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收藏鉴别有技巧
在真银高仿盛行之前,市场上假 币不是很多,基本都是不含银的低仿伪品,铅锡合金、铜铅合金都有,颜色发黄、发灰,翻砂工艺做成,图文变形,币面粗糙,做工很差。有的甚至掷地就碎。
光绪元宝,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北洋造),下环“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各一园点星。钱背:中 心为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侧有阿拉伯数字34,左右各一圆点心。这类光绪元宝是在清朝末年铸造,当时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单位之争,币制未统一。北洋机器局更名北洋造币局,铸行较早脱离“两单位”的银币后,又于光绪二十五年始,铸行面值库平纪重的“光绪元宝”,在这类币的背面左侧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币为光绪X年版,常见有25、26、29、33、34等数种,流通全国。
一枚小小的银元,往往因为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不同,其价格也会有天壤之别。如王莽新朝时的“布泉”、“货布”等钱币,用的是优美悬针篆,北周时期“五行大布”为典型的玉箸篆,而“永通万国”则是介于玉箸篆和铁线篆之间的一种独特书体,因而倍受藏家青睐。
在收藏领域,品相被称为“收藏品的生命”。所以,近代铜元、银元在铸造时对表面的光洁度、边丝的好坏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清代民国古钱币近些年大火的原因。比如发行于1887年的光绪元宝,作为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于1912年结束铸造,除户部省造外其他各省铸造纷纷在其上篆刻省名,它共发行了25年。光绪元宝是中国第 一枚正式发行使用的机制铸币,标示着满汉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融合,见证了华夏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具有深刻的历史纪念意义。
银元存世量少备受藏友喜爱,藏友们对银币的喜爱首要归因于以下三点:一是制造精巧,观赏性强;二是种类纷乱,挑选余地大;三是历史时间短,简单下手,再加上制造量少,而清末以后战乱一再,使的损耗极大,这三点关于保藏者来说,就具有了长期出资的可能性。
离边齿的距离越近,加工难度就越大,要求的压力就越大,这样才能分出丝和齿的边界来,如果压力不够丝和齿就会混成一体。假 币的夹丝齿为了避开这一点,特别将丝和齿距离拉开,这样容易加工,但也露出了破绽。
光绪元宝作为近代钱币中为精美铸币之一,其确实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是不 可 多 得的珍 稀之品。铸造工艺精湛,字体、图案都符合当时的铸造特征,齿边等使用痕迹明显,包浆滋润,极 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