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类:《散文小花》37 《故乡旧事》  21、蕲州搬运站

散文小花

(原创作品)

朱升

散文类:《散文小花》37

《故乡旧事》

21、蕲州搬运站

解放了,新中国政府接收了蕲州搬运码头,组建了集体所有制的蕲州搬运站,成为县交通局的直属单位。“挑箩”,这个鄙视劳动人民的称呼,换成了堂堂正正的“搬运工人”,我二姐夫同他的工友们作了集体单位的工人,真正当家作主人了。

我细姐前夫余应水是竹瓦店蟹子洼的人,解放初期,他带着我细姐朱爱梅到蕲州当了搬运工人。

细姐夫在家时曾任民兵班长,到搬运站一直表现优秀,任中队长,兼任民兵队长,党支部正培养他入党。那一年冬天,长江涨水,淹沒了搬运站双沟码头的货场,细姐夫下水打捞货物,因水下工作时间过长,冻得不省人事,工友们把他救上岸,搬运站领导亲自送他到蕲州医疗条件最好的康复院治疗,但因病情十分严重,虽经大力抢救,终致不治。

姐夫去世,丢下一双儿女,细姐痛不欲生,那时她才二十多岁。为了把孩子们抚养成人,三年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再嫁了搬运站工人陈正佳。

陈正佳青石人,驾排出身,曾在县竹排社当工人。他是搬运站最优秀的工人之一,是县、地、省级的劳动模范。凭着吃苦耐劳,诚信负责,从一个普通工人,入党、当班组长、中队长,一直升任到大队长、副站长、站长。

姐夫陈正佳当站长时,是蕲州搬运站最辉煌的时期。那时的搬运站拥有四个趸船码头,三条机械传送带,400多名工人,生产、生活及福利设施一应俱全。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长江的水运也日益兴盛,蕲州拥有大小码头42处,往来停靠的木船、轮船日渐增多,蕲州成了蕲春县唯一的物资集散地,邻近各县也有货物从这儿进出。

蕲春县是农业大县,也是人口大县。农产品外运,生产、生活物资内运,都得经过蕲州,都得要通过搬运站工人们的劳动。

解放后,蕲州的工业发展迅速,蕲春县知名的工厂都相继在蕲州诞生,地区钢铁厂、瓷厂、玻璃厂、化肥厂、麻袋厂、棉纺厂、煤机、二机、农药厂……据统计,在鼎盛时期,蕲州的国有企业达37家。这么多工厂的原材料运进、产品(包括银山煤矿出产的煤)运销外地,当年主要靠水运,都得通过蕲州搬运站。

在计划经济年代,蕲春县全县百分之90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各厂家需要的机械、电气设备及其配件)、原料、产品和生活消费品,都从蕲州进出,也就是说,都得经过蕲州搬运站工人们的手。

陈正佳当站长时,工人们搬运已实现了板车化,且初步出现了机械传送,箩筐、扁担已被淘汰了。

搬运工人最沉重的劳动,是将物资从岸上搬下船,和从船上将物资搬上岸。这不仅是负重下坡和上坡,还要走过临时搭建的两条跳板,一上一下。这跳板由两块长木板塔成,一头搭在江岸边,一头搭在趸船上,有时距离太远,还需两条跳板连接,中间用浮船托住。跳板仅两尺来宽,高架在江水上,空手走在上面,还摇摇晃晃地吓人,何况还要负重百余斤的物资过跳板,这劳动强度是太大了。

作者当年在蕲州教书,就不敢在跳板上行走,看到工人们驮包上下船,不由得+分敬佩。

随着搬运站的发展,在江边建起了三条机械传送带,散装和成包的物资都可以机械传输,工人们再不用驮包上下船了。那时搬运站还没有汽车,物资的集散还得靠工人们用板车拖运。拖板车虽然仍是沉重的体力劳动,但上坡时有专人在后助推,比起旧时“挑箩” 的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已经轻多了。

蕲州搬运站担负着全县物资的集散,这多的物资搬运,光依靠搬运工人已是人手不够了,搬运站领导研究决定,组织家属搬运队,这既解决了站里人手不够的问题,又解决了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实践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决策。站里人手不够的难题解决了,工人们也增加了收入。

细姐当年就是家属搬运队的骨干成员,不管是炎夏暑热,还是四九寒天,每天都拖着板车与工人们一道搬运货物,成为职工家属的楷模。

搬运站成立了工会组织,工人代表参与搬运站的管理。搬运站有完善的生活没施:职工食堂、单身职工宿舍、职工俱乐部、职工医疗所以及理发店等一应俱全,为工人们服务。

搬运站有优厚的福利待遇。职工家里的红白喜事,工会有专人上门祝贺或致哀。职工本人结婚、生孩子,书记、站长亲自登门祝贺。职工的工伤事故全由站里解决,职工的生老病死也由站里安排,因工致伤、致残,都由站里包起来。当年细姐的前夫余应水因工病逝,他的两个孩子就由搬运站哺养到16岁。

搬运站有自已的酿酒作坊,生产的高度白酒,是当时蕲州最好的纯真谷酒之一。酿酒作坊的产品不外卖,只供应本站职工,每人每月5斤酒,象征性地收点成本费,酒作坊经济亏损,由站里报销。

搬运站职工冬天有取暖费,站里分发栗碳。一到夏天,站里有完善的防暑降温措施,工人们饮用的冰冻绿豆汤,其食用冰块,是派专人、专船到黄石釆购的。蕲州搬运站的冰冻绿豆汤是全地区闻名的,蕲黄广三县的过往客商,凡与搬运站有业务往来的,都品尝过冻绿豆汤,都对它赞不绝口。

每到年关,搬运站书记、站长都会走访所有职工在乡间的的老家,探望在家的老人、孩子,对困难家庭,把困难补助款送上门。

工人退休,站里领导风光地送他回家。姐夫陈正佳任站长期间,曾多次同搬运站党总支书记一道,用汽车披红挂彩地送退休的工人回家。工人病逝在蕲州,书记、站长一同送其灵柩回故乡。工人们都把般运站当作自已的家。

当时蕲州有一流行的口头语:“城内康复院,城外搬运站”, 说这两个单位是蕲州最好的单位。康复院当年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伤病员的疗养院,其各方面的条件,在全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人们把搬运站与康复院等同起来,可见人们对搬运站的评价是很高的了。

随着汽车、火车运输的兴起,铁路、公路建设日益完善,长江航运开始萎缩,蕲州搬运站也走完了他的黄金时代,开始走下坡路了,到姐夫陈正佳退休时,己经很不景气了。

如今搬运站在社会前进的步伐中消失了,但它作为蕲春建设发展史上,曾是唯一重要的运输单位,在蕲春的交通史上,将留下光辉的一页。

2018、12、15、

朱升2018、12、18、

蕲春县朱升

2021、1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