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夫咳嗽中医秘方(四):他竟然用它治肺癌!
这方名一看,就让人眼前一亮。哎呦不错哦,救肺诶!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想混的好,名字很重要。
有时候我真的也想起点类似于这样的标题……
震惊!6岁孩童下阴出血,竟是父母没注意这点!(不是开玩笑,前段时间真治了几个这样的病例)
喂不好孩子不长个,你凭什么说自己是合格的爸妈!
7天斑点淡化气色红润,辛劳宝妈重变大美人,竟是吃了这个……
嗯…真这么写标题的话…想想还真有点尴尬。
但是……又有点……小激动?
咳咳,扯远了,回到这个药方。
这个方的名字起的,其实是有讲究的。
中医理论里面,有一句话,总结肺和脾的生理很贴切。
叫做“脾喜燥恶湿,肺喜润恶燥”
有时候记住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这就是法门,所谓不传之秘。
理法方药,明白理法了,用药不至于偏太多。
有指导思想的排兵布阵,和杂牌军肯定不一样的。
治疗大法,思路。脾喜欢干燥的环境,厌恶湿润的环境。这点前面我讲脾胃那块的时候反反复复强调N多遍了,湿最容易影响脾胃,所以一定要注重湿对于脾胃的影响。
肺则是相反,喜润,恶燥。
啥意思呢?就是肺喜欢湿润一点的环境,不喜欢干燥。(但是不要学死了,以为喜欢润就弄很多湿的东西去给它,还是有个度的,太湿肯定有痰了)。
我上次讲有些痰(也要看痰的性质,湿痰盛的肯定不行)化不掉的时候,可以考虑加点润的药,也有受这的影响。
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的呼吸道,从鼻子,到气管,到肺,你要不停的呼吸,是不是和外界空气接触最多的?
大家学过物理吧?要让一个水快速蒸发掉,有几种方法?
1:增加温度。2:增加接触面积。3:加快空气流动速度。
彭大夫初中的物理知识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所以你看,肺系统和空气接触面积大,又有空气流通,要有湿润的分泌物去净化空气里面的坏家伙,是不是要消耗水分?如果水分少了,甚至外界有热,或者你自身有热,是不是更消耗了?
越是易消耗的,就越是需要的,万事如此。
所以空气干燥的时候,它们是不是就难受?
所以为啥有一种治疗方式,叫雾化吸入,要用水气的形式去给药?
明白了吧。
说回咱们今天这个方子。
其实前面讲的2个方子,和今天这个,在我的理解中,都有人体内水液代谢产生问题的因素,需要的,供不上了。那咱就要用一些能帮忙供上的药,来让这个肺系统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清燥救肺汤,出自,清代喻嘉言的《医门法律》。
一共有9味药,桑叶,杏仁,人参,阿胶,麻仁,石膏,麦冬,枇杷叶,甘草。
用于温燥伤肺,气阴两伤。
你看,还是温+燥,但是邪气太厉害了,伤到肺了,于是出现了身体受损,正气不足的表现(气和阴都被伤到了)。
各种干的表现,加上呼吸系统受损的表现。
肺受刺激,咳嗽都是小的,甚至会可能出现咳嗽伴喘,咳嗽带血,乃至胸闷,胸胁痛,等等严重情况。
所以损伤就比前面说的轻证要重。用的药也开始有所不同,开始用到一些补益类的药物了。
简单给大家解一下这个方子:
桑叶+杏仁+枇杷叶:宣发肃降,止咳化痰。
麦冬+麻仁+阿胶:养阴,润燥。特别是阿胶养阴血,滋腻的嘛。
人参+甘草:补气,养中(脾土)。
石膏:清热。
书上说这个方子是宣,清,润,三法并用。
我看是:宣,清,润,补,四法并用。
宣:针对外来病邪,宣发就是赶出去。
清:这时候有热在里面,自然要清热。
润:燥热之邪,伤津耗液,干燥那么明显,肯定要滋润一下啦。
补:其实这个我觉得不是绝对的。如果因为前面治疗不当,失治误治导致病情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出现了身体受损的表现时才需要用。
这个方子,剂量上,我一般用6~15g,按原书比例调整。儿童3~9g。痰多的可以加贝母,瓜蒌。
方里有这么几个地方,有点讲究。
一,用的是经霜后的桑叶。这点现在难搞,给你好桑叶就不错了。
二,要真阿胶。嗯……你看我以前写过啥,清代的医书就有说这些问题了。中药市场质量问题,我有时候也挺无奈。不过阴没有伤的很厉害的,带血啥的,可以不用阿胶。我一般是干脆不用。
三,石膏煅后用。这个我觉得无所谓,我都是用生石膏。清末民国有个医家叫张锡纯,写了本《医学衷中参西录》。他认为石膏不是大寒之品,大量使用无妨。我自己总结,外感病短期使用,放胆即可,无需瞻前顾后。
然后有一点,频频热服。这个服药方法要强调一下。
次数可以多一点,不要喝冷的。我觉得还是蛮重要的。
总结下,如果咳嗽,干,热的表现明显,甚至咳嗽出现了带血,胸闷,胸痛,有身体受损,正气不足,气虚,阴虚的表现,就可以用到这个方子。
(偷偷告诉你们,我调理肺癌放化疗后的病人,就喜欢用这个做打底方加减变化——癌细胞,放化疗都是伤正气的,又是肺系统,表现确实很多会出现上面我说的那些。你要是用的好+时来运转有患者宣传,说不定就治癌症名动一方了)
就扯这些吧,燥到这就差不多了,下周写痰多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