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悲剧!这种水果吃错很要命,肾不好的尤其要小心

又一起悲剧!这种水果吃错很要命,肾不好的尤其要小心

北青网
10-20

《本草纲目》上记载:杨桃其形甚诡异,状如田家碌碡,通常有五条剑状脊棱。杨桃就是长得这般出挑,与众水果大不同,有棱有角有个性,玲珑剔透星星状。

民间甚至还有些杨桃小偏方,嗓子哑喉咙痛,杨桃蘸盐吃;口腔溃疡口角炎,杨桃榨汁喝;晒黑了长斑了,杨桃片来敷脸。讲究的会切成一片片五角星慢慢吃,我就直接吃,酸酸甜甜好过瘾。或者切小了放酸奶里一起吃,味道也不错。

然而杨桃,却不是那么可以随便吃!

两个杨桃,要了一条人命!

国庆时节,阖家团圆。一个老大爷食欲不好,吃什么都不香,有一天就馋杨桃这一口酸酸甜甜,睡到快中午醒来,一口气吃了两大个杨桃,呕吐、抽搐,昏迷,不幸去世。

一个老阿姨,也是突发奇想馋这一口,饭后吃了一个杨桃,紧接着就打嗝不止,呼吸困难,好歹抢救过来。

老大爷是血液透析一年多的尿毒症患者。老阿姨是好多年的老糖尿病,折腾得肾脏也不好了。年纪大,肾功能不好,是他们两人的共性,大爷空腹吃,吃得多,大妈饭后吃,吃得少。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吃杨桃后容易复发,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食用杨桃后容易中毒昏迷,甚至死亡。民间说的“发物”,看来还是切实存在的,杨桃是不折不扣的肾脏病患者的“发物”。

20人中毒案例,8人死亡

查阅美国FDA有毒植物数据库,1998和2003年,都有杨桃对透析患者肾毒性、神经毒性的报告。

台湾高雄医学院附属医院曾经报告过20名杨桃中毒患者。这些患者吃得并不夸张,有17人只吃了半个或者一个新鲜杨桃,有3人喝了市场上卖的杨桃汁,但是20人的后果都很严重。15人肢体麻木,10人意识障碍,12人不停打嗝,多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全身肌无力这些神经中毒现象,8人死亡,12人痊愈。

海南三亚农垦医院也曾报告31例杨桃中毒患者。香港也曾发生过杨桃中毒事件。台湾洗肾患者多,因为当地杨桃多,所以病例多。

医生呼吁:这种水果真的会要命!

杨桃是肾病患者克星,见多识广的肾脏科医生们都知道了,但很多临床医生还不清楚,很多食品专家也不清楚,更不要说消费者了,不知道的人太多太多,所以我要仔仔细细讲一讲。

杨桃里究竟是什么毒素在作怪呢?杨桃里可能的毒性分子,直到2013年才由巴西科学家宣布分离出来,但纵使如此,杨桃导致中毒的机理还算不得很清楚。目前认为健康人群食用杨桃后,这种可疑的水溶性毒素顺利排出,波澜不兴。

但是肾功能不全病人,尤其正在接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患者,这种毒素蓄积体内兴风作浪,不仅会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上皮细胞足突受损,导致血尿,还会让机体产生系列变态反应。在进食杨桃后约半小时或5小时以内,大约五分之一的病人会有癫痫症状,这类病人死亡率高达75%以上。

这三类人千万不要吃!

1. 肾病患者

肾病患者,或曾经患过肾病的,都不要吃杨桃。已经肾移植,或者肾功能衰竭在做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病人,杨桃和杨桃汁、杨桃罐头都绝对不能碰。

2. 有慢性病的者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杨桃时,务必留意自己的肾功能。老年人,哪怕没有肾脏疾病,不要空腹吃,剧烈运动有点脱水时也不要吃。饭后吃杨桃也悠着点,一次不要超过一小个,也就是不超过二两。

3. 小孩子

还有的小孩子,吃杨桃后会尿血,不过,通常不吃就好了。但是,小婴儿,就不做这个尝试了。健康孩子还是可以吃的,注意不要空腹就好。

总之,强烈建议卖杨桃的水果摊,能有个提示牌:严重肾脏病患者请勿食用。卖杨桃制品的厂家,能在标签上加一句:肾功能不全者禁止食用。

除了杨桃,这些食物也非常可怕

1.放多了的味精

味精、鸡精是烹饪时常用来提鲜的调味剂,而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很多人喜欢多放点;但也有人认为味精会致癌,不能吃,选择鸡精更好……这些想法到底对吗?

1.鸡精和味精,主要成分一样

在化学成分上说,二者都是谷氨酸钠构成,都有提鲜调味的作用,功能差别不大。

只是鸡精的谷氨酸钠含量比味精少,并且在味精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了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使之更加鲜美。

2.味精不会致癌,但多吃无益

在超过120℃的温度下,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不过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其致癌性,只是会失去鲜味。

但味精虽然无毒无害,却含有不少盐,如果吃味精的同时不减少食盐等其他钠盐的摄入,容易钠超标。而高钠饮食容易带来肥胖,还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3.正确使用才是安全的

①出锅前再放

谷氨酸钠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因此,不管是炒菜,还是炖汤,都不宜过早放味精、鸡精,而应该在将出锅时放入。

②加醋,不加味精

在烹饪糖醋鱼、糖醋排骨、醋熘白菜等食物时,最好不要再放入味精、鸡精。因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热,更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使菜肴走味。

③控制量

谷氨酸对人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不超过1.8克。大概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瓶盖的量。

平时做菜时,也可以适当加点鸡汁汤、菌菇等提鲜,减少味精等调味料的使用。

2.摄入过量的食品添加剂

为了延长保质期、改善品质、增加营养成分等,基本上加工食品(像碳酸饮料、冰激凌、果脯、蜜饯、汉堡、罐头等)都会有食品添加剂的存在。

不过,这类食品添加剂,只要不超范围,完全按照规定限量使用添加,对于人体健康基本无害。

但有些添加剂存在于很多食品中,一不小心就摄入过量了。

1.无处不在的的果葡糖浆

从奶茶、啤酒、果汁,到番茄酱、面包、即食麦片,都有果葡糖浆的身影,可以说它真的无处不在。

果葡糖浆有着冷甜的特性,溶解度高、果香十足,还能够防腐蚀,成本还低,因此在食品加工领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但是摄入过量,其危害也是所有添加剂中最大的!

①引发脂肪肝、糖尿病

食品及饮料中的果葡糖浆,是液态果糖,摄入后,会被人体以最快的速度吸收。而且果糖易被肝脏摄取,过量摄入后,会促进肝脏大量合成脂肪,长期如此易导致脂肪肝;人胖以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造成糖尿病。

主食和油,糖尿病人这样吃更安全!

②诱发痛风

果糖在肝脏代谢会产生嘌呤基,嘌呤的最终产物是尿酸,过多的尿酸堆积以及结晶,会形成痛风石。所以长期食用含果葡糖浆添加剂的食物,还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风险。

2.会破坏代谢的外源添加性丙酸

奶制品、火腿肠、面包、蛋糕、方便面,这些耳熟能详的食品由于制作、保存、运输以及保持风味的需要,难免会加入一些防腐剂,而丙酸则是最常使用的一类防腐剂。

人体结肠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膳食纤维生成丙酸,而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其能调节免疫、改善系统性炎症,减轻高血压造成的心血管损伤。

然而外源性的、添加在食品中的丙酸对人体的影响则完全不同。

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报告称:外源性丙酸可能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4名健康人开展了对照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餐食中添加1克丙酸盐,另一组添加安慰剂。

结果显示,进餐后不久,丙酸盐组受试者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水平明显增长。

由此证明,丙酸盐可能会作为“代谢破坏者”,潜在地增加人类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

3.越吃越“呆”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更耐高温、不易变质,并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添食品酥脆口感,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制作各类饼干、糕点的原料中,包括植物性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沙拉酱、代可可脂等。

而这些“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体非必须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对健康造成很大伤害!

国际期刊《Neurology》有一项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是全因性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其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杨桃,却不是那么可以随便吃

人们对“清淡饮食”的误解实在是太多了,

以为长期吃素的饮食习惯无害,

而事实上存在着许多健康隐患。

来源:约见名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