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五月去看百合花
五月去看百合花
文/郭久兴
百合花从含苞吐蕊到竞相绽放再到萎缩凋零前后不过15—20天时间,而真正的赏花期也就10来天左右。百合这种植物一般是头年9、10月下种,次年5月开花,7月采挖加工留种。三个环节前后有序,自成规律,周而复始,如同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在城里或外地的人往往只关注中间的环节,每年盯着百合花盛开的日子,临近5月便四处打听哪里的百合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期如何?为前去观赏做足准备。有的是为了拍摄作品,事先就约定好模特,挑身材好的脸蛋靓的,衣服道具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有的是策划活动,以影楼居多。在漫山遍野的百合花丛中,穿着婚纱打扮时髦的新郎新娘来到这圣洁之地,以“百年好合”为主题摆出各种富有创意的造型,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随着“咔嚓”声响,一个个精美的瞬间便定格下来。更多的人则是出于好奇,纯粹是为了游玩。在鲜花盛开的百合地里,少男少女们三五成群的来回游走,他们有说有笑,拿起手机一边拍摄一边通过微信或视频聊天,上了年纪的人站在一旁傻傻的看着,流露出羡慕的神色。所以,每年到了赏花的日子,那连片种植、错落有致的百合基地仿佛就成了花的海洋,花在人海里,人在花海中。
观赏百合花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江西万载白水乡。乡名显得平淡,就像一杯白开水,纯净得无任何杂质。而就是这样一个地处湘赣边界的山区小乡却因风景幽雅、民风淳朴备受人们的青睐。走进白水,境内群山环抱,空气清新,奇峰、怪石、庙宇、古树、古桥、古宅等多处名胜古迹构成了这里美丽的自然景致。明艳的鲜花、潺潺的流水、缓缓转动的水车,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秀美的、活的山水画。在青山绿水中,不经意间路过一棵古树、一栋旧宅、一株枯藤、一座老桥、一墩奇石,都有可能蕴含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白水的美食文化也颇有名气,艾米古、野蕨菜、小河鱼……有着当地特色的土特产无不让人垂涎三尺。对于游历过名城海滨和名山大川的游客来说,来到白水自然会有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独特享受。
如果说以上这些仅是指白水的环境优势,那么真正能吸引游客眼球的恰是这里的百合花了。是白水争奇斗艳的百合花还有那琳琅满目的百合粉、百合面、百合奶等系列产品,以及生活在大山里那些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人们留住了游客的心,让他们来过一次觉得不过瘾,来了还想来。
白水是闻名遐迩的“百合之乡”。据《万载县志》记载,白水所产龙牙百合自宋朝开始就属于贡品。1959年和1971年,党中央先后两次在庐山召开会议,均调用了白水百合粉。1989年,白水与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合作开发人参、桂花百合晶一并获得“江西省新产品奖”、“首届滕王阁杯旅游商品优秀奖”和“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销洽谈会金奖”。1999年5月,白水百合花亮相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其圣洁娇妍的绰约风采足以让国内外观众流连忘返。
被冠以“百合之乡”美名的白水流传着不少与百合有关的民间传说,就其百合种子为何会落户生根于白水都有好几种说法,有说是当年八仙过海时何仙姑路过此地从天空撒下,有说是明清时期某商人从国外带回,也有说是美丽的凤凰鸟从遥远的地方衔来。最精彩的一个版本应该是白水当地文化名人欧阳武杜撰的神话故事: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湘赣边界一带遭遇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满身生疮,苦不堪言。这时,恰好东海龙王之女受父亲之命巡游到此。她从嘴里拨下一颗洁白的牙齿,一甩一画,霎时田塅中便显现出一条由北向南波光晶莹的小河,这就是今天的白水河。接着龙女又变出一只水桶,挥动长袖旋转数下桶里便冒出一大堆龙牙似的鳞片球茎。她将这些鳞片分发给一百户人家,一半剥片清炖服食,一半种在地里。山里人服食之后火气下降,口舌生津,面色红润。那种在地里的种子也长出了青青的叶子,开出了洁白的喇叭花。因是一百户人家种出来的,后来人们就把鳞片球茎称之为“龙牙百合”,将球茎上长出的鲜花取名为“百合花”。
因为摄影的关系,还有我的几家亲戚都居住在白水,每年五月百合花开时节我都会随家人和朋友一起来这里游玩或拍摄。百合花属于花卉中的珍品,它的优雅、自信、从容、淡定,高雅,圣洁等等历来为人们所崇尚,更是摄影人花卉创作的首选素材。然而,我拍了多年的百合花,也看过不少被业界公认为上乘之作的百合花创意作品,让我满意的还真的不多。个中缘由并不都是技术和设备不够精良,而是百合花不太好拍,容易落套,难以出新。我遇见一群从上海来的摄影人士,其中不乏可做模特的帅哥美女,可拍来拍去总感觉拍不出他们想要的效果。后来还是我想办法找了两个当地的村姑,我与这群摄影人士一起边拍摄边切磋。两村姑还真有悟性,不用提示就能摆出一些动作来,淳朴的人与漂亮的花搭配在一起,颇有几分花美人靓的意境。上海客人高兴极了,连声称赞白水这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怪不得百合花也喜欢生长在这里。
除了拍摄百合花,我还写过几篇有关百合的文章。自古以来,百合花之美就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吟咏。苏东坡:“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旁。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陆游:“芳兰移取扁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岂两叶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严兆鹤:“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在他们的笔下,清新脱俗的百合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风中摇曳犹如婀娜多姿的清秀佳人,如此惹人怜爱。到了近代,描写百合花更是佳作迭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故事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一位通讯员的工作和战斗生活,真实再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写百合花之美,无论你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尽世间最美好的词汇都不为过。我的文章偏重于纪实。散文《家乡的百合》说的是当年我在县委对台办工作时接待一位旅台同胞,在他返台时送上几斤百合粉给其父亲刘老先生品尝。对方来信说:“感谢家乡人民没有忘记我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几十年没有吃到家乡的百合粉了,收到你们捎来的这一礼物全家万分激动,都尝了一点,我已将它视如珍宝收藏。”这篇散文后来发表在福建《厦门日报》和《赣中报》。另一篇《百合花之歌》写了白水梅新村女共产党员林成凤的先进事迹,赞美她的情怀就像百合花一样圣洁和高雅,刊登于万载文联主编的《文艺作品选》。
百合花盛开的情景催生了当地旅游业的兴起。从2005年开始,白水乡几乎每年都要举办规模不等、形式多样的百合花旅游文化节。县宣传、旅游部门也积极配合乡里或组织摄影比赛,或举办文艺晚会,或开展诸如评选“百合仙子”之类的公益活动,一些媒体记者则赶赴现场进行采访。赏花期一到,白水河两岸彩旗招展,气球飘舞,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多数是自驾游。有一年各种大小车辆就像一条长龙挤在马路两边,车队足足排了5、6公里,把个白水围得水泄不通,最后只好求助县里抽调警力到现场维持秩序。游客一多,生意立即红火起来,全乡大大小小的饭店、旅社、农家乐天天爆满。一些游客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晚上赶回县城寻找住处第二天又返回白水。刚搞节庆活动的头几年,看百合花是免费的,后来精明的白水人从中悟出商机,改免费参观为有偿赏花,且门票价格年年上涨,若想目睹36朵鲜花集一身的“花王”风采另外还得加钱。游客大都满不在乎,大老远的赶来看花掏个几十元并不觉得心疼。仅门票收入乡里就稳赚了一把。
百合花的赏花期短的让人难以接受,20天不到盛开的百合花就凋谢了,游客意犹未尽,一些来不及看花的人只好带着遗憾等待下一个5月的到来。花期一过,当地服务行业也随之降温。这无疑说明以观赏百合花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亦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如何补上这个短板显得非常重要。
白水作为革命老区这些年来一直把精准扶贫、科学脱贫列为全乡重点工作之一,而发展旅游业又是帮助老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措施。白水地处山区,工业先天不足,除了百合产业和自然环境似乎没有别的优势。令人欣喜的是,去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中结合山区实际,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拓展山区特色产业之路进行大胆的探索。根据该实施意见,乡里将致力于改善交通条件,完善集镇设施,增设旅游项目,增加花卉品种,错开观赏时间,延长赏花期限,逐步提升接待能力,力争到“十三五”期末,旅游产业基本形成规模,向上申报“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成立旅游公司,接待游客每年2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超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正是五月百合香,我坚信,走进白水的游客,不只是看百合花美、闻百合花香,更多的惊喜在等待着他们!我更坚信,未来的五月,白水乡,百合之乡会给您更多的惊喜,好戏还在后头!
作者简介:
郭久兴,男,汉族,江西万载人,中共党员。1955年9月初9重阳节出生。为图吉利,被祖父取名为久兴,意为永久兴旺发达。
1975年当民办教师时发表第一篇散文《育棕记》,1984年宜春师范毕业后调县委对台办工作。此间先后写成《实现海峡两岸互访探亲势在必行》、《家乡的百合》、《圆的随想》、《五彩缤纷的事业》等文章,分别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福建广播电台、云南广播电台对外部等新闻媒体采用。
1984年接触摄影,从此坚持一手拿笔,一手端相机,碾转于组织部、水务局、文联、文明办、文广新局等县委政府机关部门,至今累计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及图片2000多幅(篇)。获奖的图片主要有:《送温暖》,获1994年上海力波杯新闻摄影比赛优秀奖;《中国农村女人了不起》获《江西人口报》1996年度好新闻二等奖;《信息服务送进村》刊登于2006年9月21日人民日报第18版并获好图片奖;《春夜》、《金龙入宅》入选江西省公务员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获奖文章:《实现海峡两岸互访探亲势在必行》获海峡电台好稿一等奖并编入《全国对台对外优秀作品选》一书;《许国兰与妇女储金会》获全省第四届好新闻二等奖;《这个女子不寻常》和《钟情于有机农业》两篇人物通讯参加第六届新世纪之声《爱我中华》征文比赛活动,分获金、银奖,并应邀于2006年11月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新世纪之声《爱我中华》活动表彰大会,被授予“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5年12月加入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编优秀人物系列文集《名留万载》、个人文集《岁月存真》分别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和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另有《万载欢迎您》、《和谐万载》等多本画册推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