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指导论文摘要写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撰写摘要有三个原则:清晰简洁、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所谓清晰简洁,意思是摘要应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文章的核心意思。一般而言,一篇1万字左右的文章,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学位论文的摘要可以适当拓展,但即便是20万字以上的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也应当在一页纸内完成。所谓提纲挈领,意思是摘要应当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有限的字数里,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理论方法、研究结论等都要有所涉及,是学术性文章的“干货”提炼,而不是仅仅陈述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所谓重点突出,意思是摘要应尽量把文章的结论和亮点挖掘出来,让读者和阅评人可以直截了当地评估文章的阅读价值或者发表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投稿至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北核、C刊),一般都需要作者提交中英双语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100-200字,英文摘要300-500字。初学者在入门时,就要锻炼用中英双语撰写摘要和关键词的能力,其好处在于入门时就有全球对话的意识,不仅有意识地收集、阅读、整理外文文献,也不会凭空创造一些过于中式化的学术表达。投稿外刊时,还要特别留心不同期刊对摘要的要求,要根据要求定向撰写文章的摘要,事实上,SCI和SSCI对摘要的要求差别很大,部分SC1对摘要要求特别细致,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摘要(abstract),有时还会要求作者提交总结(summary),两者的功能是有区别的,摘要包括目标(obiectives )、设计(design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而总结还需要将文章发现了什么(what is known)和什么是创新性的发现(what is new)列在正文之前。
试举几例。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研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我国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各界高度关注屠呦呦获奖,中医药、新闻传播、女性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者也格外关注国内外媒体在报道屠呦呦获奖时的报道框架或者话语策略,以窥探其背后所反映的对中医药、中国传统文化、女性科研工作者、集体主义工作方式等所持的意识形态观念。笔者收集了四篇以屠呦呦获奖报道为研究方向的典型文章,不妨对它们的摘要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写好摘要的要义。
1.标题:'媒介事件”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全球传播研究--以屠哆哆获得诺贝尔奖事件为例
摘要:“媒介事件”是通过电视等传媒手段构建的文化仪式,具有提升文化认同、凝聚文化共识的作用。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例,通过分析这一事件的仪式性过程、中外媒体报道的议题框架和文本特点,探析“媒介事件”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意义,并从中获得启示,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全球推广。(5)
2.标题:性别议题的媒体表达研究-以9家媒体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报道为例
摘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性别研究的框架,对新京报网、南方网、凤凰网、中华女性网、新浪、网易、搜狐、腾讯这9家媒体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报道情况进行性别分析发现,这些媒体尽管对屠呦呦获奖的报道有一定的重视,但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报道内容进行议程设置的却并不普遍。媒体对性别议题的表达存在着多元化的话语设置方式既有从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角度出发设置的报道议程(即具有性别敏感的报道),也有从一般性的新闻报道程式进行的议程设置(即性别不敏感的报道),也有从歧视性和差别性的视角出发设置的议程(即性别歧视性报道)。除了中华女性网之外,其他媒体对性别议题的报道均存在着性别不敏感的问题,对女性被报道对象的性别凝视,使得媒介对屠呦呦的外貌、衣着、家庭关系过度关注,这种媒介生产与传播模式暴露出媒体对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设置性别议程的重要性还不够重视,也比较缺乏对性别议题予以'性别化'设置议程的意识和能力。(6)
3.标题:基于语义关联分析的学术网络舆情传播研究--以科学网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博文为例
摘要:通过语义关联分析发现学术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规律,为社交网络环境下学术舆情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为探索学术舆情信息传播规律,引导和控制学术舆情的发展提供参考。以科学网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博文文本为分析对象,采用语义关联分析方法,使用Gephi复杂网络分析软件计算网络结构特征和可视化,研究学术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规律。语义关联分析能从内容视角发掘学术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传播特征和演进过程;采用分阶段的形式研究学术舆情传播,有利于发现不同舆情阶段网络结构特征、语义关联二元词组共现的区别。”(7)
4.标题:中美报纸“屠呦呦获奖话语”的互文性特征研究
摘要:以中美报纸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报道为语料,基于互文性现象对比分析其中的76条直接引语。研究发现中方突出屠呦呦获奖的意义、获奖引起的积极反响以及对中医药的肯定,美方着眼获奖给中国科研带来的启示,鲜见报道屠呦勃获奖与中医药成就的关系。对互文修辞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中美报道语篇中蕴含的不同信息舆论倾向。(8)
抛开文章的选题和内容不谈,仅从摘要的撰写方面,上述四个主题有一定相关性的文章,哪一篇摘要的写作相对更理想呢?答案恐怕是第四篇。
第一篇摘要写作的问题很典型,很多初学者写摘要就是这种模式,即高度概括文章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发现。这种高度概括过于空泛,使得读者或者阅评人读后,仍然一头雾水,不知道作者具体研究出来什么。比如,“通过分析这一事件的仪式性过程,中外媒体报道的议题框架和文本特点”,那么具体有什么议题框架和文本特点呢?再如,“探析媒介事件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意义',到底有什么作用和什么意义呢?“从中受到启发”,究竟是什么启发呢?所有的关键要点都语焉不详,这样的摘要恐怕是不合格的。
第二篇摘要写作的问题是哕嗦,不够简洁概括。其实本文最大的发现,就是“媒体对性别议题的报道均存在着性别不敏感的问题,对女性被报道对象的性别凝视,使得媒介对屠呦呦的外貌、衣着、家庭关系过度关注',这一点在摘要中予以突出就足够了,不需要花费400字的篇幅重复讲述同质性的内容,将核心信息淹没。
第三篇摘要看起来很高大上,充斥着很多专业术语,但仔细阅读后发现,作者的摘要过分强调其研究方法的价值,即语义关联分析和Gephi软件的意义,基本上摘要的三句话是从三个侧面强调了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但究竟用语义关联分析发现了屠呦呦学术网络舆情传播的什么特点,且这一特点是一般研究方法无法发现的,其实并没有论及。
最后一篇文章的摘要相对理想,符合前文所说的清晰简洁、提纲挈领、重点突出三个原则。第一句话交代了作者的研究对象、使用语料和主要方法,第二句话介绍了作者的主要研究发现,第三句话强调了这一分析的研究价值。三句话层层递进深入,全部摘要仅144字,信息价值密度高,值得初学者借鉴。
巴金先生曾说过,“只有写、才会写',学术性写作其实没有捷径,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地提升能力。如果说真有捷径,那就是吕叔湘先生所说的,“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在学术上有追求的年轻学子,平时要注重阅读、注重积累,尤其要多读学术经典和本领域的核心期刊,比较、感受、模仿学术大家的写作范式,无论是画龙,还是点睛,必将愈发娴熟。
查看更多:
本文节选自《画龙还需点睛:学术性写作和标题和摘要的撰写》,原载《新闻与写作》写作讲堂2021年第7期
本文节选自《画龙还需点睛:学术性写作和标题和摘要的撰写》,原载《新闻与写作》写作讲堂2021年第7期,作者:苏婧。仅作学术分享,如有不妥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