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精选试题•闫宇凤|中外纲要(上):周测训练题答案解析

蓝字

中外纲要上册第1-24课历史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闫宇凤

1~5BDCCB    6~10 DDCBA    11~15BDDBD    16~20BBCBB   21~25AAACC

26. (注意规范作答,做到“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书写工整化)
(1)原因:战国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进步;商人在商品竞争中推动商品畅销的需要。
(2)特点:广告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注重宣传商品的质量和服务;广告宣传注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注重揣摩人们的消费心理。
(3)影响:吸引消费者,增强了产品号召力,促进了商品销售;通过不同形式的广告宣传,促进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了商业文化的传播。

【选择题解析

1.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说明大多数墓葬中没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由此可证明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B项符合题意;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只能证明早其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只能证明当时的城市建造技术,排除C项;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能证明历史的悠久,排除D项。
2.D“相地而衰征” 是按照土地好坏进行征收赋税,“初税亩”是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魏国的授田制就是国家直接向农民授田,他们都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说明土地由公有制逐渐转向私有制,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变化,不是生产工具变革,故A项错误;政治制度变革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属于经营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
3.C秦始皇认为谥号“子议其父,臣议其君”,因此废除谥法,体现了其强调君权至上,C正确;废除谥法不属于对言论的控制,排除A;废除谥法体现了君主权威,显然与社会和谐不符,排除B;从废除谥法的理由“子议其父,臣议其君”可知,其与等级秩序规范无关,排除D。
4.C“有作八十一处,其中指责秦始皇施行暴政有六十七次”“《汉书》也多次痛批秦始皇”表明这样的评论影响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 C正确;《汉书》《史记》是私家著史,排除A;秦始皇暴政在前,评论在后,两者不构成直接因果关系,排除B;D中“主要”表述绝对,研究主要依据史料,排除。
5.B“祥瑞”祥瑞是指吉祥的征兆,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祥瑞未著,咎征乃臻”体现的是儒家天人感应思想,故B项正确。以德治国不能说明对君主专制有所弱化,故A项错误。仅仅“祥瑞”一事就说“史学思想极不科学”“封建迷信大行其道”,是以偏概全,故C、D两项错误。
6.D材料信息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时期获得新生和大放异彩。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为隋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故D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促进北魏经济发展,故ABC错误。
7.D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故选D项;题干内容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是否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但没有体现水路交通是否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C项。
8.C材料“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说明唐太宗治国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故C符合题意;材料“惟贤是与”说明用人并非单凭血缘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突出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但没有涉及唐太宗革故鼎新,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9.B依据材料“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于原来三个机构的分工合作与相互制衡,统一到一个机构处理事务更为高效。这说明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消除”一词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中未涉及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不能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D选项错误,财政机构的统一主要意图是提高效率,无法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A司马光为投壶游戏制定礼仪规则。并以儒学的“中正”观念解释投壶活动,这体现了宋代的投壶活动被赋予一定的教化意义,A正确;B错在“开始”,排除;题干中未涉及参与投壶活动的群体,因此无法得出这一活动适应了市民群体的需要,排除C;司马光制定投壶礼仪,说明这一活动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响应,排除D。
11.B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B;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C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所以排除D。
12.D据材料从“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结果“威逼北京”到“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结果“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的变化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说明诸王守边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说明明朝每个时间段采取的政策不同,不能说明采取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项错误。
13.D材料“厂卫组织拥有侦缉、审判、执行的权力,甚至可以干预行政、军事、立法事务”的信息说明明代特务机构的职能之大,实质上是皇帝通过该组织加强皇权的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A不符合中国君主专制特点;材料中没有论及君权和相权的问题,故B错误;厂卫组织属于特务机构,内阁是中枢机构,故C错误。
14.B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天子亲耕”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其缘于《周礼》,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清朝统治者重视“天子亲耕”活动,反映出其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清朝继承了前朝重视农耕活动的传统,并非是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满洲贵族并未成为自食其力的农耕者;D选项错误,重视农业与笼络反清势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D言情、神魔、侠客等题材的作品具有通俗性,属于世俗文学,符合市民阶层的品味,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冲击,故选D项;材料中的作品并非戏曲作品,无法反映戏曲艺术的革新,排除A项;材料中作品的出现虽反映了平民的欣赏口味,但与教育无关,排除B项;封建制度的衰落影响的是作品的内容和情节,比如导致直接揭露封建社会走向腐朽和没落的明清小说的出现,但是对文学作品的世俗化倾向影响并不明显,排除C项。
16.B材料反映了密折制度,官员用折子随时向皇帝秘密奏闻官场和民间各种情况,这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密折制度使皇帝了解各种信息,而不是强调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故排除CD。
17.B根据题干信息“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判断,二手史料为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因此会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故B选项正确;“一手史料都能反映真实的历史”以及“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的表述绝对化,排除AC选项;“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表述绝对化,科学、合理、客观的二手史料的价值或许要超过第一手史料,排除D选项。
18.C根据材料中“英军贡献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可知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当时民众自发反抗英军侵略,故C正确;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地方的民众自发抗击英军,未体现出民众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A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当时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B错误;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民众自发反抗英军侵略,但未体现出民众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D错误。
19.B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指出中国危机,提出学习西方,“修明内政”,但当时全京师的人都不认可,不为代达,这种局面反映了中国变革内政的艰难性,故选B:“举京师之人,成以康为病狂”,表明社会救亡图存意识并不普遍,A错误;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中体西用思想下已经有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C错误;材料反映的整体局面是康有为主张不为大家所认同,当时还是慈禧垂帘听政时期,D错误。
20.B甲午战争,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图存的呼声日益高涨,变革意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这就是材料中近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的意思,故选B;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新的经济形式开始产生发展应该是洋务运动的影响,排除C;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兴起应该是1924年的大革命,排除D。
21.A据材料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不遵皇命,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反映了中央权力衰微,地方权力增大,A 正确;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衰微导致战败,B说法错误;据材料“汉族东南大员”不能代表整个汉族,C说法错误;外交事务属于国家间的交往,东南各省与列强的协议不在外交范围内,D错误。
22.A根据材料“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里,全国的报社由100多家猛增……然而,到1913年年底,全国500家报社锐减到139家”,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后,受革命形势影响,人民关信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所以全国的报社、报刊销售量增加;但1913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全国报社锐减,所以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独裁专制所致,故A项正确;“民主革命中心转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报业经营成本的增长”,故C项错误;1913年尚未出现军阀割据混战,故D项错误。
23.A根据“但在短短几年以后就波平浪静,只有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可得出,在多种主义流传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最终得到了认可,并扎根于中国社会,说明时代需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A正确;BCD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
24.C据材料“成为了战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可知,中国通过滇缅公路获取外国提供的战略物资,为抗战战略相持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滇缅公路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无法减轻欧洲战场的压力,排除A;滇缅公路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直接联系,而且滇缅公路修建完成之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D项错误。
25.C根据“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可知毛泽东是希望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社会贤达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所以他的呼吁旨在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选C;到1948年,国民党的全民进攻都已经被粉碎,排除A;做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的决策是在1949年,排除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排除D。

【赞赏郑重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