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叶沐耕先生

我的老师叶沐耕先生

戴顺

1981年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叶沐耕老师,2004年我调回赤峰学院时,叶老师已经退休了。

叶沐耕老师

1979年,我考入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叶沐耕老师给我们上古代汉语课,今天想来,只记得是一位瘦瘦高高,面貌清癯的南方人。叶沐耕老师的名字像一幅画,仿佛一位诗人行吟于水乡的烟雨中。现在我也退休了,回想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处处都有叶老师的影子。

一、文字学

叶老师古代汉语教的很特别,他的教学重点是音韵学和文字学,可惜我对音韵学一点也不感兴趣,所以连国际音标也没有学会,今天想来十分后悔。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叶老师教的文字学,我所说的文字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王力古汉语中的一部分,一般教古代汉语的人,往往对这一部分一带而过,讲讲六书、四体二用之类的,找几个字,指出其造字法,如此而已。叶老师则是从《说文解字》开始,并且告诉我们,学《说文解字》先要学会540个部首,记得当时他说最近重新研究了540个部首,认为可以归并为300多个部首。当时太无知,直到20年以后,我才想起,如果当时问一问叶老师,是怎样归并成为300多个部首的该有多好,我知道《康熙字典》把《说文解字》540个部首归并成214个,但有些归并的并不科学。叶老师的研究成果似乎并没有发表,所以至今无法了解。叶老师还说研究《说文解字》要学写篆书,叶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的篆书特别好,我再也没有见到比叶老师写得还好的人。

叶沐耕老师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分三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叶老师讲文选重点是文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讲论语中“讨论”两个字,说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分别由言和寸、言和侖组成会意字,“讨”的意思是按照客观标准对事物进行分析,“论”是按照倫理道德标准对事物进行分析。这一讲,对我的震撼着实不小,使我更加热爱汉字。

大家知道,1979年刚刚改革开放,那时人们普遍认为汉字同其他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而且难写难认,一些人据此认为汉字是一种落后的文字,所以要简化汉字,最终使汉字拉丁化。直到20年以后,《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推行(简称新课标),对中国教育来说,绝对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汉字而言,更是非同凡响。新课标对汉字重新定义,新课标认为,汉字学是科学,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汉字就是学习文化。从此汉字逃过一劫,由此也可以看到,20年前叶老师的远见卓识。

叶沐耕、于战冰、顾惠田、戴顺(从右到左)

清朝末年有说文四大家,民国时期有甲骨四堂,后来,有人提出汉字改革要走拼音化道路,所以搞文字学研究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有四种方法:注音识字、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小学高年级应以字理识字为主, 但是目前小学老师中能用字理识字进行教学的人特别少,于是就出现了随意拆解汉字、胡讲乱讲的现象。

2005年我开了一门课,叫说文解字,主要是想把文字学应用于小学教学实践中,但成效甚微。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已经退休了。

二、书法

叶沐耕老师应该称得上是书法家,据我了解,老师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级的书法协会,也没有参加过什么书法比赛,除了古汉语课上的板书,我很少看过叶老师的字,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什么活动,学习委员于战冰找叶老师写了一张海报,淡绿色的四开纸,于战冰拿回时墨迹还没有干,虽然是一张海报,但绝对是一幅书法作品,于战冰满含敬意地说:叶老师一挥而就。于战冰字写的好,对书法有很高的鉴赏水准。

戴顺和叶老师

作者书法

我毕业以后到新惠师范见同学,新惠师范的校名牌匾是叶老师写的,刻在一块非常普通的木板上,那字真可以称之为翩若惊鸿,宛如游龙。我喜欢书法,尤其是篆书,深受叶老师的影响。

三、砚台

赤峰学院顾会田和我同是叶老师的学生,有一次顾会田对我说,叶老师曾经托他在市场上买块天然磨刀石,他要用这磨刀石雕刻砚台。我觉得特别新奇有趣,于是处处留心,想找一块做砚台的石头,但此时天然磨刀石被机制磨刀石代替,再也没有人卖磨刀石了。于是开始收藏砚台(一笑),由于财力、气魄、胆量、文化、眼力等等方面的原因,我注定永远成不了砚台收藏家、鉴赏家,我永远分不清鱼脑冻、蕉叶白,分不清猫眼、雀眼、鸡翁眼什么的。在很多地方买过砚台,什么琉璃厂、大红门文化市场以及各种小地摊,甚至还参加了一次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砚台拍卖会,原则是只要便宜就行。

我最喜欢的是在日本拍的一方澄泥砚,此砚呈鳝鱼黄色,外形为瓦拱形,砚额刻有行草五言四句诗一首:天然一片瓦,琢就此奇形,北溟鱼龙舞,中央雨露生。这是一方仿古砚,它的原形据说是苏轼得未央宫东阁瓦一筒,经过精心雕琢成砚,并赋诗其上。后来此砚流落民间,一直到了晚清,被日本第79任首相细川护熙的祖父细川护立在北京琉璃厂购得,成为细川家族的珍藏。我买的这款砚台,就是仿照此砚做的澄泥砚,不知产于何时何地,出于何人之手,但是手感、声音、颜色、题字具佳。

我常想看看叶老师亲手雕的砚台是什么样的。

后记

我的同学顾会田看到此文后,立即约我和于战冰去看望叶老师。老师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问老师退休后的生活,老师说:退休后我就嫁给了红山文化。问老师的篆刻、书法、文字学以及亲手雕刻的砚台,老师说:我嫁给了红山文化。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我深以为然。

(0)

相关推荐