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炮也能打游击?志愿军1门炮神走位,上甘岭打掉美军48门炮

文/周洪新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在经过长期精心准备之后,突然以优势兵力向我上甘岭2个山头阵地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战役爆发的第一天,为了掩护步兵攻击,美军动用了18个炮兵营共计300多门大口径火炮,向上甘岭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了30万发炮弹。战斗高峰期,每秒钟我军阵地上竟落弹达6发之多。

我志愿军部队反击占领上甘岭表面阵地之敌

面对美军凶猛的炮击,第一天我军能够支援上甘岭步兵作战的只有榴弹炮3门、山炮6门、野炮6门,因此在和敌人的炮战中处于严重劣势。但在察觉到美军的动向后,当晚我15军立即调整了炮兵部署,支援两个高地作战的火炮增加到66门。接下来的两天,经志愿军总部及兵团首长批准,再次增调炮兵,我军火炮增至103 门,其中就包括了美制155毫米榴弹炮和苏联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至20日,我军再次增加支援上甘领的火炮数量,共增至133门。最终我军共计投入火箭炮24门、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14门(不含迫击炮)、高炮47门。

美军打完的堆积如山的炮弹壳

由于我军炮兵的逐步增强,给进攻的敌军步兵以极大杀伤,敌人开始逐步重视对我军炮兵进行打击和压制,如将烟幕弹的使用重点从掩护步兵变为干扰我炮兵观察员观察敌情。有一段时间,敌军不间断地向我炮兵阵地和观察所周围发射烟幕弹,造成浓烟滚滚,有时甚至干扰得我炮兵观察所整日失去观察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军炮兵部队以"耳"代"眼",在五圣山主峰建立了师空中窃听所,用无线电窃听敌人的无线电通信,收集情报,从而确保了火力支援的不间断。

美军同样使用M1A1式155毫米榴弹炮轰击我军

在大量施放烟幕的同时,敌人还以远程火炮结合航空兵火力,对我军炮兵进行压制。我军炮兵则把坑道防护和车辆机动结合起来,同时将小口径高炮拉上山以增大射程,重点打敌炮兵校正机,同样使敌人的炮兵失去"眼睛"。此外,我军还注意不定期地对危害最大的敌炮兵阵地进行压制。由于轻敌,美军炮兵竟将其射程较远的105和155榴弹炮部署在离我军阵地仅2-3公里的位置,这使得我军炮兵的反击取得了较大成果。10月18、19日,志愿军炮兵第20团3营9连,主动对注罗峙、松洞地区的敌炮兵阵地进行射击,击毁敌榴弹炮21门,并迫使敌炮转入遮蔽和后撤,从而大大减轻了敌炮兵对我纵深的威胁。

苏制BM13"喀秋莎"火箭炮正在齐射

炮战中,我军的大口径火炮表现尤为出色。其中炮30团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该团的1门美制M1A1式榴弹炮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打法,共击毁美军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48门、迫击炮3门,坦克7辆,弹药囤积点10座,还先后支援步兵击退敌军10余次集团进攻,毙伤敌军近千人,创造了我炮兵史上的奇迹。

志愿军使用美制M1式155毫米榴弹炮轰击美军

而且最后这门"神炮"最后全身而退、毫发无损。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共击毁敌军火炮112门,坦克28辆,而仅这一门神炮,就完成了击毁火炮数量的40%、击毁坦克数量的25%,被称为上甘岭上的英雄炮,而这个连最后也荣立了一等功。

迄今仍然在博物馆中的M1A1巨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