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我在他乡》里的许言,我越了解她,越不舍得吐槽她
《我在他乡挺好的》更到第八集,许言和沈子畅至少吵了三次。
第一次,沈子畅给许言送假包,被许言发现,两人争吵。
第二次,沈子畅不愿陪许言去网红景点打卡,两人仍旧争吵。
第三次,沈子畅吐槽许言不懂攒钱,他妈对许言不满,两人继续争吵。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只要沈子畅满足不了许言的虚荣心,他们会一直炒下去。
一个虚荣公主病,一个懦弱妈宝男,这对痴男怨女让观众操了不少心。
有网友盲猜剧情,她们俩会真的分手吗?
我觉得他们俩大概率会分手。
证据是许言出场就说“沈子畅才不是我老公呢”。从剧作角度看,这是一个绝佳伏笔。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决定权还在编剧手里。
作为观众,我更关心世界上为何有许言这样的人?
1.许言的未解之谜
你们有没有发现,论神秘程度,许言仅次于胡晶晶,堪称《我在他乡挺好的》第二神秘人物。
胡晶晶的神秘是她有意为之,负债和抑郁本是她的难言之隐。
而许言的神秘源于她的表现很难用常理推论。我发现,她的学历和出身,都非常奇怪。
先说学历。
胡晶晶和林睿是大学同学,林睿和乔夕辰是大学同学。换而言之,乔夕辰和胡晶晶也是大学同学。
许言和胡晶晶多次去篮球社看帅哥,基本可以断定证明许言和胡晶晶也是大学同学。
值得一提的是,乔夕辰曾这样形容自己与胡晶晶的关系——26岁的人生,将近一半有胡晶晶的陪伴。
按照中学六年大学四年,毕业三四年的时间算,大致符合近13年的交情。
乔夕辰的回忆中有许言的身影,可以证明许言也是乔夕辰的大学同学。
比较奇怪的是,同样是北京理工大学,许言为何会做客服?
客服需要的技术含量与她的学历很不匹配。
另外,技术含量低也意味着薪酬低。像许言这种爱慕虚荣的女孩,太需要一份高薪工作了。
为此,我找到一份看准网发布的电话客服平均月薪,税前只有7113元。
很明显,这个收入的吸引力并不高。
我并不是搞职业歧视,而是想不明白,像她这种985高校的毕业生,为何没有选择薪酬更高的工作?
其二,出身。
第一集,许言还在上班,许母就主动和她视频。
即便许言说,上班期间不要打电话,许母却满不在乎。
母女俩针对名牌包包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亲密的交流。
许言向许妈郑重承诺,“你负责买买买,我和沈子畅给你报销”。
母女间的谈话还暗藏关键信息,许家大概率是单亲家庭。
无论在白城还是北京,许父的形象都不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许言特别依赖男友沈子畅。
在她看来,花男友的钱,天经地义。
沈子畅寄托了她对完美情侣的要求,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男人会把她视为小公主。
沈子畅对许言的爱称,常用“宝宝”二字。
通常来讲,宝宝是爸妈或家人对婴儿或幼儿的昵称。
沈子畅用宝宝称呼许言,迎合了她对爹系男友的渴望。
糟糕的是,沈子畅本来就是个妈宝男,他无法满足许言对爹系男友的定位。
在第一集,两人因为给晶晶送礼物的事情争吵不止。
许言认为,隔离期间,她要报答晶晶的送饭之恩。而当时的沈子畅却因为母亲禁止,不能为许言鞍前马后。
她爱的人,也未必能给她想要的爱。
2.许母,许言的精神领袖
在剧中,许妈戏份很少,影响力却很大。尽管露面极少,但她的能量很大。
在仔细观摩许妈的表现后,我发现许言之所以骚操作不断,因为她妈是她的精神领袖。
许言的各种骚操作,都离不开许母的影响。
许言曾在乔夕辰那里抱怨许母,她为了给自己长脸,让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投奔许言。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也是许言的本能反应。
许言负债严重,花钱大手大脚。
胡晶晶过生日,她送名牌包。
许言不在乎负债,却也没有想过,胡晶晶还要礼尚往来,也需要为许言的生日礼物买单。
乔夕辰担心自己失业,许言说,“我养你”。
言语豪气冲天,能力却英雄气短。
许言不过是自身难保的尹天仇,一句承诺是养不活柳飘飘的。
乔夕辰知道许言的底牌,所以她会笑着说许言“傻帽儿”。
再举一例。
许妈过生日,许言送名牌包。
这个名牌包成为许妈在亲戚面前炫富的道具。然而,许妈的名牌包却败给了亲戚的驴包。
她将此事告诉许言,非常不明智。
许母丢了面子,许言就会面临两种选择,其一,认怂,接受母亲炫富失败的现实。其二,砸钱买更贵的名牌包,加入攀比的军备竞赛,为母亲出一口恶气。
如果选择第一种,许言会感觉羞愧。如果是第二种,许言的负债会越来越严重。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许母言者无心,不应该过度解读。
即便她是言者无心,我们也不能否认,许母在无形之中传递给许言一种糟糕的价值观——越名贵的名牌包,越能赢来别人的尊重。
这次交流确实加重了许言对名牌包的执念。
她和沈子畅三周年纪念日,她点名要最新款的驴包。
沈子畅是小学体育老师,月薪只有七八千,许言点想要的最新款驴包则是两万+。
沈子畅的赚钱能力,完全无法满足许言的虚荣心。
我总怀疑,许言点名要最新款驴包,是不是想要一箭双雕,既能满足自己的物欲,也能让母亲使用,在亲戚面前挣回面子?
对许言这种单亲家庭出身的女孩来说,嫁给北京土著是很实惠的选择。
许母本人非常认可沈子畅。
剧中有两个细节证明许母对沈子畅的态度。其一,许言和许母视频时,提到许母很疼沈子畅。其二,许言告诉乔夕辰,许母催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说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会为她的长远打算。
许言在沈家就提出了许母传达的诉求——两家凑首付,一起买婚房。
沈母的态度也很强硬,想要结婚可以,买婚房绝对不行。
买婚房就是沈家和许家的博弈。
沈家不同意买房,诉求是花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用两室一厅解决儿子的终身大事。
许家希望买房,诉求就是尽可能为许言打造一个随心所欲的居家环境。
两家没有形成互惠互利的模式,许言和沈子畅都有极强的巨婴心态,他们俩分手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3.槽点太多,我却同情许言
许言有各种充满槽点的骚操作,爱慕虚荣,作精体质,但她依旧是个单纯的好人。
在北京,她没有向更高的资本兜售自己的美貌,为自己找一个身价不菲的干爹。
我不想过多吐槽许言,因为她受过穷,比她的好姐妹吃过更多苦。
我不是在宣扬我穷我有理,更不是说穷人就可以爱慕虚荣。
我必须要说,许言也有可怜之处。
同样是好姐妹,乔夕辰纪南嘉比许言拥有更加优越的条件。
先说乔夕辰。
胡晶晶死后,乔夕辰的父母深怕女儿受委屈,希望她不要把事情憋在心里。
再说纪南嘉。
我曾在《我找到8个细节,看清<我在他乡挺好的>精彩和漏洞》一文中分析过, 纪南嘉有点钱,是乔夕辰许言用10年时间都未必能拥有的财富。
纪南嘉有钱,因为她有个相对富裕的家庭。
纪妈给纪南嘉介绍相亲对象,提到组织部,基本可以推断她是国企员工。
此外,纪南嘉还有个弟弟,可见家中背景非常雄厚。
剧中背景是2020年,纪南嘉36岁,也就是说纪南嘉是1984年出生。
在八十年代,一个拥有国企背景的夫妻还能生二胎,足以证明这个家庭的背景。
《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一个了不起的开头。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和姐妹相比,许言的人生缺少太多东西了。
乔夕辰爸妈会给乔夕辰送行,许言则一人离家。
乔夕辰问许言,“你妈没来啊”。许言说,“我没让她来,哭哭唧唧的”。
没有父亲,母亲软弱无能,也是许言的难言之隐。
许言和胡晶晶走得更近,因为她们有一样的生存困境,有个不懂得体贴自己的吸血鬼式的父母。
胡晶晶选择了自我消化,最终被黑暗吞噬。许言则拥抱了母亲的价值观,变得像母亲一样爱慕虚荣。
她喜欢用买买买来表达爱意,花明天的钱,圆自己的梦。
这种消费观念当然不值得提倡 。
做医美,买名牌包包,去网红打卡地,许言已经是被消费社会洗脑的可怜人。
事实上,这些消费完全是一种虚假需求。
或许有人说,许言想买的,就是她想要的啊。
还真不是。
马尔库塞曾在《单向度的人》中分析过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
归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由一切个人自己来回答,但只是归根到底才是这样;也就是说,如果并当他们确能给自己提供答案的话。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直到成为他们的本能),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
许言购买的大量服务,不过是资本刺激和人际影响的结果。
没有这些消费,并不影响许言的生活质量。有了它们,却会掏空许言的钱包。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人质。”
在消费时代,太多人容易成为被虚荣和物欲绑架的许言。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是尼采的呐喊,许言应该不知道。
为啥这样说?
因为许言很难去读尼采的书,否则乔夕辰也不会建议许言,“你看点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