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98
NO.198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慕容垂当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此时他已经年满七十,老病缠身,自感时日无多的他知道自己需要考虑身后事了。
对他来说,当前最迫切的,是要让太子慕容宝顺利接班,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
慕容宝当时已经41岁了,称得上是年富力强,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但和几个兄弟慕容农、慕容隆、慕容麟相比,除了投胎功夫高出一筹(他的生母是慕容垂最爱的大段后)外,无论是能力还是功绩,他似乎都要略逊一筹,尤其还有个明显的短板——缺乏军功。
枪杆子里出政权,将来若是没了父亲这个保护伞,在军中缺乏威望的慕容宝在这样的乱世,能镇得住场面吗?
慕容垂对此很是担心。
思来想去,他觉得必须要趁自己还在世时,设法让慕容宝立下一个拿得出手的战功,为将来掌权做准备。
那么,该拿谁来给慕容宝练手呢?
在慕容垂看来,北魏显然是最合适的目标。
一方面,他觉得拓跋珪忘恩负义,确实需要教训;
另一方面,他也觉得拓跋珪实力有限,应该不难教训。
这种想法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之前北魏之所以能在代北快速崛起,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后燕的多次援助。
这不免让包括慕容垂在内的后燕上下对北魏的实力都有些轻视,颇有一种恩主对乞丐、主人对宠物的优越感——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给的,没有我,你早不知死多少次了!
你拓跋珪不过是我扶持起来的代理人,却不自量力不识好歹不知死活不撒泡尿自己照照,居然敢跳出来和我这个幕后老板作对,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么!
不过,话虽这么说,考虑到慕容宝毕竟没有战争经验,为保险起见,慕容垂又给他配备了这么一大批慕容家的优秀人才作为助手。
用这些久经战阵的精兵强将,来对付拓跋珪这么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慕容垂觉得,这简直是牛刀杀鸡、博士生对付小学一年级数学题——肯定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
经过这么一番精心的安排,他放心了。
但散骑常侍高湖(按《北齐书》记载,他是后来的北齐实际创建者高欢的曾祖父)却不放心。
他劝谏说:燕魏两国世代联姻,交好多年。如今虽然有些矛盾,但主要原因是我们索要战马不成而扣留其弟所造成的,说起来也是我们理亏。更何况拓跋珪虽然年轻,却自幼经历了很多磨难,有勇有谋,兵强马壮,千万不可小视。太子年轻气盛,又初次统率大军,恐怕难免会轻敌。这次出征万一要是出了点什么差错,不但折损兵力,太子的威望也会严重受损,请陛下三思。
慕容垂不听。
高湖再三进言,言辞极为激烈,最后惹得老皇帝恼羞成怒,老脸拉得比越南地图还要长,竟当场将其免官。
这样一来,自然没人敢再说什么了。
慕容宝就这样带领后燕大军踏上了征途。
面对来势汹汹的后燕军队,拓跋珪接受谋士张衮的建议,决定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当然,这是比较书面的说法,如果换成通俗的用语,那就是逃!
他把自己的部众分为三大块,西边诸部由东平公拓跋仪率领,向西北方向撤退;
东面诸部由略阳公拓跋遵(拓跋珪的叔父拓跋寿鸠之子)率领,往东北方向躲避;
而包括拓跋本部在内的其余大部分部众,则由拓跋珪本人亲自带领,一口气西撤了一千余里,并在河套(黄河“几”字弯周边)一带渡过黄河,跑到了原先刘卫辰的根据地悦跋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