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NFC邮票发行背后,NFC技术的“有限性”创新

暴露年龄地说,我最后一次写信应该是上大学的第一年。那时宿舍还没有普及电脑,还有远方的同学还愿意写封长信交流“思想”。很快,那个叫“动感地带”的套餐开始风靡校园,短信、QQ、人人网在同学中间流行,而愿意写长信的人却“失联”了。

和长信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个“不出收据、不给查询、不管赔偿”的邮政平信系统,以及平信上小小的邮票。如果不是集邮爱好者,我们在生活中几乎也看不到“邮票”的存在了。

最近,中国邮政首次发行了一套含有“NFC芯片”的邮票,着实让人有一种“回忆杀”的感觉。

这套邮票是中国邮政特别制作的《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邮票纪念张,邮票内置了NFC芯片,植入了特殊代码,确保每一张芯片邮票都是独一无二的。用官方的说法是这一芯片邮票“体现了高端防伪工艺技术优势,也满足了防伪溯源、信息化应用等方面需求,是中国邮政邮票发行中的重大创新,也走在了世界邮票发行与印制的前列”。

在如今纸币都在失去应用场景的年代里,邮票发行还能有如此“前瞻性”的创新之举,确实让我们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信息数字技术的进步在快速地淘汰那些过时的沟通工具,但新技术有时候又能赋予一些“旧物件”以新的玩法。

NFC技术曾经一度被IT也寄予厚望,然而在现实中却遭遇了略微“难以落地”的尴尬。这一次在邮票中植入NFC芯片,给了我们一种“万物即可NFC”的感觉。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感觉,还是未来真有场景爆发的可能,值得探讨一番。

早已“无处不在”的NFC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是一种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而来,一般是由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以及点对点通信功能,含有NFC技术的设备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

所谓日用常行而不知。事实上,NFC技术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及应用。日常,我们所使用的公交卡、门禁卡、具备闪付功能的银行卡、ETC以及POS机等,都基于NFC技术的应用,不过每种卡片和支付设备都只具有单一的功能,这也是我们出门可能要带各种卡的原因。

NFC的工作模式分为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主动模式是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比如两台NFC手机)相互发射数据时,都必须主动产生射频场,也就是设备都需要供电才能产生射频场,这样可以实现快速连接的点对点的近距离网络通信。但这类场景我们很少用,因为我们有Wi-Fi、蓝牙等一系列高效传输网络。

被动模式,就是发起设备需要供电来提供射频场,将数据发射到NFC目标设备,利用主设备的射频场获得电能,以此来接收并再回传数据给主设备。这种模式大多时候应用在卡模式和读卡器模式当中,我们经常用来刷公交卡、门禁卡、银行卡等等……

光是罗列这些卡就让人累觉不爱了,是不是有一种办法让我们把这些卡通过一个NFC设备整合起来呢?当然有的,那就是NFC手机。

现在大多数中高端的手机都会自带NFC功能,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有过体验。根据我个人体验,最方便的就是通过NFC手机绑定公交卡,除了出门少带一张卡,进站上车刷卡明显要比扫二维码方便。因为不用打卡手机应用,调用二维码,直接拿手机背面贴近就可以,但是识别度略微低于传统公交卡,常常出现“摩擦”半天也刷不上的尴尬场景。

另外,NFC手机还可以支持对银行卡、身份证的信息读取,也可以用来绑定小区门禁卡、家门卡、甚至校园一卡通。但是受到IC卡类型、硬件型号、API接口等限制,很少有人的NFC手机能够打通这些关卡。

而NFC技术最被寄予厚望的其实是移动支付领域。由于NFC采用小于10厘米以内的点对点非接触式数据传输,它的传输效率不及蓝牙,但是连接、识别速度和安全性非常高,其技术本身已经成熟,早先受到银联、三大运营商以及手机终端厂商的一致青睐。

不过由于移动支付的利益实在太过诱人,移动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行、软件服务商和线下商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前期各自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推荐标准,标准的分裂造成NFC移动支付在前期发展缓慢。等到2012年标准统一,NFC相关硬件开始普及,却不想遭遇第三方支付所支持的二维码支付的崛起。

完成NFC“刷一刷”支付,至少需要用户这边手持一台NFC手机,消费中商家也得有非接触式POS机这类NFC终端,属于典型的“硬件解决方案”,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很难完成移动支付。而二维码的“扫一扫”,几乎都是软件端实现,最大成本可能就是打印一张收款码,就连煎饼摊都可以轻易实现。所以,无论从便捷度、硬件成本、推广成本来看,二维码支付都比NFC近场支付远胜一筹。

其实也不是NFC不努力,NFC也曾经风光无限,快捷、灵敏、安全性高都是其技术优势,NFC手机支付在日韩的渗透率达到50%到70%,但是在中国却正好遇到二维码支付这一新物种,相比之下,二维码的“便利性”就把NFC移动支付掀翻马下。

几乎输掉移动支付场景的NFC技术,还可以有哪些场景呢?这次的NFC芯片邮票是一次不错的跨界尝试。

让邮票拥有“身份”的NFC芯片

这次发行的纪念邮票是怎么跟NFC功能联系起来的呢?

据介绍,这套邮票纪念张是首次在传统的印刷工艺中加入了120μm超薄的NFC芯片,采用高级安全加密技术写入数据,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解锁,确保信息存储的安全性,NFC芯片ID和邮票序列码、荧光暗码实现一一对应,使得每一枚纪念张都独一无二。

购买邮票的消费者可以安装中国邮政APP,使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邮票中的“40”字样,就可以读取唯一的芯片ID,邮票编号、精选邮票册的H5,可以实现查阅电子邮票,在传统的欣赏、研究和集藏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的互动体验。

更具前瞻性的是,内置NFC芯片还可以记录每一次读取的信息。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可以实现消费者使用分析,市场云推广,防伪追溯和电子防伪等功能,为发行区块链邮票打下基础。

从官方透露的信息来看,每一个纪念张拥有一个唯一芯片,但邮票本身并不包含这个芯片,也就是说这套纪念张真的只是买来“纪念”和收藏,不是拿来寄信的。而是官方还为这个邮票今后的流通、保值增值余留了空间,能够记录这张邮票的流转记录,就如同当年那些名画收藏家喜欢在画上盖印章的“炫耀”功能。

因为不是集邮爱好者,我们可能猜不到这套邮票在未来的增值空间有多大,但是这套可防伪、可溯源、可上线的应用玩法,是否可以“借用”到其他旧物上,来一场“万物即可NFC”的尝试?

NFC技术的“有限性”创新

公允地来说,邮票内置NFC所实现的功能,其大多数可以用一个二维码来替代。二维码也具有唯一性、防伪性,可以实现扫码获取防伪验证、电子邮票读取,以及互动H5体验,其成本也自然要远远低于内置NFC芯片,而且其使用寿命要远远大于NFC芯片(一般最多是10年期限)。

但是反过来想,因为邮票本身具有艺术收藏属性,要是在纪念张上面直接印刷二维码,实在是有碍美观,另外二维码如果出现污损,就很难恢复,读取的可靠性不如NFC芯片;此外,NFC芯片独有的溯源记录功能,这是二维码所无法具有的功能。

以此来看,“万物皆可NFC”的愿望可能过于夸张,但是NFC芯片还是可以与众多物品进行整合使用,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不能是成本太低、一次性使用的物品,特别是快消品,这些物品想要附加信息,都可以用二维码这样极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2、不能是保存信息太长的物品,如果时间超过十年,NFC芯片就很容易失效,保存的数据也会丢失。

3、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物品有一定的使用期限,需要用户高频使用来调取信息,而且考虑到美观等因素,不适合在表面张贴二维码。

当然,以上标准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包含NFC芯片的可定制卡可以作为智能标签,写入相应的信息,方便NFC设备进行读取,比如将家里的WiFi密码写入标签,方便亲朋好友用手机扫码直接连接Wi-Fi,省了挨个告知、输入的麻烦。在车内贴上智能标签,可以用手机触碰,实现手机切换静音模式、驾驶模式等。当然,这个实用性并不高。

“万物NFC”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智能餐盘,在每一个餐盘中植入NFC芯片,每一种餐盘设置不同的价格,就餐者只需要把餐盘放置在收银台,底部的NFC感应器就能准确识别每个餐盘的价格,每单结算只需不到2秒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总价,让就餐者刷卡付款即可。

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加快结算速度,减少排队,也能让商家减少人工开销,减少结算误差,还能为商家提供菜品的销售数据,减少浪费和丢失等问题。

与NFC邮票类似,未来NFC芯片可以植入到玩具手办、品牌球鞋、限量款皮包衣服、工艺品等需要“验明正身”的高价值的收藏物品当中。也可以植入到共享汽车、共享空间、共享物品等场景中,主要为设备使用提供使用数据记录,而用户也可以避免使用个人信息的账号登陆等隐私问题。

总体来说,NFC技术确实有些“生不逢时”,只要有二维码能够张贴的地方都可以替代NFC的大多数功能,即便是信息记录也可以由APP的账号体系来替代。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些不方便张贴二维码,或者是物品本身需要采集数据信息的物品,都可以使用NFC芯片来替代。

但NFC想要在未来更多场景普及,仍然会困难重重,从商业成本和应用便利性就为其划定了有限的使用范围。“万物皆可NFC”,也仅有一些“旧物翻新”的噱头。

就如这套邮票纪念张,大概率都会躺进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册里,而邮票的收藏期限无论如何也有个几十年,到时候拿出来送人或出售,NFC手机还能不能刷出数据,就值得怀疑了。

(0)

相关推荐

  • 拿着自带邮票寄信被拒,理由是假邮票太多,需要寄信人自己去鉴定

    2020年10月10日,有网友"東北第一仙"反映,在吉林市邮局寄信时,被告知不能使用自带邮票,如要使用,需要去集邮部门鉴定.到了邮局的集邮部,集邮部却拒绝鉴定,折腾一圈该名网友最终 ...

  • 工行供应链金融创新:卫星定位、NFC防伪、RFID盘点

    移动支付网 作者 佘云峰:2020年,在9个试点地区,共有65个创新应用对外公示,其中,59个应用有银行参与,银行的参与度超90%. 其中区块链与物联网可以说是近年来最火热的技术和应用领域了,那么两者 ...

  • 更先进的NFC怎么就败给了二维码

    现在的移动支付, 更多的都是指的微信.支付宝扫码, 手机厂商们基于NFC的各种Pay却没什么声音, 按理说各手机巨头没理由输给微信.支付宝的, NFC和扫码之间的对抗, 比的都是什么,最后谁又会胜利呢 ...

  • 【防伪科普】高端防伪技术有哪些?高端防伪标签公司有哪些?

    什么样的防伪技术算是高端?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先说明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标准:造假者仿冒难度越高,消费者参与越方便,防伪技术越高端,防伪效果越好.造假者难仿冒和消费者易识别两者兼得,是防伪的最高境 ...

  • 2015深圳国际金融移动支付论坛圆满落幕

    Apple Pay将全球的NFC移动支付应用推向了新的热潮,有人高呼着"无卡支付时代即将到来".而全球银行业都在大力推进从磁条卡到金融IC卡的升级换代工作.以手机为载体的NFC支付 ...

  • 营销数字化案例100篇之90:数字化技术加持国台酒防伪溯源

    国台酒业营销数字化的需求 按照国台酒业(下称"国台")董事会的规划,2021年将是国台的数字化元年,要用数字化为全产业链插上腾飞的翅膀.国台应用数字化赋能手段,通过全产业链应用数字 ...

  • NFC的发展历程及防伪溯源防窜货应用

    NFC,即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的非触控式的互联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目前已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 ...

  • NFC更先进 可为何扫码却横扫市场

    最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无现金城市的行列,包括杭州.武汉等等,但是细心观察的朋友可能发现了,现在的移动支付,更多的都是指的微信.支付宝扫码,但是手机厂商们基于NFC的各种Pay却没什么声音, ...

  • 新中国首枚国印诞生记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新中国创建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领导 ...

  • 往昔|王琇瑛:中国首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READING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表彰国际护理界人员而设的最高荣誉.1907年第八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正式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1912年第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颁发了首届南丁格尔奖章.国际红十 ...

  • “拒绝掠夺文物”的传教士,发现了中国首枚人类化石

    赛先生 启蒙,探索,创造. 81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ADING 导读 中国这片古老又神秘的土地,从马可波罗时代以来就吸引着西方世界的目光.到了20世纪初,外国的探险家们一次次踏上中国的国土.在中 ...

  • J.169【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J169.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 1990.08.01发行      全套2枚      发行量2049.15万套 (2-1)        8分   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花       ...

  • 蓝箭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 未能入轨

    雷帝网 雷建平 10月27日报道 今日下午4点整,民营火箭制造研发商蓝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 朱雀一号搭载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节目定制的微小卫星,要 ...

  • 马里与中国建交60周年邮票发行

    中马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在马里开国总统莫迪博·凯塔纪念馆隆重举行,中国驻马里使馆.马方政府及各界人士出席.活动中正式发布中马建交60周年纪念封和纪念邮票.公司设计并执行项目管理任务的援马里巴马科大学卡 ...

  • J169《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首日封

    J169《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首日封

  • 特18——新中国首套儿童邮票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使我国邮票图案设计的更加美丽,民族风格更为强烈,在邮票设计中彩色图案明显增多,其中特18"儿童"邮票是最为典型的一套.特18"儿童"邮票 ...

  • 特18儿童邮票发行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使我国邮票图案设计的更加美丽,民族风格更为强烈,在邮票设计中彩色图案明显增多,其中特18"儿童"邮票是最为典型的一套. 特18"儿童"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