承认他说的没错,单纯从一个母亲怀抱孩子的角度而言,照片确实展现出这位母亲的“刚强”。或许因此,这张冲击力极强的照片荣获了人民摄影“金镜头”2010年度全国摄影金奖,同时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
转眼之间8年过去了,周科企图寻找照片中这对母子,可是至今没有找到。
我要说的不是这些。
8年前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感触,因为那个时候在春运的火车站点、汽车站点,这种现象与形象随处可见。
8年过去,再看这张照片,我看到得只有这位年轻母亲的无奈和心酸。从她背负的粗陋的行囊,从她手提的破旧的背包,从她无助的拖起襁褓的手臂……我只见到她内心的彷徨与无望,我看不到信念与坚强。
我忍不住问:
她的家乡在什么地方?
她的梦想在什么地方?
她的幸福在什么地方?
……
孩子的父亲在什么地方?
她手中的孩子,未来在什么地方?
谁能给她答案!
谁又能给我答案?
据说,周科找了她们8年,却依然没有找到她们,没有走入这张照片和摄影者寻找之途的跟她们相同命运的人到底还有多少?谁能告诉我准确数字?
2/
2009年1月14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将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现价总量修正为257306亿人民币,按平均汇率计算,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009年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0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
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照片拍摄于2010年1月30日,在这些辉煌的数字面前,照片中年轻的母亲为何还依然是如此处境?属于她的美好、快乐、幸福……都在哪里?
8年过去了,我真心祝福照片中的母子早已经过上了不再被生活压弯脊梁的日子。
安稳,知足,她们就可以不再颠沛流离,她们就可以不再出现在记者的镜头里。
在一个粉饰太平成为主流呼声的时代,一个女人成为背负如此重担的母亲,不是这个母亲有多么伟大和感人,而是这个现实让人太寒心。
愿这样“感人”的照片早日绝迹。
3/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距今300余年前的清朝诗人袁枚这首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以至于达到了刷屏的效果。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突然发现这首诗刷屏和周科那张照片的刷屏,有惊人的相通之处。
乡村的孩子遇到梁俊这样的老师是幸运的,遗憾的是这样的老师凤毛麟角,而那样的乡村孩子无计其数。
周科的镜头,承载不了几个被生活压弯脊梁的年轻母亲,再美的音乐也承载不了无计其数需要音乐和未来的乡村孩子。
在现实面前,周科的镜头和梁俊的音乐都显得那么单薄无力。
袁枚这首小诗确实可以从励志角度解读,可是如果了解了袁枚当年那种锦衣玉食充满闲情逸致和风花雪月的生活,如果了解了袁枚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的“性灵”主张,你会自然感受到这首小诗背后更多与励志毫无关联的别种意味。
诗为心声,诗言志。只有一个生活无忧,风流自在,既有才情又有闲情逸致的人才会写出这种淡然、不假雕琢、清丽空灵的诗来。
一个被生活所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哪里又可能从一粒粒苔花中看到诗和远方?
这首诗之所以借助一档节目流行起来,只是因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两句天然呼应了弱小者、失败者、贫穷者、无助者……的内心,有希望有勇气总是好事,也总是值得宣扬的事。
事实上,我本人对袁枚这首小诗并不推崇,更没有从这一句流行的诗句读出振奋人心的感触来。相反,我却或多或少读出“东施效颦”的味道。
我更喜欢微信公众平台登录页面这句话: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自己活成自己,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当照片中被生活压弯脊梁的母亲,当无数乡村孩子,都拥有了“力所能及”的生活条件,他们才能开放成他们自己,而不是空喊一句励志的诗歌,依然睁着渴望幸福的近乎绝望的眼睛。
4/
袁枚当年写《苔》,一共写了两首,刷屏的这首是其一。
其二是这一首: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东方每天都会被朝霞映红,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
因为有光,才有阴影,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天太阳的光芒是我们渴望的一样,普照大地。正是这样的结果,才成就了红叶的红,和青苔的青。
人生与此毫无二致。
回到周科的照片,我同情照片中这位年轻母亲的处境,但我发自内心的推崇她在贫困生活面前的坚强。
我也应该相信,阳光终有一天会温暖的照耀在她身上,她孩子的身上,以及无数的正渴望音乐和美好未来的乡村孩子身上。
<EN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