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学会认识事情的本质!

——《明天之前》

文丨旧故麻袋

今年看了很多纪录片,曾宝仪的《明天之前》在我的排序里能上“年度前三”,它的好源自对全球敏感话题的探讨,它的好在于敢于带观众去直面“死亡”,让我们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人以极大的热情,在面对死亡这件事。
从小我们被教育着尽量避免谈论“死亡”,父母给我灌输的观念是:小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说“死”这个字的,因为不吉利。所以我对“死”这个字一直都没什么概念,周遭不仅是小孩子不能提及这个字,连大人都对这个字唯恐避之不及。若是求知欲强的你问父母:“什么是死啊?”估计你不仅听不到解释,还会被父母呵斥。
直到身边开始有人离去,我才意思到,“死亡”需要用泪水浇筑,“死亡”需要背负伤感和悲悯,原来,“死亡”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
最近,《奇葩说》有一道辩题是:临死前,你会选择冰冻自己送到100年之后吗?
大家都称这是一道“脑洞题”,但“人体冷冻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应用了,所以对我而言这就是一道非常现实的常规社会题。
其实我看到辩题时,有被“100年”这个数字打动到,别说100年了,我现在恨不得穿越时空去看看10年后的自己活得是否如现在这般快活。对未知的好奇,是人类的本能,如今5-10年就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100年,这个社会将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不敢想,如果有机会,我倒很乐意去100年之后看看。
可是回过头,我又看到了辩题设置了一个前提,是“临死前”。什么样的情况会出现这三个字?比如得了绝症医生下了判决说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比如天灾人祸抢救不过来的时候;比如自然衰老身体机能跟不上的时候......反正“那个时候”,你即将与这个世界告别,但这时候老天怜悯,又多给了你一个选择,就是“冰冻自己送到100年之后去”,说不定还有活的可能。最终,你会选择死还是选择生?
说实话,本能反应是求生,但仔细思索过后,我选择现在离开。
也许很多人都会像正方说的,这项技术好歹是个生存的机会,能活着看未来不好吗?再不济也是给活着的这些人一点生的希望,不要让他们觉得你已经离他们而去,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你一直都在。再退一万步讲,你反正已经临死了,即便是这项技术最后发生了意外,你也只是死了而已,有什么的,没什么可失去的......
听着很有道理,但是我为什么不选择?我不选择是因为我不忍心。
我不忍心看到亲人放不下我的样子,因为他们还抱着一线希望,可是为了这“一线希望”他们要付出多少?金钱、精力这都是小的,每日每夜担心焦虑才是最大的折磨,因为他们或许看不到你醒来的样子,因为他们会对你还存在这件事牵肠挂肚,他们想要怀念你,可是你还在,你就在那里,连“怀念”都无处言说,他们或许只能当你出远门了,要很久才能回来......
我不忍心看到100年后的自己醒来之后看不到亲人的样子,或许当时技术发达能将我治好,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陌生的环境,一群陌生的人,我要尝试融入,还是封闭自己,搞不好还会得抑郁症,最终不得不自杀来结束这延续了100年的生命......
100年后,或许世界没了四季之分、宇宙有了新的拓展、汽车用飞的、轮船全被潜艇代替、通讯有了新的方式、微信微博成了留在历史书上的东西......你看到了变化,你感叹这些变化,然后呢?你不曾参与这段改变的时光,你会害怕,你会犹豫,你甚至会陷入自我怀疑。
别说100年后自己就成了鼻祖,人类文明没那么脆弱,不是睡个100年就能成为“鼻祖”的,若真想分门别类,你只是个“古董”罢了,或者是一项科技的成功。
而你,或许一开始能成为大家的话题中心,但24小时之后,大家都会把你遗忘的彻彻底底,你成了这个世界“最孤独的陌生人”。
如果条件预设好,你既有钱维持100年,冷冻公司也没有倒闭,100年后你还醒了,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也没啥代沟,花了一星期就能独立生活了。可是有什么行业是你能做的?你要怎么自力更生?说不定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已经代替了人类80%的工作。那个时候你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我选择当下离去,是不想成为家人的负累,更不希望自己在未来格格不入。“死亡”只是一种生命形态,有生必有死,可只要你活在活着的人心中,那你就不是真正的死去。
俗话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遗忘。所以好好过完这一生就够了,总有人会把你铭记,总有人会回忆起你,这样岂不是更洒脱,梦里的遇见,也是极其浪漫的遇见。
我知道“死亡”是可怖的,它意味着生命的消逝,但别害怕,说不定“死亡”也是通向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