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褒姒魂兮多幽怨
褒姒魂兮多幽怨
文/百荷踪影
1
《诗经小雅·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寥寥八个字,便将一个娇弱女子钉在了历史的祸国殃民的耻辱柱上。褒姒,只不过是被送进皇宫的一个秀女,就算是有幸得了幽王姬宫涅的宠爱,一个弱女子,不习武术,不读兵书,更没有长着三头六臂,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她有何能耐灭了百年大周基业?!
褒姒的身世有许多传说:什么龙涎、桑木弓、箕木箭袋,等等传说。其实,无非是为周的覆亡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为周幽王扯了一块遮羞布而已。褒姒的身世,无论哪种传说,哪个版本,无非是把周的灭亡说成是天意所为。褒姒是上天派来专为灭周的妖女。自大禹治水,夏启创华夏民族第一个世袭制王朝,无论是夏商周,还是秦皇汉武……历朝历代的灭亡,人们无不杜撰出一个红颜吴国的故事。借以说明那些末代帝王的无辜。正如:夏朝亡于妹喜;殷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朝代的覆亡。后来的后来,好像大都因为某一个女子的魅惑,或者野心,而导致社稷难安,民不聊生。这样的故事似乎在华夏的历史上远远没有断绝,以至后来的后来……不说也罢,以免扯得太远。
褒姒本来就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女婴,被褒国(山西省汉中)一位名叫姒大的生意人捡回养育成人。
姒大夫妻靠做小生意维持生存,身边并无儿女,意外捡到褒姒,却也视为掌上明珠。小家碧玉的褒姒长到十二三岁,已是亭亭玉立的绝色女子。
褒部落的首领褒珦因不满于周幽王的重重赋税盘剥,故而抗税不缴,还自不量力地向幽王进谏,说:“一个国家的富强只有重民意轻赋税,民乃如水,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了;以民为本,方乃富国,君王的江山社稷才能够永固。”褒珦这话若怒了周幽王,他怒喝:“本王的江山何劳你一个部落酋长来说三道四?!一个小小部落酋长,竟然胆大妄为,扰乱国家赋税秩序,该当何罪?!”
周幽王问罪于褒珦。褒珦申辩自己只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何罪之有?幽王听言更是肝火蹭蹭上窜,大喝:“大胆褒珦,如此无礼,终身监禁,喝左右立刻送进大牢。”
褒珦入狱,一晃就是三年。公元前779年秋,褒珦的儿子洪德,从褒城到乡间收租,巧遇褒姒在井边汲水,洪德眼前顿然一亮。惊奇自语:这穷乡僻壤,竟然有如此美丽女子?!
洪德站在不远处,细细观察褒姒。真乃:容貌淡雅清秀,顾盼美目含情,一头秀发瀑布一般飘飘渺渺,纤纤酥手凝脂似玉,明目皓齿肌肤水泽光洁,花容月貌如玉兰,淡淡幽香借着井水的湿润,漫溢于周遭。褒珦暗自称叹:真乃闭月羞花,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啊!洪德看得颜面生热,心跳失律。呆呆地站着,目光中迷离了褒姒花样容颜,竟然忘记了赶路。
褒姒汲了水,提着陶罐,款步离去。
洪德望着褒姒背影,愣怔半晌,自言自语:乡间遇仙姑,恍然若梦中,……
2
洪德如梦方醒,惊呼道:“啊!原来是遇到了一朵绽放于乡间的虞美人呀!”他摇头叹息:“可惜了,可惜啊!!”
洪德整理了自己被美色诱惑的迷离的心魂,继续赶路,收租税去了。褒姒的影子却不时在他眼前晃悠……洪德回到家后,依然常常想起在井边汲水的女孩,有时候甚至如梦如影。他暗自感慨:难道此女有什么魔法不成?
幽王继位后广征美女置于后宫,过着花前月下,整日饮酒作乐,骄奢淫逸的浮华生活。他为人暴虐喜怒无常,专制霸道,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动辄罢官革职,滥用酷刑,尽显其暴敛昏庸本色。在朝廷用人上,幽王拜尹球为大夫、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三人皆谗佞阿谀,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他们投其所好,常常在各部落征选美女,以讨得幽王欢心。
周幽王选美的消息在各部落传得沸沸扬扬。有许多人家的漂亮女子都闭门不出,有的干脆藏匿起来,以躲避幽王选美风波。幽王选美,洪德再次想到了汲水少女,心中暗自感叹:那才叫真真的绝佳美人呢!只是,……洪德想了许多心事,他想到自己的婚事,想到了父亲被冤枉入狱,自然也想到了母亲的艰辛,后来,一个想法像灯塔一样在他心海的黑暗处灵光一闪:幽王好色荒淫,父亲关在镐京狱中受尽磨难,苦苦不得相救。若能得此女献给幽王,或许可以赎回父亲一命?洪德向母亲道:“幽王又在选征美女。孩儿曾在乡间遇姒大的女儿,此女美丽异常。若效法散宜生救周文王出殷纣监狱的计谋,以黄金绢帛买来姒大之女送于幽王,请求释放父亲,不知可否?!”洪德母亲听了儿子的计谋,思谋片刻,禁不住喜上眉梢,心想无论怎样,有一丝希望,总比坐以待毙好。她高兴地向儿子道:“此计若行得通,当不惜黄金绢帛,我儿快去办理才是。”
于是洪德再次来到与褒姒相遇的村庄,打探褒姒的身世,以绢帛、黄金,买了褒姒,香汤沐浴,锦衣包装,教导礼仪,送至镐京。洪德先贿赂虢石父,请求帮忙以父亲的名义代为禀报君王。只说:“臣知道自己罪不容赦,臣的儿子洪德愿用一美丽绝色女子,为臣赎罪。”
幽王听了虢石父所报,欣喜于色道:快请褒姒上殿,本王先见见此女再议。
褒姒敛步轻移,上得宫殿,向周幽王行礼后,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幽王只一眼望了褒姒,不由得惊异慌乱,他定定神,再观察褒姒的容貌举止,禁不住心魂为之荡漾。他欲醉欲仙地望着褒姒,贪色的眼睛直直地盯着,直看得褒姒的面颊染上了润红的霞。褒姒原本的桃花芙蓉面,愈发显得美丽动人。醉眼看花花自醉,看着眼前这株含苞的花朵,幽王先已醉了几分。
此时褒珦的儿子褒洪德上殿来,跪禀道:“洪德替父亲向君王谢罪了。”
幽王大喜道:“呵呵,何罪之有,无罪、无罪……”幽王说着“无罪”的话语,一双眼睛却始终看着褒姒,色迷迷地笑……可怜鲍姒,一个弱弱少女,被幽王当作一件工艺品,翻来覆去,远远近近,从不同角度欣赏着,像俘获的猎物,很快就可以放上餐台,他将不顾一切地大快朵颐。江山社稷是朕的,天下美人也是朕的,……哈哈,幽王想象着自己狼一样蚕食猎物的一幕,禁不住心生快感。
洪德如愿救回了父亲褒珦。褒珦得到了赦免,且恢复了官职爵位。
褒姒从此成为周幽王深宫的一株幽怨花。
3
幽王得了褒姒,从此把申皇后和三宫六院都弃之脑后,与褒姒朝夕相处,相伴左右,花前月下,甜言蜜语,过着宁愿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侈靡生活。在声色交错,靡靡之音的幻影里,幽王沉湎于褒姒这位绝色少女的石榴裙下,醉生梦死。常常数十日不理朝政。
三川守臣,上奏三川地震,地方遭灾严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死难与受伤的人民群众需要朝廷抚恤救助。朝中大臣得知这一消息,十万火急报给幽王,幽王却不耐烦道:“三川地震是常有的事,何必动表告诉寡人?”
太史公伯阳叹息道:“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伯阳本来是借三川地震一语双关,劝谏幽王治理国家也要上合天理,下符地气,纲纪、民意都要顺序而行,如若过其序,那么天地将动摇其本,臣民也会不答应。赵叔胸怀一腔忠义欲进谏幽王,却苦苦没有机会。恰逢岐山守臣上奏:三条河流都枯竭了,岐山崩毁,毁人性命庄园无数,受灾人民饥寒交迫,饿殍遍野。赵叔带趁机劝谏幽王道:“山崩地裂,是国家不祥之兆,望幽王抚恤下民,广开贤路,以弭天变,以使社稷无危。”
周幽王有些体恤,有些犹豫,是否下查民意。上卿虢石父,向幽王禀奏:“君王已都城丰镐,岐山崩有何不祥?赵叔带久怀轻蔑君王之心,且借这件事诽谤讥笑君王,望君王详查。”
幽王听信虢石父馋言,罢免了赵叔带的官职。
朝中文臣,申侯是申皇后的父亲,这位国丈见幽王如此对待忠臣,感到周江山社稷堪忧,申候抱着对国事负责的态度,示意女儿劝解幽王要以江山社稷为重,重朝纲,恤民生。然而,沉浸于酒色,嗜淫成性的幽王,怎能听进申皇后的劝谏?真如“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所形容,申皇后孤独、无助、无奈,对于国事民生的深深忧虑,面对沉迷于酒色的幽王,她能怎样选择?!
处处维护丈夫利益的申皇后,自然是把一肚子怨气都撒在褒姒身上。只可惜就是逮不到机会报复这个迷惑了丈夫心智的小妖精,申皇后一直都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留意着可以报复褒姒的机会。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机会终于被申皇后逮到。这天,幽王应众大臣的请求,不得不上朝料理国事。褒姒独自一人在琼台赏花,申皇后前呼后拥地到来。看到褒姒,申皇后恨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褒姒“狐狸精、蛊惑皇帝,扰乱朝纲,不得好死……”恶毒的谩骂,像一串串咒语,连珠炮似的向着褒姒狂轰滥炸。褒姒见皇后来者不善,只有忍辱负重,乖巧地向皇后施礼,小心翼翼,默默听皇后骂人。皇后见褒姒默不作声,毫无认错之意。她越骂越气,终于示意随从动手暴打,直打得褒姒遍体鳞伤,无力呻吟,无言辩解。
申后大闹琼台,被幽王软禁。太子宜臼听说母亲被软禁,气愤的冲进琼台。把正在发呆的褒姒再次痛打一顿,又派人到褒姒家乡杀了褒姒的养父母。
褒姒挨了皇后和太子痛打,心情郁闷,可怜楚楚地躺在床上垂泪,思念家乡养父养母的养育之恩,想起自己在家乡时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褒姒哭得伤心欲绝……
4
幽王以为囚禁了申皇后,朝中再无人敢欺负褒姒,谁知自己的儿子竟然下手打起自己的庶母来。幽王禁不住心中怒火中烧道:这个逆子,太目无尊长!
褒姒哭得伤心欲绝。幽王见褒姒像一只受伤的小鸟,卷曲在大床的一角,泪水涟涟,模样悲戚,心痛地拉着褒姒的纤手道:“褒爱妃!都是朕不好,让爱妃受委屈了,放心,朕一定为爱妃做主,严惩逆子。”
褒姒却不管不顾,眼泪哗啦啦地淌着,哭得悲悲切切,伤心欲绝。她把遭到太子毒打的事,向幽王哭诉了一遍。幽王恨得七窍生烟,怒骂儿子忤逆,再次向褒姒承诺:“朕一定为爱妃做主,……”
幽王看着哭成泪人的褒姒,心痛地抱着这个娇小清秀的美人儿,心肝宝贝儿地哄着。为了讨得褒姒开心,他再一次埋怨皇后失德,诅咒皇后不会有好下场,骂儿子忤逆不孝,看朕怎样治你这不知天高地厚逆子。褒姒终于止住哭泣,面无表情依偎在幽王怀里。任由幽王百般爱抚,甜言蜜语,她始终不苟言笑,满脸愁云,梨花带雨般的面颊,满是委屈。幽王亲吻她的香唇,她只是无力地敷衍着……
虢石父、尹球听说申皇后和太子毒打褒姒,不失时机地到幽王面前谗言道:“臣闻皇后失德,嫉妒之心太甚,这样下去后宫难以安宁。”
幽王大怒,下诏废了申皇后,册立褒姒为皇后。
太子宜臼忿恨不平,要杀虢石父。虢石父巧妙逃走,向幽王禀报太子有反叛之心。幽王大怒,命尹球追捕太子,并把申皇后囚禁于冷宫。废太子宜臼,封褒姒为后,立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皇后的父亲,在朝中是一位很有威信的文臣,此事引起朝中大臣共愤,大臣们纷纷告老归田。
褒姒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然而小家碧玉的褒姒,最最向往的是山村纯朴自然的旖旎风光,是夫挑水,妻浇田的平凡生活。而不是幽王给予的宠爱和奢侈浮华的宫廷富贵。褒姒进宫以后,整日愁眉不展,后来听说养父母被太子所杀,她深深感到自责,认为是自己害了养父母的性命。更是整日郁郁寡欢,没有半点喜色的褒姒,显得更加冷峻艳美,幽王更是从骨子里喜欢和迷醉于褒姒冷美人般的气质。讨得褒姒欢心,已成为幽王的职业。
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幽王不惜巨资建造了琼台,并在琼台上种植名木花草。幽王的专宠专爱,在后宫众多佳丽看来,褒姒就是幸福的化身。然而,褒姒却总是黛眉紧蹙,抑郁忧愤。
周幽王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褒姒,褒姒却总是无动于衷,终日忧郁,紧蹙眉黛。幽王为其开颜一笑费尽心思,他召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宫女们载歌载舞,舞蹈、音乐、美女,华丽登场,幽王陪伴笑脸相待,褒姒却全无悦色,始终不能欣慰一笑。
无奈之中的幽王问计与虢石父:“虢爱卿若有办法能让褒后一笑,可赏千金!”
虢石父献计说:“先王曾在城外,五里置一烽火墩(昼燃狼烟,夜燃烽火。),为敌兵进犯时的联络信息,如有敌兵来则举烽火为号,沿路相招各地诸侯发兵勤王,假如诸侯来了,发现上当,便会面面相觑,尴尬相望,皇后必然会笑!”
幽王听后大悦,道:“若果然赢得褒后一笑,朕必有重赏。”
幽王遂与褒姒驾幸骊山,在骊宫张灯夜宴,笙歌曼舞。幽王传旨,令城下点燃烽火台。有大臣劝谏:“烽火台是用来备缓急之需,无故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以后倘有不测,将用什么办法来调令诸侯呢?”幽王执意要博取美人一笑,命令点燃烽火台,他与褒姒在望边楼欢宴。刹那间狼烟直冲云霄。诸侯们乍见狼烟四起,急忙调兵遣将,驱动战车,日夜兼程前来“迎战”。列国诸侯一路风尘仆仆,不辞辛劳赶来骊山救驾,来了却没有敌寇的踪迹,只见幽王与褒姒在城上饮酒作乐,各诸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褒姒百媚娇态地依偎在幽王怀中,凭栏远眺,见各路军马擎火炬漫山遍野奔跑的狼狈像,便嫣然一笑。幽王见美人终于笑了。随龙颜大悦,道:“爱妃一笑,真是千娇百媚啊!此皆虢石父之功劳!”
遂以千金赏虢石父。
众诸侯大怒而归。
“千金买笑”的典故从此流传后世。
以后幽王屡以烽火为戏,久而久之,烽火不信,诸侯不至。
5
当年武王伐纣,征服了四方许多小国。但如何统治大片领土众多子民,却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非常严肃的考研。于是,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最重要的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诸侯受封时要举行册封仪式,谓之锡命。周天子为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疆土范围、土地数量,以及所封给的属臣、奴隶、礼器、仪仗等数量。受封的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领土进行统治的据点,他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
武王伐纣使一个四分五裂民生寥落的民族,逐步形成华夏族,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也在社会斗争的逐步演变中诞生。
武王驾崩,周成王(诵)即位。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武庚三人不满而叛周。周公奉成王命东征,平定叛乱。周公东征之后,完善了西周的政治制度。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和乐礼制度,加强了王权,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公担心成王贪图安逸,写了一篇《无逸》,告诉成王不要贪图安逸,不要看不起农人,一定要深入底层,体恤民生疾苦,要懂得农民种田的辛苦,勉励成王励精图治,巩固江山。
成王执政后,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命召公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西),后来成为东周的都城。成王还命令周公制礼作乐,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周公、召公率师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国,使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成王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和睦,歌颂太平盛世之声不绝于耳。成王与其儿子康王统治时期,合称“成康之治”,是周代的兴盛时期。
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太子姬钊即位(周康王)。后世以“成康之治”评价成王与其儿子康王的政绩,当时天下安宁,四十余年不用刑罚。
但昭王伐荆楚,使“王道微缺”,经济发展失去平衡,人民生活失去保障,社会治安渐趋混乱。到厉王时,实行专制统治,压制民间声音,盘剥人民财帛,结果引起了底层民众暴动。公元前841年,国人不堪忍受厉王的高压政策,纷纷暴动。厉王奔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逃至召公家中求援。暴动平息后,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直到宣王即位才告结束。周宣王即位,整顿内政,稳定社会秩序,在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史称“宣王中兴”。宣王后期,对外战争已经陷于相持阶段。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姬宫涅继位,周朝在幽王昏庸无能的统治下,紧紧维持了11年,至公元前771年,持续了275年的周王朝,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荒谬尴尬中覆亡。
6
周王朝在幽王的统治下,不但没有改革和解决前朝日益严重的积弊,以及日渐尖锐的矛盾。幽王不思改革,反而更变本加厉地堕落于淫靡浮华的怪圈,不能自拔地沉迷于佞臣们逢迎拍马,谗言祸国的泥沼,执迷不悟地寻欢作乐。
申侯上表责备幽王:废除皇后、抛弃太子、宠幸褒姒、戏弄诸侯四事。
虢石父则密奏:“申侯正在与太子宜臼勾结蓄意谋反。”“谋反”一词,是历代帝王最最忌讳的动词,是关乎江山社稷“龙椅”的大事,是帝王屁股底下那把龙椅谁坐的问题,是不得不防的大事。然而,江山稳固的重要因素归根到底,并非别人要怎样,祸根主在坐着龙椅的那人,那人一念之间的否与决,都是江山社稷的祸与福的轮回。如若虢石父煽风点火,幽王不是那样偏听一面之词,不信虢石父的邪说——太子谋反。虢石父哪有机会献计:“速发兵讨之,免生后患!”
幽王最终听信虢石父所言,发兵讨申。申侯大惊:“国小兵微,何以挡敌?”大夫吕章献计:“申国近缯、犬戎、西夷,主公速致书于犬戎,令起兵以伐无道幽王,免申国之患!”
申侯便以书信召犬戎,陈明厉害关系,希望犬戎能够协助申候讨伐幽王,犬戎遂发兵与申侯联合进攻镐京。申候联合缯、犬戎、西夷起兵征伐幽王。
幽王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虢石父惊恐献策,道:“速速点燃烽火以征诸侯救兵!”幽王命点燃烽火数日,烽火台上白昼狼烟四起,夜里火光烛天,各诸侯以为幽王又在戏弄他们来博取美人一笑,都不当回事。不久镐京陷落,幽王逃奔临漳。申候所组各路兵马在镐京掳掠库内财物,放火焚烧宫殿。宫中士卒嫔妃,死者不计其数。犬戎在城中大肆剽掠数日,镐京狼藉瓦砾,横尸遍地,帝王脚下,再无乐土。更可悲的是,镐京百姓横遭涂炭,无故的生命瞬息间化为萦绕于天际的冤魂。江山移主,对帝王是飞来横祸,天降灾难,也许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往往是他们用生命换取江山,用鲜血浇铸这江山的高度。最终,再以人民的生命和鲜血断送江山。
褒姒的笑颜也许真的美丽如烂漫山花,俏丽如腊月红梅。然而,幽王用谎报军情(点燃烽火),来换得那偶尔一现的笑颜,其代价真是昂贵到了无以复加,难以用价值来衡量。最终,幽王只能用无数百姓的生命和祖宗传承了近三百年的江山,以及自己曾经尊贵的生命作代价,为曾经的荒唐——“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来买单。
幽王在骊山下被追杀,褒姒被犬戎掳去,在兵营受尽凌辱后自尽身亡。
西周最后一个统治者——姬宫涅,他的最后一盘游戏“烽火戏诸侯”,终以江山社稷为代价定格在世人眼里,定格成一个朝代的背影,定格成一个人生的悲剧和一代江山社稷的悲剧。当然,这样的结局对于幽王本身,也许应该列入咎由自取之流。他不但毁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也在改朝换代、江山移主的颠簸中,家园被毁,生灵涂炭。我们仔细翻阅线装的历史,哪一代帝王得到江山,或者断送江山,不是用百姓的生命,无辜者的鲜血做代价?!华夏的历史就是这样在一代江山,一代帝王,一路风生水起的颠簸中,浸染着一代代无辜者的鲜血,践踏着一个个草芥一般平常而鲜活的生命,一路磕磕绊绊地走了过来。周在幽王手上覆灭后,华夏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战乱频发的春秋战国时期。
如今骊山烽火遗址上复建了烽火台。“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这里的烽火台上似乎依然是狼烟四起、烽火连天、诸侯忙乱,褒姒一笑、幽王轻狂。失掉江山的连篇场景犹在眼前。褒姒的笑声,音犹在耳,这笑声里有哀怨,有叹息,有无奈……有野史称:褒姒自尽当晚,众犬戎士兵见一袭七彩光芒腾空扶摇直上,飘向西天,在其前方有白雾缭绕。也许那正是褒姒幽怨的魂灵!
百 荷 书 房
baihezongying6789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