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小知识:邓石如的“铁钩锁”
今天说邓石如的三方印,但说的是一件事,就是邓石如的篆刻思维。
邓石如有一方印,印文是“铁钩锁”:
(邓石如刻“铁钩锁”)
对于一般的篆刻爱好者来说,这方印并不好刻,因为三个字结构相同,都是左右结构,更加上这三个字的左半部分又都是“金”字,相同的偏旁如何安排在印面里才能显得不板结,不死板呢?为什么送给朋友罗聘的印里又一定要刻这样的内容呢?更何况邓石如在这方印的边款里写道:“两峰子(罗聘)写竹用此三字法,古浣子(石如)作印亦用此三字法。”显然,邓石如对自己的篆刻总体的方法总结就是这三个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铁钩锁”。
“铁钩锁”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的是笔势往来中,就像用铁丝纠缠一样,宋代黄庭坚在他的《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中写道:“江南铁钩锁,最许诚悬(诚悬是柳公权的字。)会。”他自己又做了注解:“世传江南李主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勾勒成,谓之铁钩锁,自云唯柳公权有此笔法。”由此可见,“铁钩锁”并不是邓石如的发明,是前人画竹子的一种笔法,并且惟有柳公权有这样的笔法。我们知道,柳公权的字一向与颜真卿的字并称“颜筋柳骨”,“骨”指的是柳的字很有“劲”,有力度。
(柳公权的书法)
邓石如认为“铁钩锁”是画竹大家的典型笔法,因此给自己画竹的朋友送这三个字的印最为恰当。同时,邓石如在边款里说这三个字也正是自己篆刻的全部精髓所在,也有自己的创作思维在里面。
关于这一点,叶一苇先生在《篆刻丛谈》里解说过:
“铁”是指的刀法,铁笔就是以刀代笔。要使刚健,避免纤弱的毛病,。“钩”是指的笔法,字要圆转遒劲,避免板滞断硬的毛病。“锁”是指章法,字与字的配合,要紧扣,浑成一体,避免松散的毛病。
我们回头再看开篇的这方印,整方印的感觉像是一把锈蚀满满的铁锁,线条与线条之间的残断由于粘连形成许多交接点,使全印浑然古朴,印感十足。
在刀法上,邓石如强调的是一个“铁”字。当然,邓石如有他的优势,他是个大个头,有劲,据记载有“力能伏百人,居楚北僧寮,群匪来扰,山人连踣十数人,乃尽逸”,这体格,一个打十个啊,显然,这适合他的“使刀如笔”的刀法,如果腕力不够,刀即使再锋利,也依然无法达到“行刀如走笔”这样的自由感。如果是陈巨来、吴让之那样的瘦小老头,显然是不可能运刀硬如“铁”的。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如果拿刀在石面刻行游走,而能达到像拿笔在纸上写字一样,那自然是无上的刀法,而刀天生是硬朗和刚健的,这是刀的特性,石料也是硬的,硬碰硬啊。在强调“铁”的硬度这个方向上,邓石如以“铁”这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刀法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铁钩锁”一印中的直线条,无一不是坚硬如铁的立在那里。再比如我们再看邓石如的“守素轩”一印,其中的直线条,也都或如钢针铁杵一样挺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一印中也有一些骨架似的直笔,如“岸”字的左竖,“千”字的中横,“尺”字的下折,均坚硬如“铁”,像悬崖,似峭壁。
(邓石如刻“守素轩”)
在笔法上,邓石如强调一个“钩”字。即一方印中的笔法一定要圆转遒劲,没有工艺化的板滞以及人为的断硬毛病,回到“铁钩锁”印,印中三字均以方直为主,然而每一个字的细微处都有相应的盘曲,如“铁”字的“戈”处与“锁”字的最后两笔,使印面灵动不板滞。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一印: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整个一方印中,自印顶处的“江”字始,一路气息圆转而下,直到声字的“殳”的最后一笔贴边收束,都以圆转处理,而其中直笔颇多的“有”字也处理成圆转的篆法,都是为了保证整个印面不板滞,不生硬,活泼生动。而上述“守素轩”一印中,直笔与曲笔,方与圆互相映衬,全印读来气息舒畅,既刚劲有力又婀娜生姿。
在章法上,邓石如强调一个“锁”字。如“铁钩锁”一印,三个“金”字通过粘连之后犹如一条锁链,使三个字互有关系,而各字又略有不同,于整齐中求变化。“钩”字与“铁”与“锁”字三字右部又互相穿插,线条真接互补空间,“铁”字左右粘连,“锁”字左右粘连,为的都是使章法左右两部分发生关系,“锁”在一起,三个字外边又加了四条边线,进一步将全印“锁”在一个紧密的空间内,亦与文字内容契合,边线宽度与笔画宽度几乎相同,加强印面的厚重感。对照“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中每个字与另外其他字之间的关系,字与字之间通通以各种方式“锁”在一起,使整方印中的各字如一家人团聚一堂。再看上面的“守素轩”,我们又看到了全印三字之间互相的紧密关系,“守”字向下的一笔,“素”字头部的小曲笔和最末的一竖,“轩”字上扬的两个小曲笔,都旨在“锁”定章法。
一个篆刻初学者,在“铁钩锁”上多作思考,是十分有价值的。
(【老李刻堂】之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