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皖南】朱仙镇与亳州花戏楼
从开封前往安徽绩溪的途中顺路游览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经济曾极度辉煌、历史文化曾甚为厚重的两个古镇,即中国明清四大名镇之一、岳飞布兵大败金兀术之地的河南朱仙镇(四大名镇的其他三镇分别为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江西景德镇),和有着“中华药都”之称、诞生过老子、庄子、曹操与华佗等历史名人的安徽亳州。
朱仙镇,明、清时期曾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但眼前这个中原古镇已经沦为一个极为普通、毫无特色的小镇,让人有些失望。好在近年来在镇北引水开园复原了鼎盛时期的古镇—启封故园,虽为近期的复原景点,但在这个占地近千亩、尚未完工的景区中你可以体会到朱仙镇厚重的历史与昔日的辉煌。
朱仙镇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春秋时镇东南筑有启封城,这时的朱仙镇已经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点。北宋末期,首次出现了见诸史料记载的"朱仙镇"称号。明清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河的开通,成为"南船北车"的转运处和货物集散地,经济发达,商业繁荣,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清代嘉庆、道光之后黄河漫溢贾鲁河,朱仙镇逐渐衰落,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贾鲁河终被沙填,舟楫完全不通,加之京汉铁路、陇海铁路先后通车,交通路线大转移,朱仙镇水运优势不再,走向没落。
楼台亭阁处处可见,无论是作为商铺饭馆,还是作为客栈歌楼,对于朱仙镇这个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唯一的承担着生产生活需求和物资转运的水陆转运码头来讲,,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来往船只遍及河道,商贾客家摩肩接踵,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历史上朱仙镇几盛几衰,皆因水运,可谓"盛也漕运,败也漕运"。
水乡自然桥多,鹊桥、穹桥、凤凰桥、通海桥、潜龙桥、状元桥、信义桥等,造型都不错,很是上像,很多桥还流传着美好的历史故事。
潜龙桥。1785年,乾隆皇帝在纪晓岚、河南巡抚毕沅陪同下,巡视了贾鲁河下游的朱仙镇,并下榻清真寺。当时乾隆皇帝下旨令河南巡抚在朱仙镇再修一座大拱桥,方便百姓出行。后人为纪念一历史事件,把乾隆皇帝修建的桥称作"乾隆桥",为避讳帝王字号,便谐音称"潜龙桥"。
状元桥。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喜欢读书。宋重和元年,赵楷才17岁,他偷偷地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非凡异常,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夺得头名(状元)。宋徽宗为鼓励众皇子读书,赐赵楷黄金千两。赵楷以朝廷赈灾的名义赐予遭受黄河水灾严重的朱仙镇一带,用剩下黄金建造了一座桥,老百姓称它为状元桥。
四面牌坊,宽10.8米,高11.43米,进深10.8米,是一座很气派的建筑。大牌楼是开封历史的浓缩,四面牌坊上的四组词语漕运码头、朱仙大捷、年画鼻祖、豫剧之源就是对朱仙镇历史的高度概括。此景观的设计似乎有些效仿安徽歙县的许国大学士石坊,那是一个明代的四面牌坊。
如今看似有些平庸的朱仙镇,在近代历史上却曾发生过两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曾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即岳飞大战朱仙镇与李自成朱仙镇大破明军。这两场大战及大战前后发生的事件,都曾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纪录。
朱仙镇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与汤阴(岳飞故里)、鄂州(岳家军长期驻扎地)和杭州(岳飞蒙难地)的岳飞庙统称为全国四大岳飞庙。南宋初年,抗金英雄岳飞曾率兵在此大败金兀术,收复淮北大片失地并可进而直捣黄龙,在这片大好形势下,并不想迎回徽钦二帝的宋高宗在宰相秦桧怂恿下连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兵返回淮南,岳飞无奈,拜别阻止撤军的当地百姓长叹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葬送了大好形势,并在一年后被害于狱中。
岳飞庙坐北向南,为三进院落,外廊呈长方形,整个殿堂恢宏庄严,碑亭林立,刻绘塑铸,丰富多彩,曾吸引于谦、乾隆皇帝、杨成武、朱穆之等历史名人到此赡分留墨。现已修复山门、门前照壁和“五奸跪忠”铸像。庙内的碑碣十分有名,有《道紫崖张先生北伐》、《满江红》等碑,字体苍劲奔放,为碑中上品。
亳州,别称焦邑、谯城,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与河南省商丘、安徽阜阳、淮南、淮北、蚌埠接壤,历史文化名城,是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的故里,在明清时期曾是中原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享有药都之美誉。这里的历史景点包括花戏楼、曹公祠、曹操家族墓、曹操运兵道、华祖庵。。。。。
花戏楼,原称大关帝庙,也称山陕会馆,始建于清顺治13年(1656年),由山西商人王壁和陕西商人朱孔令发起筹建。花戏楼虽以舞台建筑而命名,但却是以中国雕刻艺术之大成而闻名。园内大戏楼遍布雕塑,均为戏文,雕刻精细,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花戏楼以其表现数十出戏文掌故的砖雕、木雕、彩绘闻名于世,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戏楼有"三绝"。一绝是正门前两根铁旗杆,每根重12000斤,旗杆高16米多,直插碧空白云间。
第二绝在山门,一座砖石结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镂空立体水磨砖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
第三绝是木雕,分为普通木雕和大木透雕两种,遍布大戏台前后左右。
华祖庵,始建于唐天佑元年(904年),是为祭祀中国东汉时期的医药学家华佗建立的庙祠。因庙的历代住持皆为女僧,因此成为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