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居于文学里的出版家和作家

邵天骏

栖居于文学里的出版家和作家

邵天骏

最早知道唐根华的文学才情时,是他的出书与写书同时引起关注。那时,他担任主编的文学丛书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冒了出来,自然反响很大。而他的写书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产生点点涟漪。以出版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在浦东展露头角的,唐根华可说是一位佼佼者。

唐根华的出版家情结,浓缩了浦东文学书籍出版的精彩片段。他的“为他人作嫁衣”的奉献情怀,陆续使一些文学爱好者跨入了浦东新区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的大门,这让人无形中想到了“好马常有,伯乐不常在”的典故。出版家同样在做着类似的工作。甘为出书作者的铺路石子,愿成文学交流的向上阶梯,唐根华的“孺子牛”精神,在此可见一斑。也许,功不可没之誉,亦是对他的最好褒奖。

然而,唐根华不仅为他人出书,而且还自己写书,这就在他的身上同时具有了出版家和作家的鲜明特征。从他已经出版的几本书籍来看,报告文学似乎是花了最大力气的,因而其欣赏和品味的价值也就最高。其实现实中,报告文学并不好写,需要进行一次乃至多次的采访,而且内容要真实,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之大常使一些人望而却步,再加上篇幅相对较长的关系,一篇报告文学的最终完成,常常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只是这些对唐根华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浦东,栖居于文学里的人不少,许多也很有成就,颇有名气,但我以为,唐根华仍然以出众的才华、“孺子牛”的魅力,征服了许多人的心,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

出版家通常是一个“对外”的概念,拥有一群“蓄水池”的作者队伍,需要与众人打交道,需要及时捕捉到作品的内在价值,这会牺牲自己的大量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唐根华能够长时间坚持至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完成各位作者心中的夙愿,实在是功德无量。唐根华的贵在坚持,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梦、出书梦、作家梦,也使自己在文学的天地间自由翱翔。

作家基本是一个“向內”的概念,一般只要一个人即可担负起创作任务,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与众人打交道。一方小天地,一间小书房,甚至一张小书桌,再加一台电脑,就能够进行文学创作。对于作家而言,少些外在因素干扰,多些室内雅致清静,无疑是一个人创作的理想环境。与出版家在环境的选取和对环境的适应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作家一般不会安于环境的嘈杂中,除非迫不得已,还是会尽力予以远离的。

仅从这两点上来看,出版家与作家既有着相似的一面,即都以文字为纽带,又有着不同的一面,一个以“动态”为重,一个以“安静”为主。不过,它们又都是可以在某些相会的地方碰出火花,进而生出合二为一的美丽风韵来。唐根华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孺子牛”精神,在于他的接连付出的多姿多彩,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唐根华乐于栖居在文学里,并为此付出了热爱文学的真挚情感,也就自然有了今天的明显成果。

栖居于文学里的出版家和作家,唐根华可谓是实至名归。而唐根华出版家和作家身份兼具,并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似乎也有着朱自清《钟明·呕心苦唇录序》中“他能让读者和他水乳交融——至少在读他的文字时如此”的某种意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