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剧共赏:带你走进真实的红旗渠,这些尘封的秘密你知道吗?

央视热播大剧《红旗渠》自播出以来,好评不断、讨论不停。人们似乎又被带进了那个热火朝天的难忘岁月,似乎又重新走进了那些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剧情在向前推动,故事在不断讲述,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故事为什么如今却始终历久弥新?为什么总让人荡气回肠?为什么能让人热泪盈眶?为什么又叫人久久难忘?这可能不仅仅是电视艺术的魅力,更多的是来自红旗渠本身的引力。看着电视剧中的红旗渠,可能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上的展示,如果等你真正到了红旗渠,面对万仞壁立、悬崖陡峭的太行山,你可能不仅会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更多的可能更是一种难以想像的惊叹。

红旗渠工程的正式动工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那个时候,正是国家经济最艰难的时期,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干旱持续,粮食欠收,许多地方都处于饥荒之中,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河南省安阳林州市(当时叫林县)更是如此,历史上就是一个缺水少雨的地方,几千年来,当地人饱受干旱的困扰,虽然其间也修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渠,但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水的问题始终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了百姓的福祉,为了子孙万代,带领大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人间奇迹。

红旗渠的规模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数据。通过最原始的人力物力投工投劳,利用原始的劳动工具,共削平大大小小的各类山头1250座,架设水渠所需的各类渡槽151座,开凿各种隧洞211个,沿途修建各类建筑物12408座,开挖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仅渠的主干就达70.6公里,大大小小的进村支渠加在一起足足有1500公里之多,这不仅在中国创造了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更是一个千古大工程,可能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抄袭者可耻)

红旗渠的英文名叫Red Flag Canal,其水源来自于浊漳河,该河位于平顺城北25公里处一条横贯东西的峡谷内,长54千米。河水流量最大可达1400立方米/秒,澎湃翻涌,一泻千里。为引漳入林,林县党和政府与当地老百姓一道,付出超出常人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努力。当时国家、河南省、市都无钱支持地方修渠引流,当地百姓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全家老少齐上阵,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推动独轮车、抡起大锤头,大家吃住在工地上,自已带着自制的工具,在太行山的山腰上逢山开洞、遇险架桥,用鲜血甚至无数人的生命在太行山上修起了一座生命之渠、英雄之渠和时代之渠。(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抄袭者可耻)

电视剧《红旗渠》在情节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展现,但与现实的建设可能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当年的那种艰辛和困难,又岂能是一部电视剧能够全部展现的呢?在当年修渠的地方,为解决现场吃住的问题,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大家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当铺草,真是铺地盖天。几块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在10年的修渠中,住地再难再苦,可是整个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这是现在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也是让我辈无限敬仰的。(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抄袭者可耻)

红旗渠的干渠共分总干渠、第一干渠、第二干渠、第三干渠、英雄干渠、红英干渠、淅南干渠、桃园分干渠、红英南分干渠、红英北分干渠;支渠共分灌区支渠、英雄干渠支渠。在红旗渠建造过程中,无数英雄儿女将生命将给了大地,化着了太行山上的一棵青松,永远守候着咱们的英雄渠。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参与群众7万人。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抄袭者可耻)

看着电视剧《红旗渠》,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的情景,让自己仿佛更加身临其境,心中装满了无尽的感动。几十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当年为修建红旗渠而无私奉献的人们,络绎不绝的人们纷纷来到林州,走近了太行山、走近了红旗渠,默默地缅怀这些英雄们。大家或许在想,今天的林县,也绝非昨日可比。但今天的林县,又岂敢忘记过去?因为,没有过去的努力,又怎么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抄袭者可耻)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们这些后人们,又该怎样去努力?去为咱们的后人们创造更多的乘凉空间呢?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