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视野下的巴文化:概念、问题与方法
“文化”是当代社会使用最频繁的术语之一,应用范畴极为宽泛,以致至今没有一个为学界和大众所公认的概念。总体上来看,文化的各种定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二是指人的行为及其规范,三是指人创造的各种物质遗存,四是指人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遗存的总和。
一、概念的多维度与抽象化
(1)巴人是具有什么特性的人的集合?巴人是一个单一民族吗?如果是,他是否始终保持族群的纯洁性?如果不是,他是由哪些族群构成的?其中有没有占主导地位的族群?
二、文献与考古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又如,根据文献记载,学术界普遍认为,西周、春秋时期巴国位于陕南、鄂西北汉水上游地带,其政治中心大概在春秋晚期或春秋战国之交迁徙进入今四川盆地东部。为支持这一论点,有的研究者便认为:“湖北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内出土的柳叶形剑、内上阴刻虎纹的戈、隆脊带血槽的柳叶形矛,以及荆门出土的'兵避太岁’戈等,均属典型的巴式器物。年代早于川东所出同类器物。湖北枝江、宜昌等地近年也出土巴式青铜器,尤其清江河谷发现大量巴式青铜兵器。从巴式器物的分布范围及其年代早晚关系,不难看出巴国文化从汉中之东南迁三峡地区的历史陈迹,这与文献的记载是基本吻合的。”【20】这些认识也许接近历史真相,但推演过程并不那么科学。且不说襄阳山湾2号墓是否属于巴文化墓葬并不确定【21】,仅凭几件器物的年代早晚关系就得出“巴国文化从汉中之东南迁三峡地区”的认识在逻辑上并不严密,因为在三峡地区出土的早期巴文化铜器虽然少,但并不比襄阳山湾的时代晚【22】。再如,有的学者主张西周早、中期的
国是由巴人建立的,并仅仅依据
国墓地曾出土木盾牌,从而提出
国解体后,“
国巴人进入四川渠江流域,归流到巴人大家庭中。因其族以板楯为号,史书称为板楯蛮。”【23】
三、考古文化与族属文化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国墓地(关中平原西南部山前地带)——中期巴蜀文化?——巴蜀墓葬、秦墓、楚墓”的变迁【25】。上述文化序列是抽象化的结果,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和生动得多。例如,在瓦渣地文化时代,从今奉节到秭归地区存在一种叫作“双堰塘遗存”的文化类型,其中就包含着较多的楚文化因素【26】。又如,李家坝文化时期,约当战国中期偏晚至晚期偏早阶段,三峡地区长江干流忠县及以下普遍发现了典型的楚文化墓葬,这与文献记载的楚大规模西进可应证【27】。
表1 古代巴蜀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对应表
说明:1.绝对年代参考孙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初论》一文【28】,但略有修订。其年代主要展现的是川渝各考古学文化的绝对年代,其余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与之相比,此处只做大致对应。
2.
国墓地具有强烈的巴蜀文化特征,有学者认为是城固洋县铜器群主人部分北迁后的遗留,但更多学者认为与蜀文化有强烈关系,笔者认同后者。一是
国的弓鱼组合名暗示了与蜀鱼凫王朝的联系,二是出土的几件有铭铜器同样见于彭县竹瓦街铜器,三是出土的双手持物式铜立人与三星堆、金沙铜人类似,四是绳纹广肩深腹罐等与新一村文化陶器相同。
3.陕南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缺少考古发现,这一时期西部一度有褒国,东部一度存在庸国。按文献记载,巴国政治中心亦应在汉水上游。褒国或为后来的苴国,庸国为秦、楚、巴三国灭亡后巴亦分得其部分地区,加上褒、庸的文化面貌大体可归入巴文化范畴,可以推知陕南地区大部应为中期巴文化的分布范围。同时考虑到蜀与苴国的特殊关系以及蜀与早期
国的密切联系,汉中盆地西部很可能也是蜀与中原交流的重要通道,其中位于关中与汉中之间的凤县曾出土有蜀文化典型陶器尖底罐【29】,推测陕南西部应该也有蜀文化分布。
4.陕南地区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较复杂。汉中地区早期主要是秦、蜀的反复争夺,晚期则为秦、楚争夺之地;而安康及以东地区早期或归巴国,晚期亦为秦、楚争夺之地。陕南地区考古发现早期主要是巴蜀文化墓葬,晚期有少量秦文化、楚文化墓葬【30】。
图1 十二桥文化圈圜底器和尖底器的传播示意图【34】
(圜底器传播至成都平原要到十二桥文化末或新一村文化时期)
四、结语
注释:
【1】谭继和:《巴文化论》,《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第8期。
【2】大溪文化与玉溪坪文化、中坝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三峡东段、江汉地区、洞庭湖地区,玉溪坪文化、中坝文化分布于重庆大部和川东地区。重庆地区的春秋战国青铜文化也不是直接在新石器时代文化上生长起来的,这一地区有极为丰富的夏、商、西周遗址,其数量甚至不比东周遗存少。
【3】(晋)常璩:《华阳国志》,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2页。
【4】(晋)常璩:《华阳国志》,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3页。
【5】民族是一个现代概念。对于上古的人类,族群概念应该更适合。当然还有一个人群的概念,但人群对应考古学中的聚落、聚落群或小环境单元的社群更合理一些。一个文化历史共同体究竟是民族还是族群,关键是看究竟有没有高级的宗教或文明,族群很少有自己的高级宗教(非民间宗教和原始宗教)或高级文明,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字。
【6】(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40、2841页。
【7】(晋)常璩:《华阳国志》,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华阳国志》,第9页。
【8】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并考释》,北京:辅仁大学影印本,1939年,第54页。
【9】郭沫若:《殷契粹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660页。
【10】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84页。
【11】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20页。
【12】(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96,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240页。
【13】(春秋)左丘明著、(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09-1518页。
【14】(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4页。
【15】(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41页。
【16】(唐)樊绰《蛮书》卷十。向达:《蛮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7页。
【17】 管维良:《三峡巴文化考古》,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第35、36页。
【18】 a.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宜昌白庙遗址试掘简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65-270页。b.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5-1986年宜昌白庙遗址发掘报告》,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71-284页。c.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白庙遗址1993年发掘简报》,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编:《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449-463页。
【19】段渝:《巴蜀古代文明的时空构架》,《文史杂志》2000年第6期。
【20】段渝:《先秦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的形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期。
【21】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22】如重庆忠县瓦渣地遗址1997年发掘的M1出土柳叶形铜剑和三角援铜戈各1件,据炭十四年代和层位关系可早到西周晚期。参见北京大学考古系三峡考古队、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忠县瓦渣地遗址发掘简报》,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市文物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49-678页。
【23】古人以木为盾是一种普遍现象另外也见有以藤为盾的,以金属为盾极为罕见。参见赵炳清:《先秦时期巴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研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编《长江文明》第二十六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第1-17页。
【24】有的学者将以紫阳白马石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称为“白马石遗存”,白马石遗存的分布范围大致与宝山文化重合,认为年代约当夏商时期。但由于白马石遗存的遗物较少而破碎,其所谓的第二期遗存既有相当于白庙遗存阶段的文化遗物,也有商代宝山文化的遗物,存在混合现象,其文化特征并不十分单纯。参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等:《陕南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358—387页。
【25】2008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重庆城口县任河流域的旦坪遗址(县保单位)采集到束颈大口厚胎花边圜底罐残片,其时代约当春秋至战国早期,是晚期巴文化的典型陶器。任河为重庆境内唯一流向盆地外的河流,流经四川万源在陕西紫阳县入汉水,为汉水上游最大的支流。另外,位于关中与汉中之间的陕西凤县曾出土有典型陶尖底罐。可见,在春秋至战国早期时,汉水上游很可能仍然为巴蜀文化的分布区。参见:a.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内部资料:《城口几处遗址墓群复查及馆藏文物认证》,2008年。b.唐金裕、杨建芳:《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3期。
【26】 白九江:《巴文化西播与楚风西渐》,《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27】白九江:《从三峡地区的考古发现看楚文化的西进》,《江汉考古》2006年第1期。
【28】 孙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初论》,孙华著:《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46页。
【29】 陕西省文管会(唐金裕、杨建芳):《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3期。
【30】 a.陕西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西紫阳白马石巴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b.杨亚长:《略论陕南地区的战国墓葬》,《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31】林向先生认为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时期,四川盆地“是以'蜀人’为核心的'古蜀文明’的范围”。他忽略了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在基底上的重要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很可能属于一种起源于鄂西、重庆地区的新兴文化向西扩张的结果。故“有蜀无巴”的论断用于三星堆文化时期尚可成立,但于十二桥文化时期的认识则值得商榷。后者在重庆地区不一定存在巴国(当时的巴国或巴政治中心在汉水上游),但文化学意义上的巴文化则已经确立。参见林向:《四川盆地的文明化进程新探》,《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11期。
【32】笔者此前曾提出“十二桥文化圈”的概念。十二桥文化圈包括成都平原的十二桥文化、重庆地区的石地坝文化、鄂西地区的路家河文化和陕南地区的宝山文化。在十二桥文化圈内,各文化共有尖底器传统。但十二桥文化和其他三个考古文化明显有一个重要差异,即基本不见圜底器(仅发现十二桥遗址IT15⑿:65小口绳纹釜1件,且按简报说法,“中期”还有“菱形回字纹”,为新一村文化纹饰,故不能排除此件陶器为新一村文化陶釜)。圜底器是后三个文化的共有特性,故笔者进一步提出由路家河、石地坝、宝山组成的“早期巴文化群”的认识,该文化群应该与巴文化有关,而十二桥文化则与蜀文化有关。这是巴、蜀文化的第一次正式分野。参见a.白九江、李大地:《试论石地坝文化》,李禹阶主编:《三峡考古与多学科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67-90页;b.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
【33】a .曹玮主编:《汉中地区出土青铜器》,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b.赵丛苍:《城洋青铜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34】 除圜底器和尖底器(在宝山文化中为小底尊形杯)两种基本器类外,还有一些典型器在十二桥文化圈内互相传播。例如:宝山文化的有鋬圈足尊在石地坝文化(忠县老鸹冲遗址)中也能见到,十二桥遗址的扁腹壶(水观音遗址)在宝山文化中也有相应器型。
【35】在蜀文化研究中,已有学者进行过类似的思考,但到目前为止,蜀文化的概念体系并不完善。林向曾提出“先蜀文化”的概念,他的先蜀文化对应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的宝墩文化。段渝、林向等还提出“古蜀文化”的概念,林向提出的古蜀文化主要是指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段渝提出的古蜀文化时代含括夏商西周。近年来在四川文史考古界又有古蜀文明的提法,意在强调文化发展高度,深入研究文明进程的历史。参见a.林向:《“巴蜀文化”辩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45卷第4期;b.段渝:《巴蜀古代文明的时空构架》,《文史杂志》2000年第6期。
【36】朝天嘴文化的典型遗址是秭归朝天嘴遗址和宜昌中堡岛遗址。朝天嘴遗址夏商时期时期文化遗存出土过1件“尖底杯”,由于太残,尖底部分基本不存在,我们认为应该存疑。中堡岛遗址夏商时期遗存曾出土多件陶尖底杯,笔者检索了遗址地层关系,尖底杯均出土于夏商时期的偏晚地层,该期陶器还可细分为两期:一期出圜底器,二期既出圜底器,又出尖底器。一期为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偏早,二期似为商代早期偏晚至商代中期。故可确定一期为朝天嘴文化,二期为路家河文化早期。参见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朝天嘴与中堡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37】大地坪遗址出土厚胎角状尖底杯为最早期的地层。同时,根据论文提供的资料,还出土有较多圜底器。笔者检索可对比的地层关系,发现其均不是最早期的地层出土,个别圜底器的时代甚至可下延到东周。另,该遗址的第IV、V段还出土有折肩的尖底杯(YDET1⑧:32)、尖底罐(YDET18④:3),这些都是路家河文化和石地坝文化的典型陶器。由此可见,大地坪遗址的夏商时期应分为三星堆文化和石地坝文化两个阶段,而不是只有三星堆文化一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只出厚胎角状尖底杯,不出圜底器、折肩尖底杯和尖底罐。参见栗林洪:《浅析重庆云阳大地坪遗址夏商时期文化遗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编《长江文明》第三十二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8年,第1-18页。
【38】 西北大学考古队、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万州中坝子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市文物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47-380页。
【39】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涪陵蔺市遗址发掘简报》,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市文物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86-806页。
【40】宋治民等将巴文化、蜀文化分为早期巴文化、早期蜀文化和晚期巴文化、晚期蜀文化。两阶段论在目前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占主流。类似的分期还有古蜀文化、古巴文化和晚期巴蜀文化等。从考古文化发展阶段性看,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应该更合适。巴文化、蜀文化是一种族属文化,主要依托于考古文化建立概念,因此,笔者主张分早、中、晚期较为合适。参见宋治民:《蜀文化与巴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41】《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汉兴,南郡太守斳疆请一依秦时故事。”(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41页。
图文:白九江
编务:刘 微
作者简介:白九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