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教学片段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彼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又加上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痛,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以“怎一个愁字了得”收束,蹊径独辟。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首先,“愁”层层累积,难以化解。

其一,是“寻寻觅觅”之后的凄惨哀戚;

其二,是“乍暖还寒”时的身体不适;

其三,是难以抵挡的瑟瑟秋风;

其四,是大雁飞过引起的情感共鸣;

其五,是岁月流逝后的容颜憔悴,是无心采摘的落寞惆怅;

其六,是独居难捱的日日夜夜;其六,是独守空房只听细雨的百无聊赖;

……

“最难”“怎敌”“却是”“有谁”“怎生”“更兼”等词语,语气强烈。词人饱含愁怨,却又似乎在漫不经心地絮叨,在絮絮叨叨之中,“愁”层层叠叠起来,直至难以承受,无处排解。

其次,“愁”纷繁复杂,意在言外。

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化繁为简,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概括得尽。

情感升腾至至高点,却戛然而止,让读者自然地联想起萦绕在词人心中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相较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写愁的词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尽包括“愁”在内的诸多复杂的情感,看似言不尽而实则意无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